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www.jk100f.com/m/
上个世纪,我读医科时,医院实习。
一天,年轻女老师带领我们查房。当查到一位九岁的小女孩时,这位小患者正在发脾气。原因是:她太顽皮,在病房里跑来跑去地到处捣蛋,护士就收走了她的鞋子。
“把鞋子还给我!”小女孩站在病床上,向医生提出要求。
“不给!”我们老师的态度也很坚决。
小女孩怒了。她发出了最“凶狠”的威胁:“我要扒光你的衣服!”
年轻的女老师涨红了脸,憋了半天,反击说:“我才要扒光你的衣服呢!”
这次查房,在相互威胁扒光对方衣服的辩论声中,草草收场。
我这位女老师,人挺好的,也挺和气。我一直觉得,她在这次小小的争吵之中,表现地非常“专业”:以儿童的语言形式,与儿童进行了争论。
医学圈的同道们,很多人都认同关于医学职业特点的表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说,不同专业的医生身上,都有一些与他们的病人群体相同的“特征”。比如说,儿科医生们,都比较“活泼”;妇科医生们,都比较“温柔”;精神科医生们,哦…咱们还是继续谈儿科医生吧。
我觉得,医生们的“特定气质”,并非单纯地因为与患者之间长期接触而相互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是一种理解患者怜悯患者的、一种“感同身受”的职业表现。
上海以及全国不少地方的医疗卫生界“大领导”之中,有相当的比例,是出身于儿科专业。我个人总觉得,这种现象有些必然性。儿科医生在长期的工作中,形成极为耐心、细腻的职业特点,特别会哄人。
通过各种机会,我曾在医院中,长时间地观察。作医院的医务管理人员,对儿科专业的医护同行们在医疗工作全流程中,普遍表现出的耐心和体贴,我深感钦佩。医院的同行们说:单就耐心这一点来说,我们永远无法赶超儿科专业的同仁们。
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其实,很多时候,医院,就都变成了儿童。他们恐惧、他们好奇、他们撒娇、他们哭吵,甚至,他们幼稚无知。他们特别需要,我们象儿科医生、儿科护士那样,去安抚、呵护他们。
(对于儿科专业的很多感触,难以简单地用语言表达。读图时代,让我们来看一些国外儿童医学的图片吧!)
一、医院外观
(医院的那一刻,治疗就已经开始)
二、医院内部一瞥
(我想说,国家的审美,是从每一个公民的儿童时期就开始培养的)
三、医院外观
(人文素质,并不是在大学里开一门“人文课”就能解决的,而是依靠从儿童时代就开始的各种潜移默化)
四、医院影像检查设备
(这些是关于海洋的童话。相比之下,某些地区,连沙滩都算不上,只有沙漠)
五、医院的电梯
(大大的电梯按钮,可以打开你的心扉)
六、一辆儿童输液架
(一位医生说,这是他看到的最有爱的照片)
七、国外的儿科专用X线设备
(这是一只可爱的长颈鹿,它真是一只长颈鹿,真的是...)
八、擦窗户的英雄们
(年,国外的一家保洁医院擦窗户时,安排工作人员装扮成蜘蛛侠、超人等英雄形象。每一个楼层的孩子们都激动都不已。太有爱!医疗,需要的是整个社会的良好的信仰环境)
九、不过我要说,虽然我们的条件比不上国外。但我所认识的每一位儿科医护人员,都很有爱。请尊重他们。
图文来源:医史微鉴
推荐阅读
加群:各种专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