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治白癜风的专家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83860.html
为了别人的“安居”自己操碎了心,
身患癌症仍坚守岗位、心系群众。
她不忘初心、勇于担当;
舍身忘我、奋斗不止;
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事迹触动人心!
近日,
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明办主办的
“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
第89期“重庆好人”名单公布,
两江新区人和街道邢家桥社区党委书记谢兰
上榜敬业奉献“重庆好人”!
谢兰,女,汉族,年4月出生,年6月入党,年9月从事社区工作,年至今任两江新区人和街道邢家桥社区党委书记,第十八届渝北区人大代表。先后多次获得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宣传思想优秀工作者、先进社区工作者。
01
“整整书记”让街道换新装
与今日重庆摩登炫丽景观不同,17年前的重庆只是在建设中的小城市,而人和街道邢家桥社区则更是“阡陌纵横”。17年前有一位年轻女孩来到这里工作,一干就是10多年,从简陋民房到整洁小区,从脏乱差挤到整齐划一,从起初群众的抗拒整治,到如今居民的赞不绝口。她被大家亲切地称作“整整书记”,她改变了这一切,她也见证着这一切走向美好,她就是两江新区人和街道邢家桥社区党委书记谢兰。“墙面霉变、脱落,卫生间、厨房开裂漏水,各类线缆交相错杂……这个小区年深日久、不堪重负,存在着大量安全隐患,居民早已苦不堪言。”谢兰翻着手机里邢家桥社区的照片,忧心地向记者介绍。
据邢家桥社区居民任树英回忆,改造前家里漏水严重,遇上暴雨天气,家里积水深到无法居住。“厨房、卫生间漏水是家常便饭,甚至上厕所都需要打伞,真的太恼火了!那真的是有家不能回呀!”
恶劣的居住环境终于有机会得到改善。年2月,邢家桥社区安置房综合整治项目被列为两江新区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该项目涉及安置房套,门面91个,安置人。当年,社区的整治工作便开始谋划启动,整治重点包括外立面、厨房厕所整治、内墙粉白、电线更换等。
(图源:重庆日报)
这无疑是则好消息,可执行起来却困难重重。“人喊不拢、会开不起、工开不成。”谢兰介绍,初期居民普遍不同意整治,甚至有居民为了反对整治将粪便泼在了她的办公室。“其实,大多数居民不支持整治的原因,是他们更希望拆除重建。事实上政府考虑过拆除,但邢家桥安置房不符合危旧房改造政策。”
面对群众的异议,为推进这项工程,谢兰带领社区工作人员,放弃晚上和周末休息时间,挨家挨户上门走访,向居民讲解政策,解开“心结”。
谢兰协调居民纠纷,宣传整治工作
“父母解释不通就找子女,子女解释不通就找亲朋好友帮忙,实在是再解释不通,我都厚起脸皮一次又一次上门,被拒绝一次、两次、三次……有户人家前后上门劝解20次,终于同意了整治。”谢兰回忆道。
“邢家桥安置房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工程面临着许多复杂的问题,为了将工作顺利推进,书记带着我们一头扎进了施工现场,入户宣传、调解矛盾、查看情况、收集意见,每一件事她都亲力亲为,从未有过一丝抱怨。她那娇小的身体里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仿佛永远都有用不完的精力。”谢兰的同事向金莲说。
屡次三顾茅庐,工作才得以推进,据不完全统计,谢兰先后组织召开居民会议30余次、院坝会40余场,接待群众达余人次。截至今年11月,邢家桥安置房改造已完成61%,之后还会修建停车场、社区公园,邢家桥社区的环境得到很好地改善。
整改后的邢家桥安置房
02
群众的生活环境比命还重要
身患癌症依然带病工作
“肺癌就是肿瘤嘛,割了就是,三天够不够?”手拿着癌症诊断书,心里却惦记着安置房整治项目进度的谢兰,看似对病情无所谓地询问着医生。在得知3天时间无法完成治疗程序后,谢兰毅然放弃了入院治疗,而是继续在居民和工地间奔走,时常忙得即使路过家门口,都来不及进去看一眼。直到安置房整治项目的样板房全部改造完成,谢兰这才入院接受手术,但仅躺了14天,不顾他人劝说,她就执意回到工作岗位。
居民主动为谢兰熬中药,谢兰将药装进随身杯里
“这不是小病,而是关乎生死的大事。但谢兰依然坚持着,这份执着让我很心疼。”邢家桥社区居民代莉说,“谢兰的病情是在她入院后才告知大家的。我曾经问她,你真的不要命了吗,她却回答:‘我真的放不下,因为我的工作还没做完。’”
邢家桥社区居委会主任许光静说,“谢书记带领我们,一起成了‘超人’。”原来在谢兰做完手术后的第四天,许光静就接到了谢兰询问工作进展的电话。“谢书记的心里装的就是这个工作。有时候,我觉得工作太难,夜里睡不着,默默流泪,第二天看谢书记,她也红着眼睛……”在谢兰这个“铁人”的带领和感召下,邢家桥社区、街道参与工作的干部们都变成了“超人”,铆足了劲,攻坚克难,平均走访每户群众超过30次。
谢兰走访居民,协调工作
“只要你心中装着群众,群众心中就会装着你”
“这个工作很难,让我整夜都睡不好,我经常在半夜两三点醒来,看着天花板,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往下流,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流,也许是想到工作的难、老百姓的不理解……通过整治,我真正看到他们脸上洋溢幸福的笑脸,这就是我看到的快乐。”谢兰在某次接受媒体采访时吐露自己在做社区整治工作时的处境和心情,“我们用泪水、汗水和雨水,换来了一栋栋洋房,在骂声、哭声和笑声中,学会了坚强,不断成长!”处理群众的问题是谢兰日常,面对难做的工作,显然谢兰的生命里没有“放弃”二字。
“只要你心中装着群众,群众心中就会装着你,这是谢书记给我补上的第一课。面对这么多困难和压力,还不忘关心团队、凝聚团队,让社区成为一个有战斗力的大家庭,这是谢书记给我补上的第二课。面对癌症病魔,却笑对人生、百折不挠,这是谢书记我补上的第三课。”在一次宣讲会现场,谢兰的同事阙兴倩讲到与谢兰共事的情景,几度哽咽。
在“谢兰们“不懈努力下,邢家桥社区居民对改造工作的支持率达到了98.4%,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明年春节,邢家桥社区的人,一定能圆安居梦。”谢兰的脸上,依旧笑容爽朗。
03
谢兰的付出,居民会记得
谢兰殚精竭虑做群众工作,如今邢家桥的样貌如同换了一张脸,她的精神感染了邢家桥社区每一位干部成员,也给其他行业的工作者带来了鼓舞,赢得各界好评。
“谢书记很耐心,每次我们给她打电话,不管好晚,都要接,现在房子整好了,我们住起也舒心了,今年终于可以一家人开开心心过个好年了。”
——邢家桥居民任术英
改建中的邢家桥社区
“谢兰在邢家桥安置房综合整治工程中,身患癌症仍心系群众,带领社区一班人以真心践初心换民心,用真心真情化解因城镇化‘欠账’导致的群众怨气,用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引导个别群众放弃不合理诉求,‘一户一策’开展改造工作努力增强群众的获得感,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信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彰显了一名基层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党员干部要带着感情学、带着责任做、带着问题找、带着使命悟,在推动两江新区成为重庆发挥‘三个作用’先行区示范区中作出更大贡献、展现更大作为。”
——两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两江新区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皮涛
总编:张黎
副总编:杜术林
主编:张科
编辑:冯旨意
两江新区新媒体工作室出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外,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