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
很多家长对孩子身材矮小并不重视
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晚长
肯定能等到“蹿个子”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
孩子晚长的特点
1.能找到家族史
即孩子的父亲或母亲也有“晚长”史
如父亲或母亲上了高中才开始猛长个
或发育得较晚
但其成年后身高不矮
2.骨龄
即各年龄的骨骼成熟度
它是评估生物体发育情况的良好指标
正常情况下
骨龄与实际年龄的差别应在±1岁之内
多不超过2岁“晚长”的孩子
其骨龄通常与实际年龄的差别不超过2岁
而“矮小”的孩子则多出现
骨骼与实际年龄的差别大于2岁
如何区别矮小和晚长1.医生询问病史医生会详细询问母亲怀孕的情况
孩子出生史
出生时的体重和身高
家长青春期发育的情况
家族中是否有身材矮小者等
2.详细检查体格记录孩子目前的身高和体重
计算身高年增长速率
依据家长的身高预测孩子的靶身高
同时还需检测体重指数以及性发育分期
3.实验室检查需做尿常规和血常规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肝功能以及肾功能检查同时还需测定骨龄女孩应进一步做染色体核型分析4.特殊体检都需做下丘脑-垂体核磁检查
看看是不是先天性发育异常
有没有患相关肿瘤
若身高生长速度比较慢
未满2岁的儿童
每年身高增长低于7cm
4.5岁到青春期的儿童
每年身高增长低于5cm
还需进一步做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检查
医院儿科专家提醒
矮小症在临床上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3~12岁是治疗矮小症的黄金时间。因为孩子的年龄越小,其骨骺的软骨层增生及分化越活跃,所以生长的空间和潜力也就越大,此时治疗的效果也就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