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创意·作图李书鹏
儿科实用速记美图(58张)
江帆毛萌:0-3岁婴幼儿喂养建议(6月龄)
收藏!婴儿辅食大全
大全
儿科常用药物使用剂量
儿童正常发育对照——1至3岁
儿童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指南图解
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异常
图解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异常
速记
儿科常用数值及公式汇总
儿童生长发育一般规律
刚刚单独值夜班时,往往担心遇到儿科急症,比如过敏性休克、呼吸心跳骤停、惊厥持续状态、呼吸衰竭等,怎么判断病情?该做什么紧急处理?用什么药?计量是多少?
一.评估患儿的病情
根据ABC评估法评估患儿的病情,提前心里有数,提前查看资料,避免突发情况时不会处理。ABC病情评估参见:
(一)Appearance(外观)
PAT的这一角(或称为这一边)反应的是与患儿的年龄、发育阶段相关的对周围环境的反应能力。比如婴儿查体的配合度,与父母或其他看护者的互动,能否给予安抚,眼神正常还是凝视,能正常说话还是哭闹不止等。
这一角可以用「TICLS」进行概括:Tone(配合程度),Interactiveness(互动),Consolability(可安抚),LookorGaze(注视或凝视),andSpeechorCry(说话或哭闹)。
(二)WorkofBreathing(呼吸功)
PAT的这一角指患儿的呼吸功,即患儿氧合和通气所需要的功。临床体征如:异常气道音(喘鸣、呼噜声、哮鸣音);异常体位(蜷缩、鼻孔扩张呈喇叭形以增加吸气时呼吸作用)。
(三)Circulationtotheskin(皮肤循环)
PAT这一角代表血液对全身的灌注情况。结合液体丢失或失血情况,判断患儿皮肤黏膜的颜色或色型。为了保障重要器官比如心脏和脑的灌注,补偿机制可以使血液灌注离开身体周边的皮肤黏膜,因此,发现皮肤黏膜的灌注异常可以早起判断休克。
(四)总体评估
PAT的任何一边出现异常都表明患儿病情不稳定,患儿需要即刻进行临床干预。临床可以分为以下五类情况:呼吸窘迫、呼吸衰竭、休克、中枢神经系统或代谢系统障碍、心肺衰竭。不同类型代表急需要处理的不同情况。
表四三角评估法各角及临床总体印象
二.常见儿科急症的处理
1.哮喘持续状态
(1)氧疗:吸氧浓度40%为宜,流量4~5L;
(2)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每日2~6mg/kg,分2~3次输注;或氢化可的松每次5~10mg/kg,q6hr;或地塞米松每次0.25~0.75mg/kg;
(3)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第1小时,每20分钟吸入1次,以后每2~4小时1次;每次沙丁胺醇2.5~5mg或特布他林5~10mg;
(4)氨茶碱静脉滴注:2~4mg/kg.次,口服4~6mg/kg.次,每6~8小时1次,注意其不良反应;
(5)肾上腺素皮下注射:每次皮下注射1:浓度,0.01mL/kg,儿童最大不超过0.3mL,必要时20分钟使用1次,不超过3次;
(6)异丙托溴铵(异丙阿托品):每日3~4次,<6岁,0.4~0.6mL/次,6~14岁,0.6~1mL/次,>14岁,0.8~2mL/次;
(7)水合氯醛灌肠镇静,慎用其他镇静药;
(8)沙丁胺醇口服:0.1~0.15mg/kg.次,tid;
(9)补液、纠正酸中毒;
(10)出现呼吸机疲劳、意识障碍、发绀进行性加重、PaCO2≥65mmHg时,给予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
2.急性喉炎(喉梗阻)
(1)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2)布地奈德气雾剂雾化吸入,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或者甲泼尼龙;轻者可口服泼尼松;
(3)烦躁时可镇静,痰多时可用祛痰药,不宜使用氯丙嗪和吗啡;
(4)注意与气道异物进行鉴别,必要时气管切开。
3.惊厥
(1)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建立静脉通路、监护生命体征;
(2)地西泮静脉注射,每次0.3~0.5mg/kg,10岁以内可以按照每岁1mg计算;5岁以下不超过5mg/次,5岁以上不超过10mg/次,15~20分钟后可重复1次,24hr可用2~4次;
(3)10%水合氯醛0.5mL/kg保留灌肠;
4.惊厥持续状态
(1)首选地西泮;
(2)咪达唑仑:首次负荷剂量0.1~0.3mg/kg,速度每分钟不超过2mg,必要时5~10分钟后可以重复,随后持续泵入,1~6μg/kg.min开始,最大可至8~9μg/kg.min,加量间隔时间不少于15min,维持24~48hr,而后可2hr减量1次,至停用;
(3)苯妥英钠:必须用生理盐水稀释,负荷量15~20mg/kg,静脉注射,速度控制在每分钟1mg/kg,先用10~15mg/kg,1hr后再用5mg/kg,如仍不能控制,1h后再用5mg/kg,12~24hr后使用维持量,3~5mg/kg.次,1~2次/日;
(4)苯巴比妥(国内为肌注剂):负荷量15~20mg/kg,维持量3~5mg/kg.d,分2次;
(5)丙戊酸钠:2岁以上,首次剂量15~20mg/kg,于0.5小时内静脉注射,继以1mg/kg.h持续静脉滴注,维持12~15hr,总量为20~30mg/kg;
