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AAO(美国眼科学会)和AAP
(美国儿科学会)的相关资料表明
看电视、电子产品不会导致近视,
预防近视的真正关键在于
是否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
于是,很多人就高枕无忧地认为
现在可以开始肆无忌惮地看电视了。
真的是Tooyoung,toonaive!
看电视虽不是洪水猛兽,不会致命,
但是也是有百害的好伐?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谁不是嘴上说8点关电视,
结果还是看到了10点?
还记得小时候一看电视,总会落到
妈不疼,爹不爱的结局,
明明嘴上说8点关电视,
身体却很诚实的拖延到10点。
妈妈咬牙切齿地问,作业都写完了吗?
爸爸凶神恶煞地说,明天不上学了吗?
伴随着着深深的懊悔和黑黑的眼圈
你开始默默地为自己的不自律懊恼,
殊不知,正是这一次又一次“言无信,行未果”
的打脸行径所产生的“I’maloser”心理暗示,
才导致了未来你对所有事情的不笃定。
更直白的说,它像癌细胞一样摧毁了
你的自律精神。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长大以后,你才意识到,这个世界上,
有很多东西是不能碰的,
比如,抽烟、网游、看电视…
一旦开始便会有一种抑制不住的瘾,
想停都停不下来。
在经济学里,有个术语叫做机会成本。
当你选择了享受以上那些诱惑的欢愉,
就会失去去图书馆看书、听专业讲座的机会,
实则失去的是离理想生活更近一步的机会。
再回过头,我很感谢那些个周末,
当我目不暇接一集又一集地看肥皂剧时,
父母的阻止让我学会了克制,让我在该努力
学习的年龄没有把时间浪费在无聊的欢愉中。
也是基于对看电视这件事的反思,成年后,
当我成为一个母亲,我也能清晰的明白,
何时给予孩子空间,何时给予孩子约束,
父母的底线不应该是孩子的认可,
而是事情本身是否有益于她的身心健康,
然后在底线明确的同时,思考沟通技巧。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人,不管成人还是孩子,都需要监督机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别以为成年人就有足够的自律精神去
克服电视带给你的懒散和麻木,
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就是别打开电视。
对于那些一下班回家就开电视的爸爸们,
我想说,其实,娱乐休闲的生活方式有很多种,
打球,下棋,健身…等,
无论哪一项都会让你看起来更加attractive。
当然,回报率最高的要数用心陪伴孩子了,
短短几年的用心陪伴,能收获的不仅仅是
一份亲密无间的父子、父女情,
还会省去未来几十年亲子关系恶劣所导致的
诸多麻烦,如“叛逆”“代沟”“不孝顺”等。
除此外,陪伴孩子的过程也会让自己技能满满,
比如大家很熟悉的凯叔讲故事的凯叔
就是因为每天给自己家的孩子讲故事,
才赢得了事业的第二春。
很多爸爸也因为孩子,开始研究各种车,
各种棋,各种桌游,各种乐高积木…
不仅成为了子女心中的偶像,
还获取了新的生活乐趣,实现了自我的成长。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10岁男孩的人生理想竟然是:
喝茶看电视
领居家的一小男儿,10岁,就开始逃课厌学,
喜欢在家“游手好闲”地待着,
全家人使出了浑身解数也没有说服小男孩
去上学,无奈之下,请来了心理专家,
慢慢疏导,才发现小男孩的心结:
我不想上学,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不上班,
在家喝茶看电视就是我的人生理想!
原来,因为男孩家之前的房子被拆迁,
得了几套房和不少赔付款,
爸妈觉得反正也不缺钱,
不愁吃喝就不用去上班了,
和爷爷奶奶每天都在家里喝茶看电视,
小男孩觉得全家人都过得很安逸,
就自己一个人每天得很辛苦地去上学,学习。
听了小男孩的“真心话”,爸爸妈妈都惭愧至极。
心理医生建议家长们,爸爸妈妈可以不上班,
但不能让孩子感受不到这个家庭的朝气。
朝气是什么?
是有目标、有计划、有汗水、有得到的
一系列长期的努力活动。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为什么一家人喝茶看电视就会让孩子
感受到家里没有朝气呢?
观察一下,日常生活中哪个人群最喜欢看电视?
答案是中老年人。
调查表明,96.3%的老年人晚年的
主要业余生活是看电视,
原因很简单退休之后,交际范围缩小,
通过电视可以看到世界,缓减孤独感。
但根本原因是很多老年人因年老气衰,
或常年受病痛的折磨而导致的朝气不足。
人有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
死亡本能即不作任何努力就能满足需求的本能,
人老之后,因为朝气不足,没有精力折腾,
而导致生存本能变弱,死亡本能变强。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换言之,从本能角度来说,无休止地看电视,
懒惰,拖延等都属于死亡本能,
这些行为都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沉迷,无法自拔。
只不过老年人的死亡本能是一种必然。
年轻人的死亡本能是一种选择。
所以,有朝气的年轻人不会有看电视这一爱好,
因为他们面对这个风云变化的大千世界,
无时无刻不想着主动去学习新技能,
以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而不会选择坐井观天,坐享其成。
反言之,如果一个家庭除了看电视
没有别的业余生活,则也说明这个家庭
的死亡本能比较强烈,没有生活的朝气。
作为家长,比起为孩子创造一个
优渥的物质生活环境,
更为关键的是创造一个有朝气的生活环境,
让他潜移默化地了解到付出才会有回报,
而这些回报才是我们生存最基本的尊严和底气。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看电视真的就不好么?
