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第7版拍嗝

时间:2021/8/5 17:29:49 来源:儿科_儿科常识_儿科常识网站 作者:佚名

北京扁平疣医院好 http://m.39.net/news/a_8605173.html

本小节选自《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第七版,第四章婴儿的喂养--拍嗝、打嗝和吐奶。

拍嗝、打嗝和吐奶,是小月龄宝宝最常见的现象,那么家长可以怎么护理呢?

拍嗝

婴儿吃奶时常会吞入一些空气,这会让他感到不适,变得烦躁不安。虽然母乳喂养和配方奶喂养的婴儿都会发生这种情况,但用奶瓶吃奶的婴儿更容易发生这种情况。这时,最好停止喂奶,不要让婴儿继续一边哭闹一边吃奶。不断地挣扎和哭闹会令婴儿吞入更多的空气,这会增强他的不适感,甚至会令他吐奶。

可以试着经常给婴儿拍嗝,即使他没有不舒服的表现。暂停喂奶并调整姿势可以减缓婴儿的吞咽速度,从而减少吞入的空气。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吃完60~90毫升奶,母亲就应给他拍嗝。如果进行母乳喂养,母亲可趁着换另一侧喂奶的时候给婴儿拍嗝。

解读:

宝宝吃奶时,经常会出现烦躁不安、手脚乱动的情况,那妈妈就需要考虑下,是不是胀气引起的。

可以抱起宝宝,拍嗝,等情绪安抚下来后再继续喂奶。

打嗝

大多数婴儿时不时就会打嗝。往往婴儿自己不在意打嗝,父母却非常困扰。假如婴儿在吃奶时开始打嗝,可以给他换个姿势、试着拍嗝或帮他放松下来,等他不再打嗝再继续喂奶。假如5~10分钟后他还没有停止打嗝,试着再喂几分钟,这样通常可以让他停止打嗝。如果婴儿经常打嗝,那就尽量在他安静的时候喂奶,不要等他很饿的时候喂,这样通常可以减少婴儿吃奶时打嗝的情况发生。

解读:

宝宝为什么会打嗝?

打嗝的医学术语叫做“呃逆”。

在婴幼儿中,这个生理性反射特别的常见。有些妈妈在孕期,也能感受到宝宝打嗝的表现。

引起呃逆的原因很多,比如快速的进食、空气吸入过多、或暴露在寒冷的空气中。

呃逆真正的生理功能目前还尚未明确,目前科学上只是相对统一的认为,婴幼儿时期的呃逆,是为了防止误吸、避免口水、食物误入气道。

所以面对婴幼儿的打嗝,首先她真的不是难受和有害的。

吐奶

吐奶也是婴儿阶段的普遍现象。吐奶有时意味着婴儿的奶量超出了他的胃容量,有时发生在他打饱嗝或流口水时。吐奶虽然可能有点儿麻烦,但看护者一般不必担心。吐奶通常不会造成婴儿被呛住、咳嗽、身体不适或发生危险,就算婴儿睡着时发生的吐奶也是如此。即使婴儿经常吐奶,其最佳睡姿仍然是仰卧。注意要平放床垫,不要特意抬高一头。

有些婴儿吐奶更频繁一些,但在他会坐之后大多会好转。少数吐奶非常严重的婴儿会持续吐奶到开始学步或转为用杯子喝奶后,有些可能持续吐奶整整一年。

了解正常吐奶和真正的呕吐之间的区别非常重要。大多数婴儿甚至不会注意到自己吐奶,呕吐则不然,因为其反应更加剧烈,常常会给婴儿带来很大的痛苦和不适。呕吐一般发生在进食后不久,呕吐的奶量比平时吐奶的量多。如果婴儿经常呕吐(每天一次或多次)或者呕吐物中有血样物质或黄绿色物质,你就应立刻与医生联系(见“呕吐”)。

虽然彻底解决吐奶问题是不可能的,但下列方法有助于降低吐奶的频率和减少吐奶的量。

■每次喂奶时都尽可能地保持安静、平和且愉快。

■在婴儿吃奶过程中避免打扰、突然的噪声、强光和其他会分散婴儿注意力的事情。

■在给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喂奶的过程中至少每隔3~5分钟就拍嗝。

■不要让婴儿平躺着吃奶。

■每次喂完奶后,将婴儿竖直着抱20~30分钟。

■刚喂完奶时不要挤压婴儿的腹部或让他剧烈活动。

解读:

这里有一个关键点:安全的睡姿---仰卧位。

有的家长会误解,宝宝有吐奶那为了避免窒息,应该是侧卧位,其实从解剖学来讲,仰卧位是宝宝最安全的睡姿。

从图片我们看到,当宝宝仰卧位的时候,气管是在食道的上方,而俯卧位或侧卧位时,气管会在食道的下方,这样吐奶的时候,就比较容易引起呛奶。

如何给婴儿拍嗝

这里有一些久经考验的方法。尝试一下,你会找到最适合你孩子的方法。

■将孩子竖直抱在胸前,让他的头靠在你的肩膀上,用一只手支撑他的头部和身体,用另一只手在他的背部轻拍。

■扶着孩子坐在你的腿上,用一只手支撑住他的胸部和头部,用另一只手轻拍他的背部。

■让孩子趴在你的腿上,撑起他的头部,使头部略高于胸部,然后轻拍他的背部或者轻轻在背部绕圈抚摸。

如果几分钟后还是没有拍出嗝来,不用担心,继续喂奶即可,因为孩子不是每次都肯定会打嗝。等他吃饱后再试着拍嗝,然后竖直着抱10~15分钟以防他吐奶。

■尽可能地在他极度饥饿之前喂奶。

■用奶瓶喂奶时要确定奶嘴上的孔不太大(孔太大会让奶流出得过快)也不太小(孔太小会对婴儿吃奶造成障碍,让他吞进更多空气)。如果奶瓶翻转后奶滴出几滴,然后停止,就说明奶嘴上的孔大小合适。

从本章丰富的内容和细致的介绍中你可以看出,喂养婴儿是新手父母即将面对的最重要的挑战,有时会令人不知所措。本章各部分的内容适用于大多数婴儿。但请记住,你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他可能有自己的特殊需求。你如果有什么疑问而本章的内容没有给你满意的答案,请向儿科医生咨询,让医生来帮你找到适合你和孩子的答案。

培养正确的态度

“我做得到!”这应该是你对母乳喂养的一贯态度。现在有很多获得帮助的途径,你应该积极通过专家、咨询机构、培训班和互助团体获取建议和协助。下面的几条建议可供你参考。

■向产科医生和儿科医生咨询。他们不仅会提供医学知识,还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鼓励你、支持你。

■向产检医生咨询,参加母乳喂养培训班,并邀请你的伴侣一同前往。观看网络视频,向曾经或正在顺利进行母乳喂养的妈妈们寻求建议。嫂子、表姐妹、同事、瑜伽老师或所在教区的教友等都是宝贵的资源。你还可以参加当地的国际母乳协会或其他母亲互助团体。国际母乳协会是一家全球性机构,致力于帮助家庭了解并享受母乳喂养。

■读一些关于母乳喂养的资料。推荐J.Y.米克主编的《美国儿科学会母乳喂养指南(第3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xgc.org/jbcs/11538.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