(6)丙泊酚:1~2mg/kg静脉注射,之后2~10mg/kg.h静脉持续泵入。
5.过敏性休克
(1)终止过敏物质,立即皮下或者肌肉注射0.1%肾上腺素,每次0.01~0.03mg/kg,一般来说,多用肌肉注射法给药,每15~20分钟重复给药一次直到临床症状改善。对于无心脏骤停的过敏性休克中可以用0.01%肾上腺素静注(为常规用于心脏骤停剂量的5%~10%)。
(2)肌肉注射异丙嗪,每次0.5~1mg/kg;
(3)地塞米松每次0.1~0.25mg/kg或氢化可的松每次8~10mg/kg加于5%葡萄糖20~40mL静脉注射或滴注,4~6hr后可重复;
(4)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
(5)补充血容量;
(6)10%葡萄糖酸钙5~10mL稀释于10%葡萄糖30mL中缓慢静脉注射;
6.心跳呼吸骤停
(1)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及人工呼吸;
按压~次/分,按压幅度至少达胸廓前后径的1/3,每次按压后胸壁完全回弹复位,尽量减少按压中断;
人工呼吸单人时每30次心脏按压给予2次,双人时每15次心脏按压给予2次;
(2)尽快建立心电监护、静脉通路、气管插管;
(3)肾上腺素静脉或骨髓内注射,1:0浓度0.01mg/kg(0.1mL/kg),3~5分钟一次,单次最大剂量1mg;气管导管内给药,1:浓度,0.1mL/kg(0.1mg/kg);
(4)硫酸阿托品:静脉或骨髓内注射,0.01~0.02mg/kg,单次最小剂量0.1mg;单次最大剂量儿童0.5mg,青少年1mg,无效可间隔5min重复1次,总剂量最大儿童1mg,青少年2mg;
(5)纳洛酮:静脉或骨髓内注射,0.1mg/kg,必要时每2分钟重复一次,最大剂量2mg;
7.呼吸衰竭
需查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是诊断呼吸衰竭的依据,其临床意义如下:
呼吸衰竭治疗目标是改善通气、纠正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保护重要脏器功能;鼻导管给氧、面罩给氧、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8.气管插管
不同年龄患儿气管插管的内径和长度如下:
纠正酸中毒及应用呼吸机。
9.心力衰竭
监护生命体征、吸氧、休息、镇静、强心、利尿、血管活性药物治疗。
洋地黄制剂的用法:
氢氯噻嗪:口服,1~2mg/kg.d,分2次服用;
呋塞米:静脉,1~2mg/kg.次,Q6~12h;口服,1~4mg/kg.d,Q6~12hr;
螺内酯:口服,1~2mg/kg.次,Q12hr;
注意补钾。
10.中毒
起病急,病史不明,不能用一种疾病解释的症状及体征,多器官受累时要考虑到中毒。
(1)洗胃:但是强酸、强碱中毒切记不能洗胃;
(2)催吐:刺激咽后壁或者用吐根糖浆(6~12月10mL,1~12岁15mL,大于12岁30mL),继而饮水;汽油、煤油及油脂类禁用催吐。
(3)导泻:硫酸镁或硫酸钠;
(4)亚硝酸盐中毒:亚甲蓝(美蓝)每次1~2mg/kg,配成1%溶液,静脉注射,或每次2~3mg/kg口服,1h后可重复,同时吸氧;
(5)有机磷中毒:氯解磷定或碘解磷定每次10~15mg/kg,用5%葡萄糖配成2.5%溶液静脉缓慢注射,2~4hr后可重复;阿托品要根据中毒轻重给药(具体见药学扑克牌);
(6)敌鼠中毒:维生素K1每次10mg,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每日2~3次,持续3~5日;
(7)一氧化碳中毒:尽早高压氧治疗,甘露醇及利尿剂减轻脑水肿。
11.烫伤
儿童被烫伤时,一必须马上离开烫伤的地方,比如火烧着了衣服,必须把衣服脱掉;
第二,就是在水龙头下冲水,冲20~30分钟,让烫伤的部位散热。这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高温只是在表层皮肤,烫伤后马上冲洗,可避免高温渗入深层皮肤。很多父母误解用水冲会令伤口肿胀,变得更严重,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烫伤后不冲水反而会令伤口更严重。正确的做法是,伤口经冲洗后使用一条干净的棉布包扎起来,尤其不要涂抹任何东西在烫伤的部位,然后马上让医生检查。
更多精彩尽在
??
本书流程图的形式总结归纳了各类型疾病的处理常规和诊治要点,方便广大儿科同仁:
■迅速做出临床判断。
■准确进行临床决策。
■高效执行抢救措施。
轻松放进白服实用口袋书
随用随查,方便快捷
(文末有粉丝福利哟)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高清原图。观看更清晰。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高清原图。观看更清晰。
没看过瘾?
点击这里收获更多
↓↓↓↓
儿科呼吸危重病抢救常规流程图
儿科实用速记美图(58张)
小儿营养不良诊断和治疗
速查:儿科急诊常见病症的处理
儿童生长发育一般规律
指南
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
0~6岁儿童营养指南
▁▂▃▅▆▇福利时间▇▆▅▃▂▁
《实用儿科危重病抢救常规和流程手册》
长按识别下方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北京治疗白癜风哪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