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首儿所新院区投用后,将增儿

时间:2025/3/16 10:16:51 来源:儿科_儿科常识_儿科常识网站 作者:佚名

1月24日,北京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第二场新闻发布会,聚焦“着力增进民生福祉”主题。北京市卫健委主任刘俊彩介绍了卫生系统年工作进展及今年重点工作。北京市卫健委主任刘俊彩。新京报记者陶冉摄加快优质儿科床位建设布局就儿科医疗服务问题,刘俊彩介绍,年随着冬季呼吸道疾病流行期叠加,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明显增多,提升儿科诊疗能力已成居民所盼。北京市加快了优质儿科床位建设布局。医院大兴院区投入使用,新增儿科床位张,提升了城南资源薄弱地区儿科水平。同时,医院亦庄院区、医院通州院区等项目建设,建成投用后,新增儿科床位近张,将提升全市儿科资源配置水平,更好满足全市儿科服务需求。医院就诊矛盾突出问题,医院、首儿所发热诊室和呼吸道疾病患儿床位数量;确定33医院,加强与区级医疗机构合作,开设分流病区,设立分流门诊;医院儿科应开尽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儿童诊疗服务。为促进分级诊疗,紧密型儿科医联体向基层延伸,5家紧密医院分别与60余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合作关系,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儿科诊疗能力;畅通上下转诊机制,开设儿科医院医院在常规放号周期前,至少提前2周向基层预约转诊平台预留一定数量的儿科号源;组织多轮次培训,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输液能力,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前提下,为院外自带药品患者提供接续治疗服务。下一步,北京市卫健委将持续优化全市儿科资源空间布局,加快儿科人才培养,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为重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医院为支撑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儿科服务可及性,更好满足居民儿科服务需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实施延时门诊刘俊彩介绍,年,医院大兴院区、医院东院、医院通州院区二期开诊运行;医院通州院区等项目顺利推进,疏解床位余张,五环外平原新城等承接地增设床位张,医疗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为完善分级诊疗,北京建成综合医联体62个、市级专科医联体个、儿科紧密医联体成员单位36家,优质医疗资源辐射效应日益凸显,上下转诊量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6.5%和53.1%,居民看病就医更加优质可及。目前,北京共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居民15分钟至30分钟“医疗服务圈”进一步织密织牢。补充配置CT机、肺功能仪等群众急需设备,建设专病特色科室个,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提供儿科诊疗服务,常住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达42%,基层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实施延时门诊和周末疫苗接种服务,全年延时服务惠及.1万人次,开展缺药登记、长处方及送药上门等服务,全年提供缺药登记服务12.4万人次、长处方服务.5万人次,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量较年同期增长21.3%,首诊在基层的吸引力不断增强。66家医院线上公开排队数据刘俊彩表示,去年,北京以信息化赋能就医全流程,全力打造“京通”小程序“健康服务”模块,优化升级全市统一预约挂号平台服务功能,家医院实现统一平台挂号;家医院实现医保移动支付、检验报告和医疗影像查询;22医院上线医疗收费电子票据,居民就医实现“挂号、缴费、报销、查询”全流程掌上办理。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院71家,开医院家,12医院实现“线上问诊、快递送药”统一入口,互联网总诊疗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近80%,指尖上的优质医疗服务惠及更多患者。北京推出23项改善医疗服务措施,66家医院可通过就诊地图实时查看排队数据,家医院提供快递送药业务,家医院开设黄昏、夜间门诊,家医院开展医务社工服务。去年新增普惠托位余个在“一老一小”方面,北京构建了多元托位供给体系,全市提供托位4万余个;启动普惠托育服务试点,率先在全国从省级层面明确普惠价格和补贴,新增普惠托位余个;出台托育服务质量标准、综合监管、预付费管理等政策措施,强化托育机构质量和安全,“幼有所育”取得实质进展。深入开展母婴安全筑基行动,创新现代产房安全分娩模式,累计建成现代产房49家;73家助产机构建设新生儿科(病室),健全60家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医院、社区余家,妇幼健康服务持续优化。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转型建设21家老年护理中心、12家安宁疗护中心、19家康复医疗机构,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比例达85%,“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率达98.7%。新京报记者戴轩编辑刘茜贤校对吴兴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jxgc.org/etyy/15597.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