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儿童防护秋季儿童常见疾病与秋季儿

时间:2021/2/24 20:16:20 来源:儿科_儿科常识_儿科常识网站 作者:佚名

接下来小编要讲的是秋季儿童常见疾病,秋季儿童护理应当注意些什么。

儿童秋季常见疾病

秋季是感冒发烧、腹泻、咳嗽、哮喘等疾病的流行季节。生病了需要及时看医生,平时也要做好预防措施。

1.秋季腹泻

(1)注意食品干净卫生,定时定量,合理、健康搭配膳食,注意微量元素的摄入,防止营养不良、病从口入;

(2)多进行户外运动,增强体质。

(3)正确用药,不要随便吃药,以免产生抗体及分泌失调。

(4)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半岁至三岁的孩子,每年都应该在7-9月接种该疫苗,因为此时是腹泻的高发期。

(5)想要改善胃肠功能,最好适当的补充些维生素B,并且少吃高脂肪食物,比如肥肉、甜品等,多吃蔬菜和水果。

(6)不要忽视一些慢性病的危害,如若发现需尽早就医治疗,比如营养不良、贫血、铅中毒等等。

2.秋季感冒

(1)冷水洗脸、热水泡脚法。即洗脸时用冷水,洗脚时用热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身体的抗病能力,减少生病的几率。

(2)体育健身法。多进行户外运动,既可以增强体质,又可以提高身体抗寒能力,比如散步、游公园、踢球等等。

(3)饮用姜茶法。生姜、红糖、水一起煮,小朋友可以适量饮用。姜茶可以预防感冒,在平时就可饮用。

(4)饮食防治法。根据不同的季节,各人不同的生理机制,制定不同的膳食疗法,科学的膳食是饮食防治的关键,不可一概而论。当然,对于干燥的秋天,大部分人都有同样的需要—滋阴、润燥。

在这里,小编推荐了几种适合小朋友的食物如白木耳、梨子、冰糖等。此外,家长还可将7个葱根、7片生姜和一把糯米熬煮成粥,煮熟后再加入半瓶醋,以此来帮助宝宝预防感冒。

3.秋季哮喘

(1)注意天气变化,预防感冒。幼儿的体质普遍比较弱,一旦伤风感冒,就很容易患上哮喘。要根据天气的冷暖变化,及时替小朋友保暖。

(2)加强营养。多补充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瘦肉、鸡蛋等;多补充维生素,比如菠菜、胡萝卜以及一些新鲜水果等;多摄入含微量元素的食物,比如莲子、豆制品、蛋类等;

(3)查清过敏源。让孩子远离过敏源,如居住环境要干净,尤其要打扫干净房间死角,不要让宝宝待在布满灰尘的空间;多晒床上用品,最好是每周清洗一次;尽可能不用毛毯及毛绒玩偶,可用其他材质代替;尽量不要让小朋友接触宠物。如果过敏源是周围的花草树木,那最好是带孩子迁移到无过敏源的地方。

(4)饮水排毒。让孩子每天至少饮用2斤温开水,促进新陈代谢、让小朋友体内的毒素得以排出。过敏物的排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哮喘症状。

(5)患过敏性哮喘的宝宝。一种,是有湿疹或者荨麻疹病史的孩子;另一种,是家属中有常患过敏性疾病的孩子。

4.秋季蛔虫

(1)个人卫生。要让小朋友明白在吃饭前、如厕后都要洗手,平时要帮助孩子做好个人卫生。

(2)饮食方面。还需教导孩子,喝水尽量喝白开水,尽量少吃生食。吃水果之前,先用白开水消毒或者直接削去水果皮再食用。如果孩子上托儿所或者小学,要根据实际情况,配合老师按时给小朋友进行驱虫治疗,减少传染几率,因为幼儿在公共场所,更容易被传染。

儿童秋季护理要注意什么?

由于四季气候不同,秋季也该有秋季的注意事项,不可一概而论。

1.防冷热不均

从骄阳似火的夏天过渡到早晚温差较大的秋天,很多人还是不太适应,不能及时增减衣物,导致感冒的发生。宝宝又无法清楚的向父母表达身体的冷热,所以父母要记得不定时的摸摸宝宝的四肢,来确定宝宝冷还是热,及时地采取措施,以防宝宝受凉感冒。

2.不要过早加衣服

除了还不会走路的宝宝,其他宝宝还是比较好动,喜欢玩耍的,相应的活动量越大。宝宝越容易流汗,过早地增加宝宝的衣服反而会适得其反,导致宝宝流汗后因受凉感冒发烧。

3.准备上托儿所的宝宝

秋季也是开学季,父母也开始要将宝宝送去托儿所。

托儿所里有很多不是特别卫生的公共设施,如玩具、课桌、玩乐设施等等,这些都可能成为宝宝感染病毒的媒介。

所以不要用死水,而是用流动的自来水给宝宝洗手洗脸,洗完也要用自备的毛巾擦干;指甲是细菌最爱的“藏身”场所之一,因此要经常帮助孩子修剪指甲。虽然托儿所的集体活动使宝宝感染、患病的几率增加,但是宝宝身体的免疫力以及抵抗力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4.防腹泻

腹泻,即拉肚子,严重时会出现呕吐现象,这会使宝宝身体疲软无力,甚至脱水。每年的九月份到第二年的一月份是出现腹泻的高发季节,所以父母们要时刻注意宝宝的身体状况,及时就医。

咨询

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jxgc.org/etyy/9467.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