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863494.html
后台回复“一码通”
即可领取宁波通行证!2月27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我市疫情防控工作第20场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我市疫情防控情况。
发布会指出,当前,我市疫情形势趋于平稳,除个别乡镇(街道)外,绝大部分地方都处于低风险等级,但低风险不等于无风险,特别是在进入全面复工复产的关键阶段,我市防输入、防集聚的压力仍然较大。各地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深入贯彻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的要求,完善重点人员清单动态发布和信息共享机制、“甬行码”推广应用机制、新入甬人员小周期滚动排查机制,强化小区(村)、企业(单位)等“小门”管控,抓好发热门诊管控和特殊场所、重点人群的防护,加强驻企健康指导。要认真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的要求,深化“三服务”,高效解决好外地员工返岗难、产业链协同难等问题和相关社会生活问题,确保我市经济社会平稳有序发展。
例治愈出院,最小的13个月目前,全市已连续6天无新增确诊病例。今天上午,我市又有2例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截至2月27日12时,我市累计报告例确诊病例中已有例治愈出院,治愈率达86.62%。截至目前,无死亡病例。
例确诊患者中,男性55例,女性例;年龄最大96岁,最小13个月,14岁以下3例,中位年龄55岁,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29.94%。32.48%的确诊患者合并有基础疾病。
例出院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95例;年龄最大96岁,最小13个月,中位年龄55岁,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27.2%。30.88%的出院患者合并有基础疾病。住院时间最短3天,最长34天,平均住院日15.4天。
目前,全市还有21例确诊患者在院治疗,其中5名重症病例(均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2名为超过80岁的高龄患者)医院。
出院病例都要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疫情发生后,市卫生健康委迅速部署,在全市共设立发热门诊41个,并在个医疗机构设立预检分诊点。确定医疗救治综合实力较强的市县两级15医院,抽调位专家组建医疗救治市级专家组,指导全市新冠肺炎病例的医疗救治工作。并成立由19位知名专家组成的市级核心专家组,重点负责全市重症病例的会诊指导。
医院还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的远程会诊系统。
在救治过程中,主动筛查落实“早发现”;可疑患者落实“早隔离”;强化会诊落实“早诊断”;规范管理落实“早恢复”。
通过中西结合,提升医疗救治成功率,目前全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中医药治疗参与率达96.5%。医院、医院创新使用磷酸氯喹参与治疗,有效缩短了住院周期,降低了重症发生率。国家卫生健康委2月18日最新印发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将氯喹纳入推荐治疗方案,也证明了我市超前使用氯喹治疗的科学性。
在治愈患者院后恢复期管理方面,我市在国家和浙江省院后管理标准的基础上,从严把关,对所有治愈出院的确诊病例实施为期14天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除体温监测外,还定期复查胸部CT及病毒核酸检测,严格进行排泄物消毒处理,彻底阻断潜在的传播风险。
此外,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在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广泛动员、精心组织,抽调市县两级医疗和疾控机构的专业骨干,在极短时间内分6次组建了五批应急医疗队共名医务人员驰援武汉和荆门,为湖北的防疫攻坚战注入了宁波力量。医疗队在武汉发扬宁波精神,凭借宁波经验,治愈了一批重症患者。
已有4位康复者捐献血浆研究表明,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浆内含有相应抗体,能对抗病毒,有助于危重患者的救治。
根据国家和省卫生健康委的工作要求,市卫生健康委指导市中心血站制定了《宁波市新冠肺炎康复者捐献恢复期血浆程序与标准》,积极动员符合条件的新冠肺炎康复者参加血浆捐献。
2月21日下午,武汉籍的新冠肺炎康复者曾女士在市中心血站成功捐献恢复期AB型血浆毫升,成为我市首例。此后,来自海曙、东钱湖和宁海的3位新冠肺炎康复者成功分别捐献毫升、毫升和毫升血浆。
上述累计毫升血浆,经省血液中心严格检测后已医院,用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
