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朋友圈疯传的一份“儿科用药宝典”,受到了宝爸、宝妈们的热捧,大有“千呼万唤始出来”之势,甚至被不少家长视为宝宝用药“金标准”。
从体温小于38.5℃,可供选择的物理降温方式,到体温高于38.5℃应服用的药物,从不同药物的口感,到不同年龄段孩子咳嗽用药,再到通过发热咳嗽顺序来判定肺炎的发生。这医院儿科专家之手,字迹清秀工整的“儿科用药宝典”,看起来好像很“靠谱”……
(网传“儿科用药宝典”)
可就在无数宝爸、宝妈们感慨,终于找到一个给宝宝用药的金标准时,一些网友却对这张“儿科用药宝典”有了质疑,以错误的地方,划红叉;正确的地方,打蓝勾;并用绿色括弧、红色字体进行注解的“儿科用药坏典”。
(被网友质疑的“儿科用药宝典”)
宝爸、宝妈们懵了,“宝典到底靠谱不?到底啥才是靠谱的儿科用药?”
记者带着问题,医院呼吸科主任乔丽潘·吾希尔,经过专家鉴定,这张宝典里,最为靠谱的三句话其实是结尾的提示语,即“不要擅自加抗生素!发热不要捂!衣服比你自己少一件!”至于其它的内容,乔丽潘坦言,“涉及过度用药,和过度治疗,家长们千万不要上当受骗。”
医院呼吸科专家教您正确用药
1、发热就赶紧退烧?
乔丽潘:一发烧就赶紧退烧,这几乎是所有父母的共同心愿,但这种想法是不准确或是不理智的。
以普通呼吸道感染为例,孩子通常会发烧三至五天左右,幼儿急疹也会发烧三至五天,水痘会发热两天,所有的疾病都有它自身的病程。
退烧是为了让孩子更舒服,更平稳、安全的度过这个过程。但是首先要对疾病的发病病程有个正确的认知,本身这种疾病要发烧三天,你不可能让它一天就彻底不烧了。而且发烧本身也是有好处的,发烧是机体与病原体做斗争的一个过程,在抑制病原体生长的同时,增强自身的免疫力。所以对于发烧的孩子,并不是立即降温就是王道。
对于绝大部分发烧的孩子,在家庭室内温度较高的情况下,都可以为孩子进行物理降温,比如头部敷凉毛巾、多喝水,用温水擦擦脖子、腋窝、腹股沟等处。
当然,不要忘了退烧的前提是让孩子舒服,所以不论是冰敷、泡脚、还是洗澡,都是在宝宝能够接受的前提下,让体温尽快恢复到正常水平。
因此,对于手脚冰凉、发抖、有寒战症状的孩子,就不适宜用冷敷或冰袋降温了,相反可以考虑给孩子盖一下,保证正常的体温。此外,对于室内温度较低的家庭,也要注意选择孩子能够接受的适宜降温方式。
同时,对于有些家庭的担心“发烧把孩子烧傻了”,这也是个误区,如果不是颅内感染或者神经系统引起的发烧,是不会引起“脑子烧坏”的情况,关键要看发烧的病因,是否是因颅内感染引发。
2、退烧药交替用?
乔丽潘:不同退烧药有年龄限制,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只适用于2~3月以上的孩子,而布洛芬混悬液只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孩子。
不要交替使用退烧药。如果能用一种退烧药,就肯定不建议用2种,更不建议交替使用。而且,交替使用过程中很容易记错用药间隔,造成过量服药。
所以,如果宝宝发烧超过39℃,应尽量单种用药,并按照间隔时间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间隔时间4-6小时以上,布洛芬混悬液:间隔时间6-8小时以上。
3、感冒了赶紧用抗病毒药物?
乔丽潘:中成药不建议那么小的孩子服用,目前80%-90%的中成药都没有适合一岁以下孩子的剂型和剂量。而且,很多中成药不仅是“不良反应暂不明确”,还有很多已经被证明含有害成分。
盲目给孩子服用中成药,可能会造成肝肾功能损伤。所以,家长千万不要按照成人服用剂量的一半或者凭着感觉酌量给孩子喂服中成药。
但如果确诊为流感或呈现流感样症状,对于一岁以上的孩子,建议尽快服用奥司他韦,不适症状很快就会缓解。而对于一岁以下的孩子,则建议尽快就医,在医嘱下用药。
4、咳嗽就用药?
乔丽潘:普通的咳嗽,其实是不需要服药的。世界卫生组织提倡,对于1岁以下的孩子,都是不建议使用止咳药,除非是孩子咳嗽的特别厉害,无法耐受,才可以在医嘱下选用一些化痰止咳药物。
通常来说,孩子本身就缺乏咳嗽反射,而咳嗽是一种可以把呼吸道的病菌和分泌物排出体外的机体保护反应,是有利于疾病康复的。所以,对于咳嗽不严重的大可以不用在意,可以通过使用加湿器提升室内湿度、多喝温开水、蜂蜜水来缓解症状。
但如果咳嗽超过半个月,或者影响到了吃饭和睡觉,医院就诊,判断咳嗽的原因,进行对症处理。
5、感冒就用小儿氨咖黄敏?
乔丽潘:不建议小宝宝服用复方感冒药,以小儿氨咖黄敏为例,药物中含有多种成分,如用来缓解过敏性征兆(打喷嚏流鼻涕)的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用来退烧、缓解头痛的对乙酰氨基酚、用来减轻扑尔敏嗜睡副作用的咖啡因,还有人工牛黄等中药成分。
尤其是对于感冒发烧的孩子,就存在对乙酰氨基酚过量服用的风险。
6、根据咳嗽发热的顺序来判断肺炎?
乔丽潘:呼吸道感染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在明确呼吸道感染的前提下,咳嗽和发烧都是感染病原体的表现,但这些病症不会按绝对的顺序出现。
很多患上肺炎的小宝宝,既不表现发烧,也不表现咳嗽。临床上,会根据孩子的呼吸频次来判断,比如一岁以下的孩子,从每分钟30次,增长到每分钟40-50次,就可能怀疑肺炎,但这也要专业的医生来判断,不建议家长自诊。
所以,孩子呼吸道疾病的判断其实是很复杂的,是否查血、拍片,都需要医生来判断。
7、如何区分普通感冒和流感呢?
乔丽潘:流涕、打喷嚏,是普通感冒和流感共有的症状,要区分两者,可以从以下3方面来判断:
首先从体温上来说,普通感冒如果发烧,体温通常在38℃-39℃(中度发热),而流感则常常在39℃-40℃(高热)40℃(超高热)以上;
其次,从高热持续时间来看,普通感冒发烧通常3-5天就会自行恢复正常体温,而流感的发烧通常会超过5天以上;再从症状来说,普通感冒的孩子通常能吃、能睡精神好,而流感的孩子会伴有全身肌肉酸痛、精神、睡眠不佳、食欲不好等症状;
最后,再从并发症的角度来说,80%普通感冒的孩子,在一周内都可自愈,仅会有20%的孩子可能产生并发症,需要治疗,而流感的孩子则比较容易并发并发症,如中耳炎、心肌炎、脑膜炎、肺炎、支气管炎等,尤其是患有发育不良、心肌炎、哮喘、结核、肾病等基础病的孩子,更容易因流感病毒的侵袭,而引发或加重基础病的发生,家长们更加需要注意。
如果孩子发烧精神不好、不舒服,或者家长自己任何拿不准的时候,医院,怎么判断,怎么操作,医生会给出专业的建议。
文/晨报记者夏莉涓通讯员黄祺
图/网络编辑/迦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