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微量泵使用注意事项

时间:2018/10/14 17:31:13 来源:儿科_儿科常识_儿科常识网站 作者:佚名

微量注射泵是一种定容型的输液泵,用于在单位时间内将液体或者药物均匀地输入患者的血液循环系统中,具有易操作,精度高,流速稳定等特点。在儿科应用广泛,多注射一些多巴胺、肾上腺素、营养物质等有用量及速度上精准要求的药物。

由于注射泵的使用大多数时间脱离了医护人员的实时监控,而且危重症患者病情变化快,若使用微量泵稍有不慎,容易导致纠纷,故其临床风险性不言而喻,因此,保证注射泵的安全有效使用显得尤为重要。

微量泵使用中报警的常见原因:

1.当药液注射至3ml以下时,微量泵会自动发出残余量报警,提示药物即将用完,需要尽快配制;

2.当药物注射完毕时,微量泵会自动发出空量报警,提示药物注射完毕,需要更换或停止使用;

3.当微量泵通路完全阻塞(如泵管折叠、针头阻塞等),微量泵会自动发出阻塞报警,提示注射受阻;

4.蓄电池低电量报警,提示电池电储备不足或没接通外电源。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微量泵报警的意义,及时给予快速的处理,保证药物的及时准确的进入,避免因为微量泵仪器和人为的因素给病人带来不良后果。

那么在临床使用微量泵过程中都存在哪些问题呢?让我们一一道来。

1微量泵的给药速度不准确

原因分析:

1.注射器安装不正确,针筒圈边未紧靠针筒座的顶馗、注射器未卡在槽内;

2.操作者设置后忘记按开始键;

3.没有用标配的50ml注射器及微量泵延长泵管;

4.微量泵不清洁,灰尘、药物,特别是高粘度药液粘附推进器,影响了微量泵的敏感性;

5.微量泵蓄电池不及时充电,导致断电时或转送病人中给药中断。

2微量泵延长泵管与注射器、针头脱开

原因:1.微量泵管和注射器、针头衔接不紧密,自动松动脱开;2.由于外力作用(比如翻身,抬高床头等操作时)牵拉导致从衔接部位脱开;3.病人躁动导致衔接处脱开。

3微量泵使用中静脉通路回血、阻塞

原因分析:

1.因为微量泵每小时给药剂量较小,当病人咳嗽、呛咳、打嗝、拉大便、肢体过伸或过曲、强直、注射肢体测血压等因素均可导致静脉通路瞬间回血,血液在管路内时间过久,就发生阻塞;

2.微量泵泵管及注射器、针头、三通、肝素帽等衔接处有松动或装置有破损可导致回血;

3.长期应用粘度高的静脉内高营养药物可导致静脉通路阻塞;

4.在微量泵使用开始或中间更换药物时,易静脉通路发生回血。

4微量泵给药发生静脉炎导致皮肤坏死

原因分析:

1.微量泵给予高浓度的钾液,可达龙等药物时,虽然针头并没移出血管外,但药物导致血管的通透性增高,而发生静脉炎的可能性较高;

2.微量泵常被用来注射血管活性药物或化疗药物,这些药物的刺激性都很强,如溢出血管外即可导致组织坏死;

3.当套管滑出血管或移位时,若是微量泵给药,它不会因通路不畅而减慢注射速度,而只有外渗达到一定程度产生一定的阻力,才会发生阻塞报警或者一直注入到疏松的皮下组织间隙而不会报警。

5空气栓塞

原因:1.更换注射器时,操作不当致空气进入泵管内,随着继续注射而进入血管内;2.微量泵的缺憾,无空气报警设置。

护理对策

1.加强对微量泵操作的学习,熟练掌握注射器的规范安装及设置。

2.建立微量泵注射卡,每班严格交接。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使用各种药物的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节药量,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

3.使用标配的50ml注射器,微量泵延长泵管。

4.注意微量泵的保养和清洁:微量泵每次用后用75%酒精纱布擦拭,特别是推进器和导轨摩擦处,以免影响微量泵速度的准确性。每月进行微量泵的自检,定期检查微量泵的蓄电池的电量,发现微量泵老化失灵的,及时淘汰。

5.加强工作责任心,增强管路管理意识,确保微量泵延长管与注射器、针头衔接紧密。每次抬床头、翻身、装卸床档、病人移动后均要检查管路的连接是否通畅,有无发生松动脱开。

6.快速判定微量泵使用中静脉回血或阻塞的原因,及时给予正确的处理。

7.根据药物性质选择适当的注射部位。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巡视,观察输注部位有无药液外渗、肿胀、局部皮肤的颜色、温度、血管走向有无条索状发红等,发现异常立即更换穿刺部位,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来源:护理时间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权威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xgc.org/etyy/6551.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