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儿科急诊科医生严重短缺ld

时间:2018/6/5 10:12:06 来源:儿科_儿科常识_儿科常识网站 作者:佚名

儿科和急诊医生严重短缺!“加试降分”如何破?

“看个病像打仗,挂个号像春运”是困扰很多患者的难题,这当中,儿科看病和院前急诊难非常突出。究其原因,医生短缺是重要因素,为此,国家卫计委前不久下发了一个《通知》,从2015年起,在医师资格考试中对院前急救和儿科岗位从业人员开展加试,如果考生未能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可以通过“加试”获得医师资格。“考试新规”一出立刻引发多方争议,这样做是否能从根本上缓解儿科、急救医生短缺的困局呢?

找专家看病,号源基本秒杀,家长打地铺、通宵排队,也常常连续几天挂不上号;即使看个普通门诊,等候三四个小时是经常的事。类似的场景想必很多家长都经历过。

这是2011年1月,医院拍到的画面。在医院门诊大楼前,等待挂号的队伍已经在院内拐了几个弯。排队的患儿家长则来自天南地北。

(对话)

记者:您是医院?

患儿家长:大约是(早上)5点左右,(凌晨)3点我们就来这儿排队。

记者:您这是排了几天啊?

患儿家长:排了两天,今天下午,昨天一宿。   

医院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医院之一。患儿多,医生少,挂号看病难,医院面临的最大难题。医院儿科“患多医少”的这种窘境似乎一直在持续,甚至可以说是越来越严重。

医院内科主任医师 刘秀云:患者越来越多,大夫是比较少,相对还比较少,尤其是后来定编定岗以后,年轻的大夫特别少。

这是年5月19日医院某挂号窗口上的一张字条,上面是这样写的:“不管你是发烧、拉肚子、咳嗽或者是手足口病,都要等6到8个小时!如果你能等,就挂号,不能等,医院!”实际上,不仅是北上广等医疗资源集中的大城市,一医院,也面临着人满为患的窘境。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儿科医师的缺口大致在20余万左右。年,中国平均每千名儿童只有0.43位儿科医师来为他们治疗,近两年这个比例下降到0.41。这也就意味着每名大夫要不停奔波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有的医师更是一个小时接待30多位小患者,工作强度可想而知。

医院是江西医院,医院的医务科科长,从事医务工作已经25年了。现在,她平均一天的门诊量要看100多个小病人,工作强度非常大。

医院医务科科长 刘建梅:早晨,甚至我我们现在就是7点半就上班,到了中午一两点钟下不了班,下不了班,有的时候饭都没有吃,那紧接着下午又接着看病,就是整个一天都在接受患儿的就诊。

俗话说,“宁治十大人,不治一小孩”同样是看病,和大人比较起来,给儿童看病比要困难得多。首先,医生难以通过病患之口了解病情。儿科俗称“哑科”,除了少数能准确表达的大孩子,大部分儿童是不会诉说自己的不适。比如同样是肚子痛,大人可以清楚、准确地描述疼痛的症状,儿童通常就是不停地哭闹;除此之外,医生还要和儿童的不合作作斗争。体检、打针、抽血、治疗都会遇到拼命反抗、誓死不从的小儿,常常需要几个人才能按住。与此同时,儿科诊疗的难度大、家长的要求高,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近年来,多起暴力伤医的恶性案件都与儿科有关。

长医院儿科副主任 孙丽平:所以现在很多人在说是坚守还是逃离,很多儿科医生都走了,但是我们还在这个岗位坚守,因为毕竟要有人去给孩子治病。如果没有儿科医生,那么我们的孩子怎么办?

根据《中国卫生年鉴》统计,在2012年全国分科执业医师构成中,儿科执业医师仅占医师执业类别的4.3%。2012年中国平均每千个儿童只有0.43位儿科医师为他们治疗,而美国平均每千名儿童则拥有1.46位儿科医师。若以此标准衡量,中国儿科医师的短缺数至少达到20万。而随着我国“单独二孩”等政策的出台,儿科需求人群将会增加,未来儿科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儿科医生缺口为什么会如此之大呢?业内人士分析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1998年教育部对普通高校本科目录进行调整,儿科学专业被取消后,从1999年起,大多数医学院校停止了招收儿科医生。对此专家表示,这虽然有利于拓宽一些医学专业的就业面,但事实上切断了儿科医师的稳定来源,导致近些年来儿科医生出现断层。

