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第六届盛京儿科呼吸论坛圆满

时间:2018/11/8 17:35:14 来源:儿科_儿科常识_儿科常识网站 作者:佚名

由中国医院小儿呼吸内科、《国际儿科杂志》编辑部及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教材编辑部主办的“(第六届)盛京儿科呼吸论坛”于年9月9日—9月11日在中国医院隆重召开。

本次论坛邀请全国近30余位小儿呼吸及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作权威学术专题报告,讲座内容涉及小儿呼吸领域的临床热点及最新进展。论坛自年开设以来,一直秉承“学术水平高端,传播最新进展,受益广大医生,公益实效办会”的原则,并免收会务费及注册费。

来自东北、北京、上海、天津、内蒙、河北、山东、湖南、浙江和广州等全国各地区的余名小儿呼吸科及儿科医生参加了本次论坛。本论坛共进行了三整天及一个晚上,第一天为(第二届)盛京儿童肺功能论坛及(首届)全国儿科呼吸青年医师论坛,第二、三天为专题讲座。为给年轻医生创建更多学习机会及锻炼平台,第二天晚上举办了“‘盛京杯’全国儿科青年医师疑难病例比拼大赛”。会议内容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三天的会议场场爆满,老中青三代人,共同分享儿科呼吸学术的饕餮盛宴。

全场座无虚席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组长、医院申昆玲教授任大会名誉主席;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副组长、全国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协作组组长、《国际儿科学杂志》编辑部主任、我院小儿呼吸内科病房主任尚云晓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并主持会议。辽宁省卫生计生委医政处梁宏军处长,《国际儿科学杂志》总编辑、医院医保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主任委员、我院副院长张成普教授参加了开幕式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

大会主席尚云晓教授致开幕词

中国医院有多年历史,近年来发展迅速,成医院。盛京儿科从规模、专科以及专科水平上达到了全国前列。卫生部重点专科评审(呼吸、急救、新生儿、消化和儿科护理)中,医院通过了全部的评审,医院小儿呼吸是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小儿呼吸领域全国共8家,东北地区唯一),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副组长单位;东北三省及内蒙地区儿童哮喘协作组组长单位;辽宁儿童哮喘协作组组长单位;沈阳市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单位;是全国八个具有培养小儿呼吸专业博士研究生能力的学科之一;制定全国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各种诊疗常规、防治指南及专家共识的专家组成员单位;首批美国儿科学会中国教育基地。在尚云晓主任带领下,中国医院小儿呼吸科在临床、教学、会议、杂志、人才培养和科室建设等方面齐头并进。

尚教授诚挚的欢迎各位专家同道的光临,看到会场有余位儿科同道参会,他说真是“人满为患”,看出我们儿科医生为了患儿的健康,不惜自己休息时间来学习,体现了儿科医生勤奋好学的本色。尚教授再次指出,本论坛一直秉承“学术水平高端、传播最新进展、受益广大医生、公益实效办会”的原则,希望各位儿科同道在本次论坛有所受益!

辽宁省卫生计生委医政处梁宏军处长为开幕式致辞致辞

梁宏军处长在开幕式上说,全国卫生和健康大会刚刚结束,时隔二十年的再次盛会,体现了国家对医疗卫生行业的重视。另外,国家也逐步将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儿科,目前正在推动地区儿科医疗中心的发展,因此儿科医生的继续教育和培养是尤为重要的。最后,梁处长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中国医院副院长、《国际儿科杂志》总编辑张成普教授致辞

张成普副院长在开幕式上说,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是最常见的儿科疾病,也是儿童医疗中负担最大的,所以做好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对儿科医疗至关重要。随着国家医疗改革的逐步推进,将越来越有利于儿科医疗行业的发展,张院长强调要将医院儿科打造成为区域的儿科医疗中心。张院长作为《国际儿科学杂志》总编辑,感谢各位专家多年来对杂志的帮助,感谢各位作者和读者的支持。最后,他强调医学是终身学习的科学,医学继续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盛京儿科呼吸论坛已是国内小儿呼吸领域成熟的品牌会议,相信各位儿科同道一定会在这里受益良多。

南京医科医院内科主任兼呼吸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间质性疾病协作组副组长、少见疾病协作组副组长赵德育教授,作了题为《儿童真菌性肺炎的诊治》的专题讲座。赵德育教授以“讲故事”的形式,用生动的临床实例,讲解了儿童真菌性肺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策略,激发了现场医生的热烈讨论!

首都儿科研究所哮喘防治中心与肺功能室主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秘书、全国儿童哮喘协作组副组长、全国儿童肺功能协作组副组长刘传合教授,作了题为《肺功能在儿童喘息性疾病中的应用》的专题讲座!

