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病儿科社会工作服务指

时间:2020/8/28 9:26:13 来源:儿科_儿科常识_儿科常识网站 作者:佚名

著名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941620.html

目录

前言

一、服务目标

二、服务对象及心理社会特征

三、服务伦理

四、工作原则

五、团队组成

六、服务内容

七、工作流程

编写指导及参编人员

参考文献

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的爆发,使个体、家庭、社区和整个社会都受到影响。医院是收治和集中排查患儿的主要场所。面对突发事件,医院和患方都经受着考验。民众防护知识的缺乏、疑似患者的焦虑、确诊病人的恐惧、医护人员的超负荷工作等等,加上流程复杂、防护工作繁琐、物资缺乏以及隔离带来的诸多不便,原本相对简单的治疗过程增加了更多的社会心理需求。为了缓解各方压力、促进沟通,提高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医院的社会工作成为必须。“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医务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联盟”根据医院特点并结合实践经验制定儿科医务社会工作“新冠”心理社会服务指引,供大家参考。(一)缓解儿童及其家庭的焦虑、恐惧、抵触等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二)增强医护人员的自我心理照顾能力以及预防创伤性应激反应。(三)提升社工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心理社会支持服务的能力。

(一)“新冠”儿童的心理社会需求

1、婴幼儿期(0-3岁):(1)婴儿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产生反应,经历失落的体验;婴儿能够表现出不同的情绪,例如开心、恐惧、生气、惊讶;婴儿会对陌生人感到害怕,对陌生的环境会产生回避。幼儿对于安全的环境和重要他人的陪伴需求明显,当与主要照顾者分离时会感到焦虑。(2)对于疑似和确诊的婴幼儿,与其照顾者的分离往往会增加其焦虑和不安全感,该阶段心理社会需求的满足需要保证患儿有规律的照料,及时回应患儿的情感需要。2、学龄前期(3-6岁):(1)学龄前的儿童逐渐发展出理解和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这一时期他们能够通过语言表达自我的情绪感受以及观察理解他人的情绪反应。(2)该阶段心理社会需求的满足是帮助患儿理解和管理情绪,对于发生了什么和将要发生什么给予简单易懂的回答,以及处理患儿对于患病的困惑和自责。3、学龄期(6-12岁):(1)学龄期的儿童越来越能够理解复杂情绪并且能够对情绪进行归因。这一时期的儿童会逐渐发展出自尊感,个人责任感也会增强,会通过对外在的学习来养成情绪应对和行为表达的习惯。(2)该阶段心理社会需求的满足,需要通过示范帮助其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正向引导其思维,肯定并欣赏其解决问题的尝试,与其共同制定明确的规则和期望。4、青春期(12-18岁):(1)青少年的自我认同和自主性会在这一时期更多地体现。(2)该阶段心理社会需求的满足是更多地倾听和尊重青少年的想法和期待,保证与其同伴群体的支持性联结,询问其对于患病和治疗的看法,鼓励其尝试自我应对和自我反思,允许其有机会可以帮助他人。(二)“新冠”儿童照顾者的心理社会需求1、儿童疑似感染:(1)成人照顾者的心理状态可能表现为对于孩子是否感染讨价还价,回避治疗,担心孩子被歧视,过于焦虑或者掉以轻心等。(2)成人照顾者的社会需求主要为能够让孩子获得及时的诊断和救治,了解准确的与疫情相关的信息,能够获得必要的防护知识和用具,能够在人际关系中获得支持等。2、儿童确诊感染:(1)成人照顾者的心理状态可能表现为否认自己孩子被感染的事实,对疾病的确诊感到愤怒,对疾病发展的未知感到恐惧和无助,对于外界过多的负面信息感到耗竭等。(2)成人照顾者的社会需求主要为希望孩子能够得到充分的照护,明确地了解孩子的治疗信息,有机会参与医疗决策,能够与亲人和朋友保持联系等。(三)医护人员的心理社会需求1、参与一线救治工作的医务工作者往往因为高强度的工作,而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回应和处理自我的身心耗竭;医务工作者可能会表现出一些躯体症状,例如失眠、胸闷、心跳加快、食欲低下、肠胃不适等,而经历丧失(患者或家人)则会带来悲伤、抑郁、无助、挫败或自责等创伤体验;对于自身和家人可能被感染的风险感到担忧也是一线工作人员会面临的心理压力。2、医护人员心理社会需求的满足需要保证医务工作者的合理工作与休息,学习接纳无法解决所有问题,回应和处理自身的悲伤、失落等情绪。(一)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尊重、接纳、不批判服务对象未成年患者的自主决定权是由其父母或者监护人代理行使的,医务社工需要与医护团队配合,帮助未成年患者及其父母或监护人了解目前的疾病状况和治疗方法,帮助其参与医疗决定,最大程度地实现未成年患者的自主权。(二)服务对象利益优先,尊重且促进服务对象的自决权对于儿童患者需要充分考虑其发展性需求,协助患者确认和澄清他们的目标。在隔离治疗期间能够提供必要的游戏和学习的机会。(三)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促进服务对象的福祉,不伤害服务对象未成年患者有权利要求按照个体需求、文化习惯、年龄差异等提供将可能的风险降到最低的治疗措施。确保患儿的疼痛能够被有效预防和管理,为危重症患儿提供舒缓疗护。(四)强调社会工作服务的公平性公正、平等、适当地对福利和负担进行分配。疫情中所面临的资源短缺需要社工尤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jxgc.org/jbcs/8144.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