医院医务科科长 刘建梅:就是你想要的人招不到,就这么简单,能用的人招不到。因为儿医院的医生是不一样的,儿童不是一个成人的缩影,儿科有儿科的特点,他是一个生长发育的一个过程,你成人是已经稳定了,老年人是往下衰退的,不同的年龄段是不一样的,然后你彻底把儿科的人才队伍断掉了。

与儿科的情况类似,医院的急诊科也属于“冷门”科室。相比于专科医生,急诊医生每天要面对各种复杂的状况,工作时间也不规律,除此之外,在职称评定上,急救人员也比较“吃亏”。因为急诊科学术成果少,同样条件下,其他专业科室的职称评定就要容易得多。因此医院里最“穷、苦、累、险”的岗位,医院里人员最短缺的科室。

为缓解这种现状,今年卫计委下发《通知》,指出“如果考生未能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可通过“加试”获得医师资格,但其执业资格仅限定在院前急救和儿科岗位”。这样一种名为“加试”,实为降分的方式,目的在于吸引更多的报考者从事儿科、急诊岗位。对此有专家认为,如果能控制好降分幅度,这也不失为解决儿科、急诊医生短缺的一种方式。但这也有人觉得,这是降低医师的执业门槛,实属临时应对“儿科、急诊没人愿意干,缺口大”的事实,并非治本之道。同时,也会影响目前儿科、急诊岗位执业医师的积极性。

医院医务科科长 刘建梅:首先第一个你把门槛放低了,本身(技术)不太好的人才他就到儿科来了,因为他想谋生,他肯定要找一份工作,那我来了以后我也不安心,又会跳槽,又会走掉。我这几十年我待在儿科这个岗位,那么多儿科医生流失了,还有那么多的儿科医生留在这个岗位上,是因为他们热爱儿科这个岗位,你这样把这个(准入门槛)一低了以后,这些原来坚守岗位的信念都没有了。

扬汤止沸,不若釜底抽薪,对儿科、急诊医师进行“加试降分”录取,只能是权宜之计,要破解儿科、急诊医师短缺的困局,首先要找到“病根”。儿科和院前急救之所以不招待见,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两类工作都付出多、回报少、风险大。因此,要想让两类医师变成“香饽饽”,有专家建议,首先要从职业本身入手,不断提高他们待遇,让每一份汗水都能获得充分的回报。

有网友找来资料指出,在美国,儿科主治医师坐诊一个小时的收入为56美元,约合元人民币。虽然两国医疗体系不同,但差距可见一斑。另一方面,也要采取灵活手段,比如说,让院前急救成为医师成长的必经之路。这就好似银行新员工须在柜台点钞、电视台的年轻人先值夜班一样,新招聘的医生也须在院前急救工作一段时间。这样,既弥补了人员的不足,也让院前急救成为练兵场。

除了给予医生合理的待遇、提升职业吸引力以外,近些年来,业界关于“让一些有条件的医学院校尽快恢复儿科专业招生”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业内专家指出,大专院校里增加全科、基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数量,才是彻底改变儿科、急诊医师短缺的治本之道。而在2015年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上,卫计委负责人也对恢复儿科招生给予肯定。这对我国目前的“医师短缺”困局,无疑是一个突破。

医院院长 倪鑫:第一个就是我们大学设置就应该有恢复儿科教育,第二个层面就是我们希医院,医院、医院要加钱对儿科医生的待遇,要提高,第三个就是社会要高度重视。因为儿科医生是个高风险,孩子不会说话不会表达,所以说作为社会、作为家长要高度理解我们儿科医生这种存在的现实情况,这三个层面我们加强工作,一定会改善这个紧缺现象的。 

医师资格考试是行业准入考试,是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来不得半点马虎,更不能讨价还价。尽管目前儿科、急诊医生人手短缺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还是应当坚持标准不放松。与此同时,做减法不如做加法:只有不断提高儿科医师和院前急救医师的待遇,打通职业发展的瓶颈,“人才缺血”的现象才会在解决“心病”的基础上渐渐消失。

......

视频







































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北京正规的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xgc.org/etyy/3155.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