刘传合教授从肺功能的角度、用形象的临床病例,讲解了常规通气功能、支气管舒张试验在儿童哮喘诊治及管理中的应用,他强调肺功能在儿童哮喘的诊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同时也指出哮喘患儿的肺功能可能与临床症状不平行,需要个体化评估。最后刘教授介绍了婴幼儿潮气呼吸肺功能与喘息性疾病的关系,并指出婴幼儿肺功能仍需深入的研究!

首都儿科研究所首席专家、中国微生物学病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钱渊教授,作了题为《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的专题讲座!

钱渊教授介绍了儿科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毒,并从病毒分离、血清学抗体、核酸检测等多个方面解读了病毒检测的方法学特点,她强调病毒检测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检测的目的!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呼吸科主任、儿童睡眠障碍诊治中心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少见疑难病协作组副组长殷勇教授,作了题为《儿童睡眠障碍联合门诊新模式探讨》的专题讲座!

殷勇教授用他鲜活生动的病例,给我们带来了一次视觉盛宴,他强调儿童睡眠障碍的联合诊疗模式,尤其是联合分子诊断的重要性,给我们介绍了多种引起儿童睡眠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辽医院儿科国家重点专科及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特殊津贴专家、辽宁省名中医王雪峰教授,作了题为《中医辩证在儿童过敏性咳嗽中的应用》的专题讲座!

王雪峰教授从中医典籍中溯源过敏性咳嗽,并用现代的循证医学证据告诉我们何为过敏性咳嗽。最后她介绍了过敏性咳嗽的多种中西医特色的治疗方法,她强调要辨证施治!

重庆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委员、呼吸学组副组长符州教授,作了题为《间充质干细胞在儿童难治性肺疾病的临床应用与前景》的专题讲座!

符州教授介绍了急性肺损伤(ALI)、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特发性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及难治性哮喘(RA)等儿童难治性肺疾病,并用大量询证证据和临床实例说明了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支持功能和抗菌作用,对儿童难治性肺病有较大的应用前景,但是其临床应用仍面临多种挑战!

首都医科医院、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分会常务委员和呼吸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呼吸学组委员兼呼吸学组儿童感染协作组副组长辛德莉教授,作了题为《肺炎支原体实验室诊断方法介绍以及有关诊治现状的几点要求》的专题讲座!

辛德莉教授详细介绍了肺炎支原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她强调要将血清学诊断和核酸诊断相结合!同时,辛教授概述了目前国内外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现状,她指出支原体感染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抗感染治疗有助于缩短病程,但治疗需规范!

医院儿科主任、儿童呼吸及哮喘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委员、全国小儿慢性咳嗽协作组副组长刘长山教授,作了题为《干扰素在儿科应用专家共识》的专题讲座!

刘长山教授从干扰素的药理机制、多中心临床试验等多个角度阐释了干扰素治疗儿童病毒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指《干扰素在儿科应用专家共识》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的儿科广谱抗病毒药物指导性文件,为规范化临床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降低临床用药风险。

医院副院长、中国儿科医师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委员及呼吸学组副组长、慢性咳嗽协作组组长陈强教授,作了题为《儿童重症哮喘的诊治》的专题讲座!

陈强教授从儿童重症哮喘的定义、诊断、鉴别诊断、分型等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强调在诊断重症哮喘前要注意鉴别诊断,如变应性肺曲霉菌病、支气管异物、肺动脉吊带等,另外表型的确定有助于个体化的靶向治疗!

中国医院小儿呼吸内科、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青年学组副组长、中妇幼微创协会儿童呼吸介入学组常委、东北三省及内蒙地区儿童哮喘协作组秘书张晗教授,作了题为《儿童支气管镜在儿童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作用》的专题讲座!

张晗教授用多个生动的临床病例,诠释了支气管镜在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她强调几点,一、儿童肺炎影像学不吸收,要完善支气管镜检查;二、影像学和临床症状不一致,要完善支气管镜;三、对于疑难肺炎可能需要反复做支气管镜查找病原学!

中国医院小儿呼吸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副组长、大会主席尚云晓教授作了题为《版中国儿童哮喘防治指南解读》的专题讲座!

尚云晓教授从定义、诊断等多方面对版中国儿童哮喘防治指南进行了解读,他强调哮喘诊断需要规范,但是不能过于依赖指南,生搬硬套指南,应该个体化,结合临床实际!

医院呼吸介入科主任、中国卫计委医政司内镜诊疗技术专家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儿科支气管镜医学协作组副组长孟晨教授作了题为《儿科主气道下载内镜下介入治疗》的专题讲座!

