不容小觑的流感儿科医生大呼累死了

时间:2021/4/15 15:58:46 来源:儿科_儿科常识_儿科常识网站 作者:佚名

责编丨辰辰老师

园长荟丨ID:qmhlianmeng

今年入冬以来,流感肆虐,多所幼儿园频频出现“大半个班孩子生病请假”的情况,全国各省市儿科门诊更是濒临瘫痪,儿科医护人员24小时上阵,连月超负荷工作,儿科大夫忍不住喊出“累死了我的科!”

全国各地儿科门诊纷纷告急!

流感患儿挤满儿科门诊,儿科医生均超负荷加班!

据据疾控中心最新公布的疫情数据,上周流行性感冒较前一周上升48.75%,且患者多为儿童。不少儿科门诊输液室挤满了前来输液的儿童和家长,一个输液挂钩挂三四个点滴袋已是正常,甚至还有很多没有排上的家长只能在过道用自己的鞋带用作挂钩的现象。

输液室挤在过道站着输液的患儿和家长

对于今年流感患儿大幅增多,首都儿科研究所门诊部主任曹玲提醒:今年流感型别不固定,存在乙型流感病毒、甲型H3N2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共同流行的情况,且乙型流感占到了大多数。除流感外,首儿所病毒研究室的监测结果显示,呼吸道合胞病毒在门诊、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患儿中占有较高比例,这一病毒更多的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同时,患儿中支原体感染也呈现出流行高峰。

大量患儿扎堆就诊,医院里交叉感染现象严重,不少患儿出现反复感染,甚至同时感染多种病原的情况。这些情况综合在一起,导致了当前患儿病例多、病情重的现象。

医院输液室“一座难求”,不少家长抱着患儿输液

由于近期流感疫情肆虐,低幼儿童集中发病疫情较多,且预计今后一段时间内,流感病毒活动强度仍处于较高水平,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致流感患儿家长的一封信》,对如何处理患儿病症给出官方提示。

疾控中心《致孩子家长的一封信》

预防流感,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四点:

1、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外出,医院等公共场所回家后,饭前便后、触摸眼睛、鼻或口腔后要洗手;最好用洗手液或肥皂、香皂,流动水洗净。

2、在空气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居住的房屋每天至少通风一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空气新鲜;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空气污浊的场所。

3、教育孩子一日三餐规律进食,主食、蔬果和禽鱼肉蛋的比例为3:2:1,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4、注意保暖,根据温度适时增减衣物;加强锻炼、保证睡眠。

在幼儿园家长应该教会孩子预防流感等传染病:

1、教育孩子避免接触发热伴有咳嗽或咽痛的同学;如果需要接触病人,请佩戴口罩;接触后,立即用肥皂或香皂洗手。

2、教育孩子如果有同学在班级内呕吐,应该及时告诉老师进行处置,不要在不戴口罩时接触呕吐物或照顾患病同学。

对于已感染流感的患儿,家长照护时应做到如下几点:

1、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清淡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

2、遵照医嘱按时服药。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患儿病情出现持续高热(体温超过38.5度且孩子精神状态不好)、呼吸困难、严重呕吐等变化时,应及时就医。

4、当医院就诊时,应同时做好流感患儿及自身的防护,如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5、流感患儿应根据医生建议在家休息,暂时不要入园;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流感样症状消失48小时后,方可复课。

6、所有家庭成员与流感患儿密切接触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并做好个人防护,近距离接触流感患儿时,应戴口罩;直接接触患儿后,或处理患儿使用过的物品、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当使用清洁剂洗手或者使用消毒剂消毒双手。

7、家有两个孩子,其中一个感染流感时,应尽可能相对固定的1名家庭成员照顾患儿并注意加强个人防护,近距离接触患者时,应戴口罩;其他家庭成员应尽量减少与流感患儿的接触机会,尤其是未感染流感的孩子,尽量减少与患儿的接触。

北京市西城-预防流感

最后,幼儿园温馨提示家长:

流感病毒来势凶猛,且仍会持续一段时间,如遇孩子生病、发烧等情况,应当第一时间选择正规儿科医疗机构治疗。

若儿童服用家庭常备药物,家长应先查看药品生产日期及保质期,慎重服用含“马来酸氯苯那敏”药物。

据总局数据库查询,含“马来酸氯苯那敏”的药品批文有个。而且,都是用量非常大的药品,如小儿氨酚黄那敏、美敏伪麻口服溶液、维C银翘片、咳特灵胶囊、鼻炎片等。

希望这篇内容能够帮助受流感病毒困扰的家长和孩子,也请大家随手扩散转发,科学防病!最后,向儿科医护人员们说一声:辛苦了!

幼儿园升级咨询

请长按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xgc.org/jbyf/10101.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