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方的儿科医生妈妈
可以快速查看超过篇原创育儿科普文章
网友提问:余医生您好!一岁半的男孩,大概是前天晚上受了凉,昨天开始有发热,在家观察满24小时了,除了发热之外偶尔有咳嗽,医院检查化验。医生说咽红、白细胞低于正常数值,可能是病毒性的感冒,但给我们开了利巴韦林颗粒、头孢丙烯干混悬剂等药。我一直有看您的文章,既然是病毒性感冒,那么头孢我就不给孩子吃了,其余药物您看有必要吃吗?
虾米妈咪答我并不提倡大家都来咨询这样的问题。首先,我在网络上只能尽可医院以外的养护知识,我没有见到你的孩子,也没有给你的孩子做过查体,只凭大家的主观描述或者不一定可靠的诊断来指导用药是很不负责任的。其次,我也不希望每天上网都是应付这样的提问,这只能说明我的科普文章写得还不够到位,或者是大家没有仔细看我的科普文章。
近年来,抗病毒药物继抗生素后也在被滥用。我不禁想问,对于一个自限性疾病,真的有必要使用副作用很不小的抗病毒药物吗?(各种抗病毒药物的副作用大家可以自己去查一下。)
病毒是微生物中最小的一种,我也只是在医学文献中看到过电子显微镜下的病毒的照片。
文中配图为不同形态的病毒颗粒。
ABC.球状,分别为疱疹病毒、昆虫多角体病毒和流感病毒;
D.杆状,为烟草花叶病毒;
E.噬菌体,为T4噬菌体;
FG.多面体,分别为腺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
病毒很狡猾却并不完美,在没有其他生物体细胞的帮助下,它是无法独立生存繁殖的。病毒会选择某种固定的适合它生存繁殖的细胞作为入侵对象,它并不能在所有的细胞中生存繁殖,只会入侵能为它所用的细胞。
病毒入侵某种适合它生存繁殖的细胞后,会将这个细胞变成它的“加工厂”,不断繁殖子代,然后继续入侵其他适合它生存繁殖的细胞;有时候,它只是暂时蛰伏其中,待机体免疫功能减弱时再伺机作乱。
如此比喻,你就不难理解,人体的正常细胞,一旦被病毒入侵,成为了生产病毒的“加工厂”,怎么可能继续为人体工作呢?更多的正常细胞逐渐丧失了为人体工作的能力,随之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体征。
病毒有自己的选择性,这就使得它们引起的疾病大都有其特殊的症状体征。我们常常可以根据一些典型症状来大致判断是感染了何种病毒,甚至连电子显微镜和免疫学检查都可以不需要。
由于病毒寄居于人体细胞内部,而目前的抗病毒药物还很难做到在消灭病毒的同时保全细胞的生命,因此,治疗普通病毒感染的主要原则是:依靠人体的免疫功能!
人体在感染病毒后,会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对病毒展开积极的斗争。人体合成分泌的抗体会中和体内病毒,最后疾病痊愈。一般来说,人体合成新的抗体大约5~10天,所以,我们能基本预见病毒感染的大致疾病过程。
普通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疾病,在一般护理、饮食护理的同时,只需要选择对症支持疗法,出现什么症状,护理什么症状足矣。
写在最后的补充家长经常咨询的药物——利巴韦林,之前也有很多报道说幼儿园老师甚至药店工作人员会告诉家长,当孩子患上感冒或是手足口病或是疱疹性咽颊炎等,可以吃点利巴韦林,但事实真是如此吗?利巴韦林又叫病毒唑,只有体外细胞培养试验表明,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具有选择性的抑制作用,动物实验等研究显示利巴韦林还有很多副作用,例如溶血性贫血以及致畸性和致癌性,鉴于目前为止,利巴韦林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临床效果并不确定,绝不推荐利巴韦林作为抗病毒的常规药物治疗。
总之,病毒感染,抗病毒不是必需品,家长也不需要太紧张,根据孩子的状况适时护理才是最关键的。
本文完结于年补充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