答案是,对,让幼儿看电视不好。
奇幻小说《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有句台词:
千万、千万、千万别让孩子,靠近你的电视,
最好是别购买、安装,这最最愚蠢的东西。
英国教育专家马丁·洛森说:
如果你能让孩子在12岁之前不看电视,
他们终生都将获益。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玩比看电视更重要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练习和经验以及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说人话就是,儿童感知世界和掌握知识,
离不开实践和练习,但电视提供的是
间接体验和单向传输。
阻碍孩子的语言发展
语言的学习是通过交流来实现的,
而电视只是单向输入。
阻碍了孩子想象力的发展
科学家把孩子分成两组,
一组是听老师讲白雪公主的故事,
一组是看白雪公主的动画片。
之后让两组孩子画出心目中的白雪公主。
听了故事的孩子画出的白雪公主各不相同,
而且孩子们会根据想象,
赋予白雪公主不同的形象、装束和表情;
看了动画片的孩子,
画出的白雪公主全都一模一样,
因为他们看到的都是一样的。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过些天,科学家又让这两组孩子再画白雪公主,
听故事的孩子这次画的和上次的又不一样,
因为他们又有了新的想象,
而看过动画片的孩子,画的和上次还是一样的。
动画片把故事中的角色模式化了,
这束缚了孩子的思维。
如果我们想保护孩子的想象力,
就讲故事给他们听,
而不是让动画片来给孩子讲故事。
导致注意力不集中
年4月,《儿科》杂志刊登了一篇研究,
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
如果1-3岁的宝宝每天看1小时电视,
那么孩子日后出现注意力缺陷的风险
便会增加近10%,
而且一般要到他们7岁左右才显现出来。
而且节目的情节节奏越快,
孩子大了就越不容易集中精力。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有的家长会不解孩子看电视的时候注意力
很集中啊,为什么学习时就容易不集中了呢?
是因为电视的影像经常瞬息万变,
每一次画面转换都要求大脑重新调整接收功能,
这种刺激对儿童和青少年说来是过度刺激,
他们的大脑会难以承受,
久而久之,会变得麻木和毫无选择能力,
只是被动地接收信息,很少对信息进行
选择、加工和处理。
因此,长时间收看电视,大脑习惯了过度刺激,
当面对书本时,就会感到画面单调,变化少,
缺乏阅读兴趣,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如何看电视才能让孩子不“变笨”
说了长时间看电视的两大缺点,
很多妈妈们着急了,
地处偏僻山区,不让宝宝看电视,
如何了解是世界呢?
好吧,虽说长时间看电视对孩子身体有很多伤害,
但不可否定,适度看电视也有丰富孩子
精神世界的巨大功能。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那么,如何科学看电视才是关键!
参照美国儿科学会去年更新的指南,
可以确立以下几个基本规矩:
1.18个月以下禁止看电视。
很多国家最小看电视的年龄是3岁,
美国前几年是2岁,
现在开放到1岁半已经是最开明的规定了。
请爸爸妈妈们一定不要越雷池半步哦!
这个阶段爸爸妈妈可以给宝宝
放一些英文儿歌或者韵律诗来磨耳朵。
做到早教益智和保护视力两不误。
2.让宝宝控制电视,而不是电视控制宝宝。
看电视容易让孩子变笨的根本在于,
长时间看电视让宝宝失去了思考和探索的能力,
那么只要我们有目的的看电视
(即将被动学习改变为主动学习)
就能有效的阻止看电视的“坏处”。
所以,18个月到7岁可以陪同观看高质量
儿童节目,但是每天不要超过半小时。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什么样的节目是高质量的儿童节目?
比如:自然科学类纪录片,芝麻街、巧虎、
爱冒险的朵拉、皮克斯的获奖短片等、
迪士尼系列动画电影等。
为什么要陪同?
确保和孩子一起观看,这样孩子才能
在最小的时间单元内获得最大的收获。
看电视的过程中或看过后,
大家可以一起笑、一起吐槽、一起讨论和思考。
告诉他们哪些是虚构的,思考故事的不同发展,
一起演绎和体验电视中提到的内容,
让看电视从单向传输变成多向体验。
3.控制开机时间
以下是美国儿科学会公布的时间:
0-18个月不允许看电视;
18个月—7岁,连续看电视不超过半小时;
7-9岁,不要超过1小时,
10-12岁,不要超过1.5小时;
13-15岁,不要超过2小时。
3.高质量陪伴才是关键
避免孩子过度依赖电视的最有效手段
是爸爸妈妈的高质量陪伴。
爸爸妈妈们可以和娃一起玩粘土、
积木、画画、读英语绘本、唱儿歌等。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4.设置看电视的障碍
把电视遥控器放到不容易拿到的地方。
实验证明,启动一件事情的难度越高,
就越容易控制住。
比如如果1秒就拿到遥控器,
打开电视的机会就会很高,
但如果把遥控器放在衣柜顶上,
拿到遥控器需要去阳台搬来梯子,
再爬到高处拿下来,
那就会很容易打消看电视的念头。
换一下沙发的位置。
某著名的妈妈曾经写过一篇名为
《一个细节让全家人的阅读时间翻了了五倍》的文章,
其中就写到转换沙发的位置,
从原来正对着电视,转换为沙发和电视成90°,
这一细节让全家人在晚饭后
自然而然就开始了阅读,没有看电视的瘾儿了。
当时读到这个细节,就被这位妈妈“巧思”
所打动。生活原本没有什么难以截掉的恶习,
关键看你想改变它的决心究竟有多大。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很多时候,
你放弃得越多,
内心就变得越自由。”
放弃看电视的习惯,
是律己的开始,
是让生活变得简单不空虚的开始,
也是真正的亲子陪伴的开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