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从3月起,直至当年的10月份,手足口病便进入了高发期。进入5月,在门诊中碰到的手足口病患儿明显增多,在这里讲讲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希望广大家长对此病有个基本的了解。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
二、“手足口病”是什么样子的?
(一)手足部的疱疹(或皮疹)
(二)口腔疱疹
(三)有的患儿臀部、膝盖部可出现疱疹或皮疹
(四)少数患儿可无明显的手足部疱疹和口腔疱疹,这种患儿确诊很困难。
三、“手足口病”是怎么得上的?怎么预防“手足口病”呢?
(一)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二)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牢记15字诀
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常通风、晒太阳太阳
四、“手足口病”严重吗?
经治疗,大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可治愈。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危重情况而危及生命,多由EV71感染引起,此为重症手足口病。
五、“手足口病”该怎么治呢?
医院进行确诊及治疗。一般使用西药的抗病毒药物或中药的清热解毒药物。
六、得了“手足口病”,日常生活中有什么要注意的呢?
对患病的儿童进行隔离治疗,一般从生病起满14天后方可解除隔离,以免传染给其他儿童。如有精神疲软、频发呕吐、肢体抖动、发热不退、明显出汗等情况,须警惕重症手足口病,医院就诊。
更多儿童健康知识,请扫一扫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西藏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