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4口都是大肠癌,3人已离世最年轻才

时间:2021/7/4 12:55:46 来源:儿科_儿科常识_儿科常识网站 作者:佚名

绋嬪簭寮鍙戞眰鑱屾嫑鑱楺Q缇? https://m.sojk.net/yinshijj/26323.html

躺在肿瘤内科的病床上,30岁的金先生很绝望:都说三十而立,正是成家立业之时,可一纸诊断书判定他已是大肠癌中晚期。癌细胞已转移到淋巴结,如果发现得再晚一点,就很可能要全身扩散了。

这一幕他不是没有经历过,他的奶奶、父亲、姑姑,都死于这个癌症。只是他万万没想到最后噩耗竟会降临到自己身上,而且还比三位长辈的发病时间早了十余年。

浙大二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袁瑛告诉记者,金先生一家的经历不是个案。据浙江省癌症中心最新数据,大肠癌在浙江省发病前10位恶性肿瘤中位居第四,且每年都在以1.7%的速度增长着。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依旧是目前最有效的应对方式。

直播预告:

本期大医公开课,我们邀请浙大二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袁瑛来给大家讲讲大肠癌的那些事儿。在她的直播中,你会听到:

如何早期发现大肠癌?

大肠癌会遗传吗?

患病后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如何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大医公开课》

有请袁瑛主任医师做客医直播

点击下方小程序,预约观看

30岁已是大肠癌晚期

有些癌症真的会“遗传”

原本,医院看便秘的。他是杭州一名典型的IT族,日常的工作节奏都是,每天一头扎进公司再出来就是大半夜了。

所以,夜宵是他的“每日标配”,且他是典型的“肉食主义者”,喜荤,不爱蔬菜,尤其青睐油炸食品。

前段时间,他出现了排便困难的情况,开始也没多想,就吃了老婆买的泻药,想着吃几天总会好。但事与愿违,总是一吃药通便一次,一停就又堵住了。腹胀的感觉不好受,他就到了浙大二院消化科就诊。

结果一步步检查下来,医生告诉他,他这已是大肠癌中晚期,且淋巴结转移了。“我还这么年轻,怎么可能?”金先生对眼前的事实难以接受。

奶奶在63岁因患大肠癌离世,父亲和姑姑也是在45岁左右发现得了大肠癌且先后离世,金先生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切有一天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我们调取了金先生医院的样本,并抽取了金先生的血液进行了基因检测,在两人身上都找到了致病基因,说明这一家人的聚集发病是遗传引起的。”

浙大二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袁瑛表示,结合金先生的病情和家族史,这是典型的“林奇综合征”。在门诊中,总是有很多人会问,癌症会遗传吗?林奇综合征,就是一种会遗传的癌症。

“这是一种能够发生多种肿瘤的综合征,也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以大肠癌和子宫内膜癌最为常见,但也会发生于卵巢、胃、小肠等部位。”

除了遗传因素外,不健康的饮食、不规律的作息也是诱发大肠癌的主要原因。袁瑛医师曾接诊过一家三口都患大肠癌的患者,排除遗传因素,主要问题就出在一家三口都是重油、重糖、重盐饮食的爱好者,平时无肉不欢,顿顿都会有腌制食品上桌。

“我们说大肠癌是个‘富人癌’,饮食习惯是主因,即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纤维的饮食结构;同时,运动量减少导致肠的蠕动变慢,存储宿便较多,增加患肠癌的几率。”

家里有人得了肠癌一定要重视

大肠癌是为数不多可防可治的恶性肿瘤

“我才刚结婚,还没有自己的孩子,但我这种遗传的情况,还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孩子吗?”对于未来,金先生已经不敢奢望。

“你不要过于担心,现在的辅助生殖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技术都非常成熟,我们已经知道了致病基因,那么就可以在胚胎植入前就筛选出带有不良基因的胚胎,你大可以放心的。”袁瑛医师鼓励道。

“其实在金先生奶奶、父亲和姑姑查出大肠癌时,就应该做一个基因检测,找到家族集聚发病的原因。这样,对金先生来讲就可以定期做检查,在早期有症状时就及时介入。”

袁瑛医师介绍,和其他癌症不同,大肠癌是一种为数不多可防可治的恶性肿瘤。首先,大肠癌的癌前病变是明确的,即大部分的大肠癌都是从肠息肉或炎症演变而来的,大致过程如下:

息肉→小腺瘤→大腺瘤→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早期腺癌→晚期腺癌。

这个过程很漫长,至少需要十年,甚至二三十年,这就给了我们足够的机会。只要我们能够在第一时间把息肉切掉,炎症控制好,就等于把癌症扼杀在了摇篮里。

即使确诊时已经癌变了,但只要还是早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还是非常理想的。

在我国,85%~90%的Ⅰ期-Ⅱ期大肠癌患者,基本上可以实现临床治愈(3年不复发即为临床治愈)。早期患者可以通过肠镜下摘除病变,不仅创伤小,而且出血少、恢复快,基本不影响患者日后的生活。

高危人群50岁后定期做肠镜

流行病学调查和专项筛查显示,大肠癌好发于50岁以上。因此,50岁以上的人,最好接受大便隐血和肠镜检查,尤其是以下这些高危人群:

家族有大肠癌史的,本人有肠息肉的,本人有癌症史的,以及有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精神高压、慢性胆道疾病史等。

除了早期筛查,还要警惕身体发出的信号。大肠癌的症状千变万化,但最典型的是大便习惯或性状的改变,具体地说——

1.原来大便一直是正常的,突然便秘了。2.大便突然变细,甚至便血了。3.原来经常便秘的,突然开始拉肚子了。

4.大便突然有黏液了,无论是鲜红色、酱油色,还是果酱色,都是不正常的,虽然它们可能只是痔疮,并不是癌,但不能忽视,最医院的专科门诊就诊。

讲座课题:

《记住这些“预警信号”大肠癌可防可治》

讲座专家:袁瑛浙大二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时间:7月8日上午9:30

如果怕忘记时间,

可以点击小程序进行预约观看哦~ 

点击

下方

了解往期精彩内容

家里有这种碗的赶紧扔了,等于吃慢性毒药,看完记得换掉!21岁还没有来月经,检查结果令人崩溃!妈妈抱着她大哭:你永远不会有孩子了!大暴雨来了!这两个月一定要多喝这碗汤,对身体好得不得了!一碗汤放倒全家6口人,生死未卜!浙江妈妈在ICU痛哭:我真是悔死了

记者:柴燕宏

监制:曹漪洁

主编:尉洁婷责编:陈雨笛

点击右下角“在看”,推荐给大家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xgc.org/jbcs/11224.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