重庆医院礼嘉分院副院长、儿内科教研室主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临床药理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慢性咳嗽协作组副组长刘恩梅教授,作了题为《慢性咳嗽诊断、评估与治疗新进展》的专题讲座!

刘恩梅教授从慢性咳嗽指南更新、疾病诊断、临床评估及治疗进展为大家解读了慢性咳嗽的最新进展,她着重强调了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用力后咳嗽、胃食管返流性咳嗽与食管外返流-咽喉反流性疾病,需要引起我们对儿童慢性咳嗽疾病的新认识!

医院临床免疫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过敏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风湿免疫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免疫学组副组长王晓川教授,作了题为《流式细胞术检测T、B、NK细胞临床ABC手册》的专题讲座!

王晓川教授介绍了流式细胞仪、检测适应对象、结果判读等,他着重解读了淋巴细胞亚群的结果判读,“二一判别法”、“一二判别法”等深入浅出的解读了淋巴细胞亚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变态反应科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过敏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委员、全国儿童哮喘协作组副组长、全国儿童肺功能协作组副组长向莉教授,作了题为《重新认识儿童过敏进程——队列研究集群分析》的专题讲座!

向莉教授从多个研究队列,用询证医学证据阐述了过敏进程及哮喘表型的进展轨迹!

中国医院小儿呼吸内科儿童肺功能中心负责人、东北及内蒙地区儿童肺功能协作组代理组长冯雍医生,作了题为《肺功能在儿童哮喘诊断与管理中的临床应用》的专题讲座!

冯雍医生强调肺功能是儿童哮喘诊断与管理不可或缺的检查,确定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是儿童哮喘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用大量的临床实例和文献研究结论阐述了肺功能及舒张试验在哮喘诊断与评估中的作用,他强调肺功能“正常”不能除外哮喘,肺功能异常不一定是哮喘,舒张试验的结果判读需要结合临床、个体化判读,尤其注重质量控制;在哮喘评估中,注意小气道功能及舒张试验的评价,持续的舒张试验阳性可能与哮喘控制不佳有关,需要结合临床,综合判读!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呼吸科副主任、中国儿童肺功能协作组组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呼吸专业组副组长张皓教授,作了题为《脉冲震荡肺功能及其最新进展》的专题讲座!张教授从脉冲震荡肺功能的基本原理、参数解读、图形解读等方面,结合临床病例,给我们作了详细的解读,并带领我们领略了最新的研究进展!

上海交通医院儿内科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分会副会长洪建国教授,作了题为《预防儿童食物过敏早期摄入还是回避?》的专题讲座!洪建国教授用大量的研究证据,诠释了预防儿童食物过敏,到底应该早期摄入还是回避?他强调应重视儿童食物过敏早期干预的正确指导,孕妇回避花生和坚果无益于子代过敏性疾病的预防,推荐纯母乳喂养时间至少4-6月,现有证据不支持推迟至6月龄后添加所谓的“过敏食物”有利于过敏性疾病预防的观点,另外早期添加固体食物是安全的,至少不会增加食物过敏的发生率;尚缺乏有关非IgE介导食物过敏预防的相关研究,期待着源自于我国儿童食物过敏防治的大样本量临床数据!

温州医科医院儿内科副主任、呼吸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委员、肺间质病协作组副组长张海邻教授,作了题为《儿童潜伏性结核感染》的专题讲座!

首都儿科研究所呼吸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委员、全国儿科呼吸疑难病协作组副组长、全国儿科呼吸睡眠协作组副组长曹玲教授,作了题为《咽喉反流》的专题讲座!

中国医院小儿呼吸内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免疫学组委员、东北地区儿科呼吸学组副主任委员、东北及内蒙地区儿童哮喘协作组副组长蔡栩栩教授,作了题为《儿童坏死性肺炎》的专题讲座!

蔡栩栩教授从儿童坏死性肺炎的定义、流行病学、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全面的解读,大量临床病例和蔡教授的亲身诊治体会让大家对儿童坏死性肺炎有了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中国医院小儿呼吸内科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分会免疫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儿童过敏学组常委、辽宁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副主任委员韩晓华教授,作了题为《肠道微生态及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的专题讲座!

韩晓华教授讲解了人体微生态系统、益生菌定义及分类、微生态的平衡与人体健康,并重点阐述了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她认为人体与肠道菌群共生共存、互利互惠关系,抗生素应用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引起AAD,要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AAD的发生!

