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那家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今年带我儿子回东北老家,又一次强烈地感觉他长大了。
以前带他回来,他啥也不懂,这一次却天天叨咕着要回自己的家,说姥姥家不是他的家。
每次感觉到他长大,我都有些伤感。
不是伤感自己变老了,而是有些不忍心。
我天真的希望他不要长大,希望他永远不懂这世间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显然,不现实。
昨天我朋友给我发了一个段子,看了之后感觉每一个段子手,都能直击人的灵魂。
段子里写的是不同年龄段职场请假理由:
70后:父母不得劲
80后:孩子不得劲
90后:我不得劲
00后:我瞅老板不得劲
假期回来,见到了我70后的姐姐。
我姐姐跟我吐槽说,最近太忙了,办公室一共就四个人,其中一个爸爸住院,一个妈妈住院,还有一个婆婆住院……
好些工作都得找她帮忙,她也没办法拒绝。
因为她下周也想请假,医院看眼睛。
他们都特别互相理解。
她还跟我说,最近跟孩子大吵了一架,青春期的女孩子太难管教了,愁的慌。
我说你这生活咋跟演电视剧一样。
不过大家千万别觉得她惨,我去年十一回东北的时候,就跟你们唠过她了。
三套房子三辆车,挺有钱的。
只不过人间俗事的烦恼,谁也逃不掉罢了。
话说回来,
父母「不得劲」的烦恼,每个人都得面对,不过是早晚之分。
对于大部人来讲,是在40岁左右,也就是父母70岁左右,最容易生病的时候,刚好这阶段孩子十几岁,容易犯青春病,很难管教。
于是我才突然发觉,我总念叨的上有老下有小,在40岁的上有老下有小面前,竟然有点小儿科了。
我姐对我说,你还有10年的好日子过珍惜吧。
我想起我经常跟那些没生孩子、没结婚的同学说,你还有好几年的爽快日子过珍惜吧。
似乎我们的人生轨迹就变成了:年纪越大越有钱,但是烦恼也越来越多?
坦白讲如果能按照这个轨迹走,也算是不错的人生了。
不信你回头看看周围的人,有好些是年纪大了,钱没攒下来多少,但是这些关于父母、关于孩子的烦恼,一点都不比别人少。
芒格最有名的一句话说:如果我知道自己会死在哪里,那我一辈子都不会往那里去。
这绝对不是一句废话,而是一种大智慧。
不仅在投资中适用,还可以解决许多生活的烦恼。
那我们如何才知道自己会「死在哪里」呢?
看看世界上的大多数就知道了。
茫茫人海,我们注定是大多数。
会走大多数人走过的路,会犯大多数人犯的错误。
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但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所以这个假期,我跟很多亲朋好友聊天,聊各自的近况,各自的烦恼,我发现虽然大家生活在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文化水平和生活习惯,但烦恼的根源都是大概相似的。
他们给我最大的思考就是:如何避免自己陷入那样的困局。
就像是做投资,我喜欢听人分享,如何亏钱,如何栽跟头,不是幸灾乐祸,而是希望自己能避免陷入那样的困局。
生活也一样。
既然我看到了我到40岁时、50岁时、60岁时可能遇见的烦恼,那今天为什么不做好准备,避免自己陷入那样的烦恼中呢。
但我必须承认,这个思路,想到很容易,做到很难。
正如当下我们可以看到的:
很多人还是喜欢激进的追涨杀跌,无视高风险;
很多人还是不愿意每年花几千块买份保险,即使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
很多人借贷消费,财务情况搞的一塌糊涂,完全不想以后咋办;
很多人看不起年金险4%左右的收益,但也不见他投资本事多高,能给自己的养老金安排明白。
我们最常说的一句话是,走一步看一步吧,车到山前必有路,现在还没活明白呢,管不了以后。
但其实,那些把现在活明白的人,都是因为他算计了以后。
我现在算计的以后,就是我爸妈的身体和我孩子的教育。
爸妈的身体,得我关心督促、得我看着定期体检、得我把能买的保障都买上、我还得给他们存一笔治病基金。
治病基金用不上最好,反正钱存下来了,总是有用的。
孩子的教育,是有钱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得当父母的多用心,靠花钱,甩给各种兴趣班,教育机构,肯定是没用的。
所谓父母的用心,不仅是让孩子学到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更多的是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这话说起来非常虚,我觉得关键就一点,当父母的得把自己活明白了,就是最好的教育。
今天没写啥硬核的东西,扯扯淡,拯救一下各位的假期综合症吧。
推荐阅读:重疾险买这个定期寿险买这个百万医疗险买这个意外险买这个教育金买它只是想强制存钱买它??点击阅读原文,有我推荐的所有产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