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疗法作为一种非药物性的绿色疗法不但能够治疗多种成人病症,而且能运用于儿科病症,治疗多种婴幼儿和儿童的病症,近年来针灸推拿疗法治疗儿科病症因其经济简便、安全可靠、疗效显著有其独特优势。
针灸推拿疗法治疗小儿疾病的范围较广:
1、呼吸系统: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咳嗽、感冒等;
2、消化系统:小儿泄泻、小儿消化不良、疳积、积滞等;
3、泌尿系统:遗尿、癃闭等;
4、神经系统:发育迟缓、脑性瘫痪等;
如能配合其他治疗,更能提高疗效,缩短病程。目前我科主要开展的针灸推拿疗法治疗儿科病症的特色技术有热敏灸疗法、小儿捏脊疗法、小儿脐灸疗法、针刺四缝疗法等,欢迎广大患者前来就诊咨询。
现就小儿捏脊疗法治疗儿科疾病进行简单介绍,捏脊疗法是连续捏拿脊柱部肌肤,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常用于治疗小儿“疳积”之类病症,所以又称“捏积疗法”,属于小儿推拿术的一种。它具有疏通经络、调整阴阳、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以及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广泛应用于儿科疾病的治疗中。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常不足”卫外机能不固,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较差,寒暖不能自调,邪气从口鼻而入,或由皮毛侵袭,均能影响肺的功能,而致肺部疾病,出现感冒、咳嗽等;“脾常不足”消化能力薄弱,稍有饮食不慎,喂养不当,饥饱不适,便易损伤脾胃而致病,“肾常不足”。小儿肾常不足,是指小儿脏腑虚弱,气血未充,肾中精气尚未旺盛,骨气未成,肾不足证在小儿常见有解颅、五迟、五软、兔唇、先天性痴呆等,以及遗尿、癃闭诸症。
捏脊疗法刺激部位为督脉和膀胱经,二者循行经过背部,背为阳,督脉为阳脉之海,通过对督脉和膀胱经的提捏,具有鼓舞阳气的作用,且经络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通过刺激经络,具有损其有余而补其不足,从而达到平衡阴阳。肾俞、脾俞分布在背部,通过对肾俞、脾俞等穴位的刺激可到达补养先天肾精、健养后天脾胃,从而促进气血津液的生成,促进小儿的发育;此外,捏脊还可以疏理经络,恢复脏腑功能,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现代研究表明,捏脊疗法运用最适宜的病症涉及:
1、消化系统(小儿厌食、腹泻、疳积、消化不良等);
2、泌尿系统(小儿遗尿、癃闭等);
3、神经系统(发育迟缓、脑性瘫痪等);
4、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感冒等);
此外捏脊还配合其他小儿推拿手法、灸法等治疗腹泻、便秘、夜啼等症;配合拔罐治疗支气管哮喘、咳嗽等症;配合四缝穴治疗小儿疳积;配合头针治疗小儿脑瘫及脑炎后遗症。捏脊疗法避免了患儿服药,打针时的哭闹,减轻患儿和家长的痛苦,且其操作简便,无创伤性,易于推广,家长及患儿易于接受。该疗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