本次论坛还设有(首届)全国儿科呼吸青年论坛,全国儿科呼吸学组青年学组组长、副组长和委员等悉数参会并作精彩的主题演讲。大会主席尚云晓教授为青年论坛致开幕辞。尚云晓教授指出,青年医生是儿科呼吸发展的中坚力量,青年人才的挖掘和培养一直是学组的头等工作,因此本次论坛为青年医生搭建这样一个平台,一方面培养年轻医生,另一方面加强年轻医生的交流合作,希望他们能够有飞跃的发展!

上海医院,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原副组长陆权教授为青年论坛作了题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从指南到实践的临床思维》的专题讲座,以鼓励青年医生!陆教授强调不可轻视呼吸道感染,亦不可过度使用抗生素,要有循证医学证据作为支持,方可将控制感染这条路走得更远、更长久!

重庆医院、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青年组副组长田代印教授,作了题为《RSV疫苗研究新进展》的专题讲座。

田代印教授详细介绍了RSV感染的免疫机制,并以她与RSV疫苗研究的领军人BarnyGraham教授的亲身学习经验,客观地诠释了RSV疫苗的研究现状!

温州医科医院、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青年组副组长张维溪教授,作了题为《关于过敏原的若干问题》的专题讲座!

张维溪教授认为变态反应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不同时期过敏的表现不同,是具有一定的进程!同时他也介绍了不同的过敏原检测方法及其优缺点,便于临床医生应用。最后他谈到学龄前儿童哮喘的诊断认识一大难题,特应性体质或变应原致敏可协助诊断儿童哮喘!

上海医院、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青年组副组长包军教授,作了题为《儿童哮喘分型和治疗》的专题讲座!

包军教授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儿童哮喘的分型及治疗策略,她认为儿童哮喘仅根据过敏与否进行分型是远远不够的,结合治疗策略的分型根据有临床意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青年组副组长殷菊教授,作了题为《儿童哮喘行动计划》的专题讲座!

殷菊教授详强调了儿童哮喘行动计划的重要性,分别阐述了GINA方案、加拿大哮喘指南、美国AAAAIACAAI哮喘指南的哮喘行动计划内容,并结合我国儿童哮喘诊治的现状提出了自己对哮喘行动计划实施的独到见解!

吉医院、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青年组委员刘丽教授,作了题为《儿童哮喘的远期影响》的专题讲座!刘丽教授从肺功能、喘息表型等多个角度分析了儿童哮喘的远期影响,让与会者对哮喘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中国医院、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青年组副组长张晗教授,作了题为《儿童哮喘鉴别诊断实例分享》的专题讲座!

张晗教授从支气管镜检查的角度全面分析了儿童哮喘的鉴别诊断,用生动形象的病例及支气管镜下所见,让大家认识到哮喘仍需与支气管异物、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气道发育畸形、闭塞性细支气管炎、肺部真菌感染、先天性纤毛不动症、食管异物等鉴别。她强调引起儿童喘息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仍然是儿童哮喘,但在疗效不佳时仍需要进一步检查(影像学、支气管镜),因为正确的诊断才能得到正确的治疗!

中国医院、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青年组委员李淼教授,作了题为《儿童哮喘与睡眠呼吸紊乱》的专题讲座!

李淼教授指出,哮喘儿童容易出现睡眠呼吸紊乱,睡眠呼吸紊乱亦可诱发哮喘,二者可互为因果。同时,对于治疗效果不佳时哮喘患儿,要考虑到是否伴有OSAS,对OSAS合理的治疗会改善哮喘症状,因此要重视哮喘患儿的睡眠呼吸状态评估!

本次论坛还设有(第二届)盛京儿童肺功能论坛,儿童肺功能是一个年轻的、亟待发展的学科,东北及内蒙地区儿童肺功能起步较晚、发展相对较慢,但大家对肺功能的学习充满了热情,临床儿科医生也亟需肺功能知识的滋养。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儿童肺功能协作组应运而生!

大会主席尚云晓教授为论坛致辞,作为东三省及内蒙古地区儿童肺功能协作组顾问,他强调肺功能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对于儿科医生来讲却又是一个新兴的学科,需要更多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年轻人是推动儿童肺功能发展的主力军,因此搭建这样一个平台,惠及更多医生,最终受益广大患儿。

全国儿童肺功能协作组副组长刘传合教授到会并为论坛致辞,他强调儿童肺功能仍有很多工作要做,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儿童肺功能协作组应运而生,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大家能够更好的交流合作,推动儿童肺功能的发展!