红外测温等新技术助力疫情防控现阶段,企业复工复产对疫情防控新技术、新产品提出了迫切的需求,按照省、市精密智控的决策部署,为提高疫情防控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市科技局联合市经信局迅速启动了疫情防控新技术、新产品的征集和推广应用工作。
目前,共征集到项疫情防控新技术、新产品。经过专家评议,筛选出五批次项,涵盖病毒检测技术、红外测温技术、高效消毒灭菌技术、智慧防疫技术和防疫物资生产技术等五大方面。
从目前使用情况和下阶段需求特点,我们将加大两方面新技术的推广。
第一是在疫情防控精准性方面,针对人员大流量场所,重点推出了红外测温、消毒灭菌等技术。
比如,我市企业研发的红外成像人体测温系统,实现了每分钟人次的流动性测量,速度比传统的手持测温设备提高了25倍。这项新技术产品已经医院、宁波机场、白沙菜市场等人流密集区域。
目前,已有63家单位应用了红外成像测温系统,总采购量台;有家单位应用了消毒灭菌仪器,总采购量台。
第二是在助力解决企业复工复产中,人力、物力、管理能力短缺方面,重点推出试剂检测、智慧防疫等技术,有效提升了企业复工复产的效率。
比如,我市企业美康生物和海尔施基因(甬防办定点检测单位)在疫情期间紧急研制的核酸检测试剂,已应用在企业复工人员检测,有效缩短了企业员工医学观察和居家隔离时间。2家公司已累计服务家企业,仅北仑区,有家企业的余名员工经检测后提前复工。
此外,我们还向全市推介了智慧防控系统软件85种,疫情期间,帮助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在线使用,为员工流动监测、防疫物资调度、远程在线办公等业务提供了软件技术支撑。
根据前一段时间的使用评价,我们从项新技术、新产品中精选出了20项产品,这20项产品前期推广应用量大,市场接受度高,将针对学校集中开学、企业加快复工等场景加大推广部署。
下一步,我们将在总结前期征集应用的基础上,建立常态化机制。面向新阶段、新需求,组织相关单位开展项目研发、技术攻关,完善推广对接机制。
从发布会公布的数据中,我们注意到,宁波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最小的仅有13个月。值得庆幸的是,这个孩子出院了!2月27日下午,医院北部院区,3位新冠肺炎确诊患儿同时前往隔离点继续进行医学观察。此前一天,3位患儿已集体出院。据了解,3位出院患儿分别是13个月、10岁和11岁。至此,宁波所有新冠肺炎确诊的患儿全部都治愈出院。
年龄最小的宝宝护士们一天12个小时抱手里
“照顾了20多天,大家24小时陪着,和自己孩子也差不多了,还真有点舍不得!”目送着13个月大的女宝安安(化名)坐上救护车,医院感染科副护士长王彩红忍不住红了眼眶。医护人员抱着安安(化名)
作为一个二孩妈妈,20多天前,她从安安妈妈手中接过孩子的时候,就忍不住哭了。“当时她妈妈是坐着救护车送孩子来的,孩子那么小,可以想到家长有多无奈和不舍。”王彩红说,她记得当时孩子妈妈因为也是确诊患者,不能下救护车,是她上车去把孩子从母亲手里接过来的,当时孩子妈妈就说了三个字:“拜托了!”
医护人员和安安(化名)道别
为了完成孩子家长的重托,医院隔离病房的医护团队组成了一支“临时妈妈团队”,4个小时一班,每天24小时贴身守护着安安。安安是很可爱的女孩,粉嘟嘟的小脸,眼睛大大的,除了刚来隔离病房的那天有点不适应,大多数时间安安静静的。
护士们喂奶喂饭、把屎把尿、哄睡逗乐,一天至少有12小时都把安安抱在手里。1岁出头的孩子,抱着已经有点沉了,何况医护人员还穿着隔离服,戴着厚厚的口罩和面罩。20多天照看下来,王彩红和同事们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都如数家珍:“这个孩子还是很乖的,每天下午会睡2个小时,夜晚虽然不用起夜,但晚上孩子会翻身,她睡觉我们都在旁边陪着。”
王彩红说,安安笑得很好看,有时候累了看着孩子萌萌的笑,心都融化了。这时候她也会想起自己的2个孩子,大的老公带着,已经1个多月没见了,小的是公婆在老家带着,2个多月没见面。记者仔细一问,才知道从去年底底流感流行,医院门诊爆棚开始,王彩红就已经没回过家了。
此次,隔离病房的孩子虽然已经全部出院,但她还要继续隔离14天,才能看到自己的孩子。
隔离病房里,孩子上起了网课医护人员充当临时家长
“这里的医护士对我都很好,我现在最想快点回家。”今年11岁的成成(化名)是一个上四年级的小男生,2月3日,他住进隔离病房,他的父母也被确诊了新冠肺炎。成成(化名)捧着医护人员送的笔记本去隔离点
成成说住在隔离病房里,最想的是爸爸妈妈,不过还在每天都和他们通电话。为了保证孩子们治愈后尽快适应校园的生活,自从学校的网课开始以后,成成和另外一个10岁的孩子还在隔离病房里上起了网课。医护人员给他们买了本子和铅笔等文具,充当起他们的临时家长,陪孩子上课、还帮着检查作业。
“我们收治的3位儿童患者症状都比较轻,只有其中一位患儿有腹泻和流鼻涕的症状。”医院的大儿科主任郑吉善介绍,医院除了给予3位孩子对症、支持治疗外,2位大龄患儿还采用了中药治疗的方法,效果很好。
如今3位患儿已经连续多天体温正常,肺部CT检查也已好转,咽拭子连续两次阴性,医院和省级专家组的会诊,孩子们都达到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最新版的出院标准。
据了解,3位孩子出院后,已分别由所在地接回,继续进行14天个医学观察之后,就可以回家和家人团聚了。
至此,宁波所有的新冠肺炎确诊的患儿已全都治愈出院!
??更多抗击疫情新闻,请看甬上APP!
来源宁波晚报记者房伟孙美星摄影崔引通讯员马蝶翼
编辑曹歆李晓颖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