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习题第八章儿科疾病二

时间:2020/9/18 17:29:50 来源:儿科_儿科常识_儿科常识网站 作者:佚名

合肥白癜风 http://m.39.net/pf/a_5606877.html

章节习题第八章儿科疾病(二)

11.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主要的病理变化为()

A.脑水肿

B.颅内出血

C.脑内炎症细胞浸润

D.脑细胞变性

E.脑组织坏死

12.以下关于抗肌萎缩蛋白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布于骨骼肌和平滑肌的细胞膜,起支架作用

B.可保护肌膜抵抗收缩时所产生的力量而不致受损

C.患者因基因缺陷而肌细胞内缺乏抗肌萎缩蛋白,造成功能缺失而发病

D.肌活检标本见抗肌萎缩蛋白大量缺失为诊断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金标准

E.缺乏该蛋白的病理学表现为肌纤维坏死和再生、肌膜核内移

13.出生后6天的足月女婴,突发气促1天,因口吐泡沫来急诊。体检:口周发绀,呼吸快,偶有不规则,心音有力,肺部听诊未见异常,以下不需要立即进行的措施是()

A.应用强心剂

B.胸部Ⅹ片检查

C.做血气分析

D.吸氧

E.静脉使用抗生素

14.关于上臂丛神经麻痹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A.第5、6颈神经根受损者

B.患侧上臂内旋

C.患侧下臂伸展内旋

D.部分屈曲手指面向后方

E.常伴有Horner综合征

15.患儿,男,10个月,体重10kg,方颅,头围44cm,前囟1cmx1.5cm,突然惊厥1次,历时1~2分钟,不发热,血糖8mmol/L,血钙1.6mmol/L,血磷1.3mmol/L,碱性磷酸酶

U/L,其发生惊厥的主要原因是()

A.血钙迅速转移到骨骼

B.尿钙排出过多

C.甲状腺功能不全

D.血糖偏低

E.甲状旁腺代偿功能不足

16.患儿,男,9个月。以多汗、烦躁、夜惊就医,体检时可能发现以下诸体征,除外()

A.方颅

B.“0”形腿

C.前囟门过大

D.肋膈沟

E.肋骨串珠

17.一早产儿,冬季出生,补充维生素D的正确方法是()

A.生后1个月加服维生素D,IU/d,3个月后加至IU/d

B.生后2周加服维生素D,IU/d,服至2岁

C.生后1周加服维生素D,IU/d,3个月后减至维生素DIU/d

D.生后2周加服维生素D,IU/d,服至2岁

E.生后2周加服维生素D,IU/d,3个月后减至IU/d

18.以下关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以缓慢进行性加重的对称性肌无力、肌肉萎缩为临床特征

B.肌无力常以近端为主,而且往往呈对称分布

C.与遗传因素有关,大多有家族史

D.为原发性肌肉变性病

E.肌萎缩往往伴有肌束颤动

19.脑瘫患儿的康复不正确的是()

A.康复治疗要与游戏玩耍、与教育相结合

B.康复治疗要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C.对高危新生儿先以观察为主

D.以患儿为中心的综合性康复

E.集中式康复与社区康复相结合

20.关于臂丛神经麻痹,以下错误的是()

A.是一种产伤

B.患侧上臂呈外展外旋

C.下臂丛神经麻痹,常伴有霍纳综合征

D.可有患侧手完全不能活动

E.完全性麻痹近远端肌肉均无运动

答案及解析

11.答案:A

解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理学变化为:①脑水肿为其早期的病理变化;②选择性神经元死亡:足月儿主要病变在灰质;③出血;④早产儿主要表现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和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12.答案:A

解析:抗肌萎缩蛋白分布于骨骼肌和心肌(而不是平滑肌)的细胞膜,起支架作用,可保护肌膜抵抗收缩时所产生的力量而不致受损。

13.答案:A

解析:该女婴心音有力,肺部听诊未见异常,考虑其突发气促、口吐泡沫、口周发绀等症状与心衰无关,暂不需要使用强心剂。

14.答案:E

解析:上臂丛神经损伤(Erb-Duchence型):此型较多见,为颈5~6神经根在厄氏点处损伤所致。患者上肢呈内旋位,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前,手向尺侧偏斜。颈5前支损伤时感觉不受影响,如颈6受累则出现上臂及前臂外侧麻木。E项,上臂丛神经麻痹患者一般无Horner综合征,常伴有Horner综合征为下臂丛神经麻痹的表现。

15.答案:E

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又称佝偻病性低钙惊厥或婴儿手足搐搦症,多见于2岁以下小儿。患儿因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代偿功能不足,导致血清钙离子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惊厥,手足肌肉抽搐或喉痉挛等。。

16.答案:B

解析:“O”形腿多见于2岁以后的儿童,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患儿骨质软化与肌肉关节松弛,其开始站立及行走后双下肢负重,出现股骨、胫骨、腓骨弯曲所致。

17.答案:C

解析:早产儿、双胎儿生后1周开始补充VitDIU/d,3个月后改为预防量;足月儿生后2周开始补充VitDIU/d,补充至2岁。

18.答案:E

解析:进行性肌莒养不良症是一种原发于横纹肌的遗传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由肢体近端开始的两侧对称性的进行性加重的肌肉无力和萎缩,个别病例尚有心肌受累。E项,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者多无肌束颤动。

19.答案:C

解析:对高危新生儿进行早期干预与治疗,是保证患儿潜在能力最大程度发挥的途径,可使大部分脑损伤康复,减低了脑瘫儿童伤残程度,对早产儿的智力和运动发育有明显的提升作用。

20.答案:B

解析:臂丛神经麻痹患侧上臂呈外展内旋,前臂伸展旋前使部分屈曲手指面向后方。

关于康考帮

“以专业的教研团队,个性化定制助考攻略,一对一备考督导,免费学霸职考笔记,线上线下课程结合,助力康复职考。”

向所有一线抗疫勇士致敬!

更多信息获取及咨询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jxgc.org/etyy/8378.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