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儿童肺功能协作组正式成立,名誉组长张晗详细介绍了协作组的管理规定、组织构成,并做了未来三年的工作计划。协作组系公益性组织,设立代理组长一名(冯雍),副组长四名(辽宁-陈荣、吉林-刘丽、黑龙江-王岩、内蒙古-张巧玲),医院的56名儿童肺功能工作者作为常务委员加入,秘书两名(王天玥、刘芬)。

中国医院小儿呼吸内科儿童肺功能中心负责人、东北三省及内蒙地区儿童肺功能协作组代理组长冯雍医生,作了题为《儿童肺功能检查的质量控制及肺功能室建设》的专题讲座。他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儿童肺功能检查的基本参数,并用生动形象的实例分析,结合临床实际操作的丰富经验,详细阐述了儿童肺功能的质量控制,他强调质量控制是儿童肺功能检查的生命线,最后简要介绍了儿童肺功能室建设的一些心德体会!

中国医院小儿呼吸内科儿童肺功能中心医生、东北三省及内蒙地区儿童肺功能协作组秘书刘芬医生,作了题为《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查及其临床应用》的专题讲座。她从检查操作、技术分类、报告解读以及目前在喘息性疾病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分析!

吉医院小儿呼吸内科儿童肺功能中心、东北三省及内蒙地区儿童肺功能协作组副组长刘丽教授,作了题为《呼出气一氧化氮在哮喘管理中的临床应用》的专题讲座。她介绍了FNO的测定方法及判定标准,并详细分析了不同水平FNO在哮喘诊断及管理中的意义,她提出要加上临床医生的培训,结合临床才能对FNO检测结果作出合理的判读!

医院儿童肺功能中心、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儿童肺功能协作组副组长张巧玲副主任医师,作了题为《支气管舒张试验的临床应用》的专题讲座。她介绍了不同类型肺功能检查的支气管舒张试验及其意义,并用自己多年的哮喘诊治病例诠释了支气管舒张试验在临床中的应用,她强调舒张试验阴性不能排除消除,持续阳性提示哮喘控制不佳,同时舒张试验的阳性届值等仍需深入研究!

医院儿童肺功能中心、东北三省及内蒙地区儿童肺功能协作组副组长陈荣医生,作了题为《儿童常规通气功能报告解读-实例分析》的专题讲座。她详细介绍了常规肺通气功能的指标及其意义,并用大量的肺功能实例解读了如何进行结果判读,她强调肺功能正常者也需要根据临床症状,结合舒张试验、激发试验、运动心肺功能等,综合判断,辅助临床疾病诊治!

首都儿科研究所哮喘防治中心与肺功能室主任、全国儿童肺功能协作组副组长、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儿童肺功能协作组顾问刘传合教授,作了题为《儿童肺功能检查报告解读》的专题讲座。他再次强调了儿童肺功能检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注意质控不佳与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的鉴别。刘教授指出,目前国内儿童肺功能检查缺乏自己的正常值,因此不能过于依赖预计值百分比去判读。另外,通气功能障碍类型的判断要结合临床,不能过于片面!

首都儿科研究所哮喘防治中心与肺功能室主任、全国儿童肺功能协作组副组长、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儿童肺功能协作组顾问刘传合教授,作了题为《儿童肺功能检查报告解读》的专题讲座。他再次强调了儿童肺功能检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注意质控不佳与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的鉴别。刘教授指出,目前国内儿童肺功能检查缺乏自己的正常值,因此不能过于依赖预计值百分比去判读。另外,通气功能障碍类型的判断要结合临床,不能过于片面!

(第二届)儿童肺功能论坛顺利结束,与会者受益颇多!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儿童肺功能协作组正式成立,很多工作亟待开展!

本次论坛还设有盛京杯全国儿科青年医师疑难病例比拼大赛”顺利举行,来自北京、上海、浙江、天津、山东、东北三省及内蒙地区的14名青年医生参加了本次大赛。

参赛选手参赛选手参赛选手参赛选手

优秀奖获得者(医院张奕、哈医院邢梦楠、哈医院张秀秀、内医院李琳琳、首都儿医院李光璞)三等奖获得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陈兰勤、医院王晓明、医院马巍、医院郭春艳)二等奖获得者(上海医院李京阳、温州医科医院李海燕、吉医院于秀华)一等奖获得者(中国医院冯雍、中国医院刘芬)

选手及评委专家合影

最后,大会主席尚云晓教授作闭幕式讲话!盛京儿科呼吸论坛现已举办六届,已成为国内小儿呼吸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品牌学术会议。本届论坛为期三天,学术水平高端、内容丰富多彩,会场爆满、座无虚席。希望各位儿童通道有所获益,最终受益广大患儿!

冯雍

赞赏

长按







































北京最好治疗白癜风医院
西藏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xgc.org/etyy/6712.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