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高接近一米八,身材敦实,为人和蔼可亲,第一眼就给人一种信任和安全的感觉。他技术精湛,潜心钻研业务,热爱医生这个职业。医院胃肠两腺外科王秋元医生。从事医疗工作十几年来,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恪守职业道德,凭着熟练的技术、良好的医德,得到了领导和同行的赞誉,更赢得了患者的认可和社会大众的好评,他的优秀事迹多次被媒体宣传报道。
全心全意热情为患者服务
在临床工作中,他总是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想患者之所想。始终坚持“医者父母心”的原则,对待患者不分家庭境况是富是贫,社会地位是高是低,始终把患者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对待每位病人都能做到认真检查,详细解说。当遇到患者家属不理解时、不厌其烦地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不管工作多累,都能坚持每天下班前检查病人,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不能正常下班,半夜起来抢救病人是常有之事。在去年冬季的一个晚上,王秋元医生刚刚结束一台手术,抬头一看时间已经晚上十点了,正要收拾东西回家,这时从急诊科转来一位因车祸受重伤的病人,他毫不犹豫的换上手术服,继续投入了这台手术,手术完成时已是清晨。作为一名医生,应时时刻刻心系患者安危,仁心仁术不是说说就可以做到的,他觉得自己所能做的真是微不足道,坚持生命至上的信念不会变,不求回报,不求名利。
潜心钻研业务提升技术水平
成为有名气的医生,只有通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在医患关系面前,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服务品质。他不断学习掌握医患沟通技巧,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苦练基本功,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抽时间从杂志及网站上学习新知识,新技术;随着微创在外科的普及,为了积累复杂疾病及手术经验。年医医院进修学习,在进修的一年时间里,没请过一次假,认真学习,积极参与每一台手术、查阅相关资料,回来后为大家分享了一道医学盛宴。
救死扶伤医者仁心
年5月10日下午4时许,王秋元登上去北京的列车,此行的目的是去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上车两个多小时后,他听到一则“寻医”列车广播,大致内容是,该次列车4车厢有患者需要儿科或骨科医生的帮助,除此之外,患者情况没有过多描述。听到求助信息,他拎起随身携带的公文包,一路小跑着穿过十节车厢(列车临时加载两节车厢),跑到求助人面前,在表明自己身份后,用孩子喜欢的一个玩具做“道具”,很快确定了孩子脱位的关节所在,初步判定孩子是桡骨小头半脱位。随后,王秋元一手握住孩子腕部,另一只手托住孩子肘部,将拇指压在桡骨头部位,轻轻一抬,便说了声“好了!”接着,当他再次将玩具拿到孩子面前,此时,孩子的左臂奇迹般地抬了起来。看到这一幕,孩子妈妈流泪向他道谢,周围则响了一连串掌声和叫好声。而这件事,被有心的列车员全程录拍了下来。这件事,也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