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白细胞分类中,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交叉发生于(A)
A.4—6天,4—6岁
B.7天,1岁
C.4—6周,4—6岁
D.4—6天,4-6周
E.1岁,6岁
.小儿出生后主要造血是(B)
A.肝脏造血
B.骨髓造血
C.脾脏造血
D.淋巴结造血
E.以上都不是
.儿童血容量约占体重的(C )
A.5%
B.6%—8%
C,8%—10%
D.15%
E.20%
.β-重型地中海贫血的临床特点应除外(D)
A.3-12月始发病
B.呈慢性进行性贫血
C.有特殊外貌
D.胎儿呈重度贫血、水肿
E.并发含铁血黄沉着症,并出现相应症状
.哪项不是缺铁性贫血的原因(E)
A.早产
B.双胎
C.生长发育过快
D.母孕期严重缺铁性贫血
E.接触阳光少,影响铁的吸收
.叶酸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贫血与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贫血区别于(C)
A.贫血症状
B.肝脾大
C.精神、神经症状
D.血象改变
E.骨髓象改变
.红细胞脆性降低,HbF或HbA2增高见于(A)
A、β地中海贫血
B、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C、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D、营养性混合性贫血
E、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后先出现的反应是(D)
A.红细胞总数升高
B.血清铁增加
C.血清铁饱和度升高
D.网织红细胞增高
E.红细胞平均容积恢复正常
.确诊轻型β—地中海贫血的依据是 ( B )
A.周围血象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B.HbA23.5~6%
C.红细胞脆性明显减低
D.HbF明显增高
E.Hb电泳分离出HbH或HbBart’s
.确诊a—地中海贫血的依据是:(E)
A.周围血象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B.骨髓红系增生明显活跃
C.红细胞脆性明显减低
D.HbF明显增高
E.Hb电泳分离出HbH及HbBart’s
.下列哪项符合营养性缺铁性贫血(C)
A.红细胞下降显著于血红蛋白下降,总铁结合力降低
B,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平行下降,总铁结合力升高
C.血红蛋白下降比红细胞下降显著,总铁结合力升高
D.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平行下降,总铁结合力降低
E.血红蛋白下降比红细胞下降显著,总铁结合力降低
.关于生理性贫血哪项正确(D)
A.生后6个月发生
B.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C.营养不良是主要原因
D.与红细胞生成素不足有关
E.主要是红细胞寿命长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血象变化正确的是(B)
A.血红蛋白下降较血红细胞下降明显
B.血涂片红细胞大小不均,大细胞为主,中央淡染区不显
C.MCV74fL,MCH22Pg,MCHC正常
D.白细胞大多减少,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E.网织红细胞增高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骨髓象最有特征性的改变是(B)
A.幼红细胞胞浆发育落后于胞核
B.幼红细胞巨幼变
C.网状细胞增生
D.粒细胞形态不受影响
E.细胞浆嗜碱性增强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需用至(B)
A.症状消失
B.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2个月
C.血红蛋白量恢复正常后再用半个月
D,血红蛋白量及红细胞数均恢复
E.血红蛋白量恢复正常
.诊断缺铁性贫血第一阶段,正确的是(A)
A.血清铁蛋白减低
B.血清铁降低
C.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增高
D.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
E.骨髓铁粒幼红细胞数减少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用VitB12治疗,正确的是(A)
A.由VitB12吸收障碍引起者应长期肌注VitBl2
B、有神经系统受累者,VitB12l00μg/次,2-3次/周
C、单纯缺乏VitB12时也应加用叶酸彻底
D.用至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血象恢复正常后1-2月
E.以上都不是
.下列有关血液方面的数据,哪一项是错误的(B)
A.6个月~6岁小儿贫血标准为g/L
B.新生儿贫血标准为g/L
C.小儿重度贫血时血红蛋白为30—60g/L
D.小儿血容量占体重8%—10%
E.小儿输血量一般按每次10ml/kg计算
.关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骨髓象错误的是(A)
A.各系均增生活跃
B.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明显
C.幼红细胞胞体小,胞浆少,染色偏蓝
D.胞浆成熟落后于胞核
E.幼红细胞增生活跃
.患儿血清铁蛋白降低,红细胞游离原卟啉正常,未出现贫血表现为(A)
A.铁减少期
B.红细胞生成缺铁期
C.缺铁性贫血期
D.缺铁性贫血恢复期
E.缺铁性贫血已治愈
.下列哪项是轻型β-地贫患者Hb电泳的特点(A )
A.HbA正常,HbA20.-0.,HbF正常
B.HbA0.-0.,HbA2正常,HbF>0.40
C.HbA正常,HbA2正常,HbF0.-0.
D.HbA0.-0.,HbA2正常,HbF正常
E.HbA正常,HbA2>0.4,HbF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