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坻区中医医院儿科冬病冬治三九贴

时间:2018/1/24 13:40:32 来源:儿科_儿科常识_儿科常识网站 作者:佚名

三伏天已经远去,随着天气转冷,三九天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小朋友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近年来,随着冬病冬治的日益普及,“三九贴”成为市民朋友们广为热衷的中医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

那么,什么是“三九贴”呢?

"三九"即为二十四节气"冬至"后的三个九天,在节令上为"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三九敷贴"指在每年三九天用中药外敷特定的穴位,已达到预防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一种中医传统外治疗法。

《黄帝内经》认为"天人相应",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选择在"三九"时节进行穴位贴敷,是将人体阴阳与四季气候的特点有机结合,扶正祛邪,调补阴阳,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在疾病的调治过程中,将平衡人体阴阳与四季气候的特点有机结合,会有事半功倍之效。冬季天气寒冷,用药物贴敷穴位不仅能够帮助人体抵抗外邪,预防疾病,而且也会对夏天三伏贴的疗效起到加强和巩固的作用,控制疾病的发作,达到冬夏皆治,使患者获得更理想的疗效。

“三九贴”不同于“三伏贴”

“三伏贴和三九贴不同。”两种贴敷的共同点都是运用辛温发散的药物来提振人体的阳气,增加人体的抵抗力,提高免疫力,达到去除体内寒邪、防治“冬病”的目的。不同之处在于,三伏天阳气最盛,且有暑湿困扰人体,在辛温发散的药物中酌加化湿解表药进行贴敷,利用自然界阳气最旺时,助阳化湿、驱除体内宿寒为主。而三九天阴气最盛,阳气内敛衰微,此时贴敷,重用辛温发散的药物,以提升人体阳气及御寒为主。

中医传统理论认为,"三九贴"是"三伏贴"的延续,患慢性胃炎、慢性腹泻、结肠炎、功能性胃肠疾病、脾胃虚弱或虚寒者、胃痛、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等慢性胃肠疾病以及过敏性鼻炎、咳喘、反复感冒、慢性咳嗽、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疾病、免疫力低下、处于亚健康状态等患者更适合。“三九贴”不仅能够帮助人体预防疾病,而且也会对夏季三伏贴的疗效起到加强和巩固的作用。如果已经贴过"三伏贴",最好再继续贴"三九贴",以减少冬季发病几率。

"三九贴"也是药,也有禁忌人群,因此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烧期间不能贴敷;皮肤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者不宜贴敷;特殊体质及有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以及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损的不适宜贴敷。另外,1岁以下的孩子、孕妇、对胶布过敏者要慎用。即使夏天没有贴三伏贴,冬天仍然可以贴三九贴,三九贴是一个连续治疗的过程,应按疗程贴敷,连续贴敷3年疗效更佳。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海鲜等物,注意保暖。

贴敷时间:

初九:年12月22日

中九:年12月31日

末九:年01月09日

“三九贴”贴敷注意事项:1.贴敷对象为1岁以上儿童及成人2.敷贴期间,忌烟、酒、生冷、油腻、辛辣之品3.贴敷之后可能在皮肤上留下中药的沉着,用湿毛巾擦拭即可4.贴敷时间:儿童2-4小时5.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不影响疗效。6.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7.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医院就医。8.其他谨遵医嘱。

咨询







































北京中科医院
中科白癜风名医会诊

转载请注明:http://www.jxgc.org/jbcs/2200.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