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医生雷安萍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x4vhkm4.html
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白波和冠欣
“当我听说廊坊市医院的医生告诉已经准备引产的膈疝胎儿的家人,你其实可以有治疗的机会,你去首都儿研所找马立霜教授。在救活了这个孩子以后,我特别地高兴。”马立霜说。
马立霜
年8月,在“京冀廊医疗卫生合作框架协议”的基础上,首医院开诊。首都儿研所普通(新生儿)外科副主任马立霜出任院长。四年来,在马立霜带领下,廊坊市医院开设了新生儿内科和普儿病区,医护队伍从合作之初的不到20人发展到50多人。廊坊17家医院组成了儿科医联体,实现了京冀双向转诊、分级诊疗。
马立霜说,京冀双向转诊、分级诊疗体系的建立,是担任首医院院长四年中最让她感到骄傲的事。廊坊的重症胎儿、新生儿,由此真正有了获得救治、健康成长的机会。
“你看,他现在是一个完全健康的孩子。”马立霜指着一张照片对记者说,言语中满是欣慰。照片上的小男孩约摸一岁多,对着镜头笑开了花。
然而,眼前这个惹人喜爱的孩子,差一点就没能来到这个世界上。孩子的妈妈怀孕期间,他被诊断为严重的膈疝。诊断医生给出了肯定的答复:“这孩子治不好,引产吧。”
孕妇当天上午在燕郊做的诊断,下午就来到廊坊市区的廊坊妇幼保健中心准备做引产。没想到,引产前的超声检查中,医生一边检查就一边给出了跟上午的医生完全不同的结论:“你其实可以有治疗的机会。”
最终,与从廊坊来到北京的患者充分沟通后,马立霜在很大的风险下成功救治了这个孩子。了解病情的过程中,马立霜听到廊坊医院的医生认真地给病人做检查,甚至连提出建议时所说的话,都跟自己此前给他们进行培训时说的一样,惊喜之余,她由衷感到自己几年来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不但廊坊的危重患儿有机会健康地长大,先进的医疗理念也在廊坊的儿科医务工作者中获得传播和普及。
马立霜与廊坊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刘新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