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疾病中饮食的问题

时间:2017/12/20 1:56:21 来源:儿科_儿科常识_儿科常识网站 作者:佚名

儿科疾病中饮食的问题

自古以来,我们去抓中药吃时,常常会问医生,有没有需要忌口的东西,需要交代清楚。当然这里面因地域、文化等因素,文章五花八门,参差不齐。但现在很多的父母经过“高等教育”的“熏陶”后,按照所谓的营养学来科学的喂养孩子,尤其在孩子生病的是仍旧不当的喂养,这会造成治疗效果的不佳以及孩子健康的受损。医生在治病,家长在制病的结局。

现就仅从儿科常见的疾病中去讨论小孩“忌口”的相关问题。

图一:患儿高热,舌苔黄厚腻。

图二:患儿咳嗽,舌苔花剥。

图三:患儿高热,舌苔白厚腻。

图四:患儿腮腺炎,舌苔白厚腻,点刺。

图五:患儿高热,抗生素一周后的舌苔,满舌白厚腻。

从上面舌苔来看,温热寒凉、虚实补泻,风寒暑湿热皆有。

在这样的疾病的情况下,我们治疗上时,辩证精准后,最后还得跟家属详细的交代用药后饮食上的详细注意事项。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小儿是病理特点与生理特点。生理特点主要概括为:小儿“稚阳之体”、“易热易寒”,全身就像一团火一样,正因为有这样生理特点,所以才会快速的长身体,同时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容易受外界六淫之邪气而致病。病理特点主要概括为“三不足,两常有余”。“肝常有余,心常有余,脾常不足,肾常虚,肺常不足”。肝常有余、心常有余容易导致小孩高热甚至抽搐,脾常不足容易使小孩犯腹泻、消化不良、疳积、食积、纳差等疾病。肺常不足容易导致小孩咳嗽、肺炎喘嗽、哮喘等疾病,肾常不足容易导致小孩生长发育等疾病。

所以在治疗后饮食上注意大致如下,仅供参考。

第一,禁食鸡肉与鸡蛋。

鸡肉鸡蛋,性味甘温,食后容易动心肝之火,复发高热甚至抽搐等症状。所以在生病与治疗疾病期间鸡肉与鸡蛋是绝对禁食的。在临床中看到在很多妈妈眼里,每日一个鸡蛋可以说是标配,是可以提高宝宝的营养。但中医讲究的是这个东西背后的气,那就是温。小孩长期饮食鸡肉与鸡蛋,容易发高热、平时易躁动。

第二,禁食牛奶、羊奶与瓜果、甜食。

牛奶,性味甘温,古代只有大户人家才有。我一直是反感用牛奶喂养孩子的,母乳是最好的乳汁,不知为何要用牛奶,更何况,国内一些牛奶,内含抗生素与激素不知有多少,长期使用会使小儿身体处于一个偏寒性的体质。羊奶,味甘温,使用后同样很是燥热,我们《伤寒论》里有个“当归生姜羊肉汤”,就是用来冬至前后食用温补心阳。上次治疗一口腔溃疡的小孩,治疗后第二日效果平平,原来家属每日在喂羊奶,停用后,遂见好转。瓜果,最易资生痰湿,容易粘稠,克犯中焦脾胃。中医有句话:“百病皆由痰作祟”,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油炸与肥甘厚味、刺激性过敏食物。

某小孩,湿疹两年,用药好转后,其奶奶给其吃了油炸的饼及排骨汤后复发,又如某小孩,经常性发热感冒,治疗后热退,其奶奶为了补充营养,给其食用排骨汤及鹅肝炖石榴皮,早早的进补与收涩,造成“关门留寇”。当晚高热抽搐。同样有些小孩食用鱼虾类后导致皮肤过敏等等。

第四,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为人子女的父母,小孩子不要穿的太暖,不要吃的太饱,适当寒热与饥饿,更加有利于小孩健康成长,正所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饮食上非常重要,正如《仲景全书》里说: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便是这个道理。

附,古代育儿七不责:

对众不责,要有尊严;

悔愧不责,因其自醒;

暮夜不责,不利入眠;

饮食不责,易导脾虚;

欢庆不责,经脉受损;

悲忧不责,恐伤倍至;

疾病不责,爱如良药。

丁酉年处暑

润清书于株洲

中医治疗儿科疾病中的饮中医治疗儿科疾病中的饮食的注意事项食的注意事项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白癜风专家与您相伴
白癜风的初期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jxgc.org/etyy/1980.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