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的野草,治病的法宝

时间:2020/7/3 15:33:07 来源:儿科_儿科常识_儿科常识网站 作者:佚名

白癜风用哪些药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

在村口路旁、荒郊野外,甚至城市的很多地方,旺盛生长的那些熟悉的野花、野草和野菜……

只是,我们很多人或者对其不甚了了,或者已经习焉不察了,也或者因为我们后来的成长经历与它们逐渐疏远,而更靠近维生、实用的东西了。

在野外遇到一些相关的问题及寻找解决方案时不必舍近求远,若非如此,至少增加些许生活的趣味也好,因为它们就在我们身边。

学名:苘麻(qǐngmá)

别称:白麻、青麻、野棉花、叶生毛、磨盘单、车轮草、点圆子单、馒头姆、孔麻、磨仔盾、毛盾草、野火麻、野芝麻、紫青、绿箐、野苘、野麻、鬼馒头草、金盘银盏。

备注及药用:

地上部分含芸香甙0.2%。

《上海常用中草药》:"全草:苦,平。"

①《福建民间草药》:"叶:治痈疽肿毒。"

②《上海常用中草药》:"全草:解毒,祛风。治痢疾,中耳炎,耳鸣,耳聋,关节酸痛。

学名:狗尾草

别称:绿狗尾草、谷莠子、狗尾巴草。

主治:除热,去湿,消肿。

治痈肿,疮癣,赤眼

狗尾巴草适应性强,在中国分布广泛,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坚忍、不被人了解的、艰难的爱,暗恋

学名:荠菜

别称:又称荠、荠菜花、菱角菜、护生草、荠荠菜、沙荠、粽子菜、香荠、地菜、地地菜、地菜花、三角菜、香善菜、清明草、护生菜、芨菜、细菜、鸡心菜、净肠草、枕头草、细细菜、田儿菜、家荠菜、榄豉菜、班菜等。

是一种人们喜爱的可食用野菜,遍布全世界。其营养价值很高,食用方法多种多样。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肾结核尿血,产后子宫出血,月经过多,肺结核咯血,高血压病,感冒发热,肾炎水肿,泌尿系结石,乳糜尿,肠炎,腹泻,痢疾。

学名:苍耳

别名:卷耳、葹、苓耳、胡葈、地葵、枲耳、葈耳、白胡荽、常枲、爵耳、耳珰草、常思、常思菜、羊负来、只刺、进贤菜、道人头、喝起草、佛耳、缣丝草、野缣丝、野茄、猪耳、痴头婆、虱麻头、粘粘葵、白痴头婆、刺儿颗、假矮瓜、白猪母络、疔疮草、野紫菜、野落苏、狗耳朵草、苍子棵、青棘子、菜耳、粘粘连、油巴子、痴头芒。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以果实、特别是种子毒性较大。炒食种子25—g可引起中毒,多在4-5小时至3天内出现症状。

苍耳子中毒,严重的造成死亡。

感冒;头风;头晕;鼻渊、目赤、目翳、风温痹痛、拘挛麻木、风癞、疔疮、疥癣、皮肤瘙痒、痔疮、痢疾、祛风散热,解毒杀虫。湿痹拘挛,散风除湿,通窍止痛。

学名:艾草

别名: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蒿、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等

艾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亚洲及欧洲地区。一般用于针灸术的"灸"。

祛风,除湿,调经。用于风湿关节痛,皮肤瘙痒,月经不调。……

学名:蒺藜

别名:名茨、旁通、屈人、止行、休羽、升推

蒺藜,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全株密被灰白色柔毛。主要药物疗效为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

如果你觉得还可一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jxgc.org/jbcs/7761.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