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人:脉景医学专家史浩田、钱静怡
治疗蓄水呕吐
名医张岫云:茯苓泽泻汤
病情
患儿,七岁,饮食后呕吐两月有余,食渣少水多,吐后口渴,精神疲倦,面色萎黄,心下有振水音,大便时干时溏,小便少。脉沉迟,舌苔白薄。
诊断:蓄水呕吐
治法:通阳化气利水
方剂:茯苓泽泻汤
药物:
茯苓20g、泽泻15g、桂枝5g、白术7.5g、甘草5g、鲜姜4片(水煎服)
名医张岫云点评:吐水、心下有振水音,乃系水饮为病,膀胱气化不行,方中茯苓泽泻皆化气之品,白术燥湿健脾,桂枝又能助膀胱通阳化气,气化行,水湿利而吐自止。以甘草、生姜和胃止呕。
无表热而用桂枝者,以桂枝非只是攻表之药,亦为通行津液和促进膀胱气化之药也,乃彻上彻下,可内可外,为通行津液和阳气,治水之药也。
治疗暑热泄泻
名医张岫云:六一散
病情
患儿,三岁,男,时值夏令,发热四天,口渴,面赤唇红,口气熏天,腹痛腹胀,大便每日十五、六次,量多色黄稀水样夹有泡沫,烦躁拒食、尿少。脉濡数,舌红苔黄。
诊断:暑热泻
治法:清热利湿
方剂:六一散
药物:
滑石30g、甘草5g、共研面,每服5g、心烦甚者可加朱砂少许(白开水送服一日2、3三次)
名医张岫云点评:
本病辨证以暑令烦热口渴,腹泻量多色黄、尿少,脉濡数为主。盖以暑令内外俱热,暑伤元气所致。
用参、芪以补气则热愈甚;用芩、连以清热则气更伤;善攻热者不使伤人元气,善补虚者不使助人邪气,必得甘淡冲和之品主之。
滑石味淡能上清水源,下通水道,荡涤六腑之邪热从小便出,甘草味甘,调和内外,止渴生津,保元气而泻虚火,暑热扰中心神不安,必得朱砂以镇之。
治疗百合病
名医张岫云:百合知母汤
病情
患儿,六岁,女。一个月前曾患感冒,服发汗药后病情好转,热亦渐退。但后来经常烦乱不安,欲睡不睡,欲食不食,如寒无寒,如热不热,头晕目眩,便干尿黄。苔红干,脉细数。
诊断:百合病
治法:滋阴润肺
方剂:百合知母汤
药物:
百合30g、知母15g(水煎服一日2次)
名医张岫云点评:
本证多继发于热病之后,气阴两虚,病情每多错杂,不可捉摸,故称为百合病。
在治疗上独取太阴,盖以肺朝百脉之气,气之为病,非实而不顺,即虚而不足。百合能治邪气之实,补正气之虚,知母入肺,益水之源以育阴。气阴恢复则诸症可除。
治疗伤暑
名医张岫云:生脉散
病情
患儿,四岁,男。十天前发病身热短气,全身乏力,精神萎靡,自汗口渴,小便短黄。苔白干,脉虚细。
诊断:伤暑
治法:补气益肺生津
方剂:生脉散
药物:
人参7.5g、麦冬15g、五味子10g(水煎服一日3次)
名医张岫云点评:
本证为季节性病。多因暑热伤肺气,耗阴津,故现短气、乏力、自汗、口渴,身热、脉虚等症。
主要治以甘润生津,补气益肺法。方中人参益气生津,麦冬、五味滋阴润肺,伤暑用之,多可获愈。
张岫云简介
张岫云,祖籍辽宁省铁岭县。幼读私塾,后拜师学医,勤求歧黄之术。23岁时始在家乡悬壶,前来求医者与日俱增,经其救治者不计其数,在当地远近闻名。
张老临床经验丰富,名重一方,尤擅儿科,勤求诸家,博采众方,辨证施治,多法仲景,治疗小儿疾病,选方遣药,清淡少精,疗效显著。
学习更多医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习更多医案点击脉景“医案广场”,海量真实医案在线学,一学就懂,一看就会。
脉景医案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