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童气道梗阻导致心脏骤停,扬大附院多学

时间:2022/8/8 12:23:37 来源:儿科_儿科常识_儿科常识网站 作者:佚名

交汇点讯“如果再晚个几分钟,孩子的命可能就保不住了!”近日,扬州一名两岁男童因急性喉炎突发上呼吸道梗阻导致心脏骤停,险些丢了性命。医院(西区)重症医学科联合多学科的奋力抢救下,患儿成功脱离生命危险,现已转入儿科普通病房进行进一步的巩固治疗。

据了解,患儿因感冒出现喉炎症状1天入院。过程中,患儿出现不间断发热,吸气困难,烦躁不安等症状,三凹征明显,在哭闹时甚至出现了全身紫绀。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魏文当即考虑患儿为上呼吸道梗阻。“孩子情况耽误不得!”当机立断,扬大附院(西区)重症医学科紧急启动院内急诊急救体系,分别联系儿科、急诊科、麻醉科、耳鼻喉科的主任为患儿进行会诊。经过胸部CT检查后发现其声门部喉腔狭窄明显,随时可能出现窒息的风险。“

“当时患儿的意识较差,胸腹矛盾呼吸非常严重,如不插管开放气道,气道梗阻问题难以解决。”该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韦广发告诉记者,为给急诊气管插管创造时间条件,医生决定先为患儿进行面罩给氧。期间,患儿的心率从原来的次/分极速骤降至50次/分,血氧浓度也下降至十几,当即给予注射肾上腺素、小儿胸外辅助按压来延长其对缺氧的耐受。历经一小时的“奋战”,在导引钳的辅助下,医生终于将管子顺利插入患儿的喉内,呼吸道梗阻的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

成功为患儿建立起人工气道后,另一难题又摆在了众人面前:长时间的气道梗阻使得机体供氧不足,可能会导致患儿脑组织缺血缺氧的问题。“鉴于患儿在插管的过程中出现了呼吸心跳骤停、低氧等情况,不排除缺血缺氧对于其脑组织的损伤。”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孟丽君说。在一致讨论过后,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刘微丽决定为患儿定期进行脑血流监测。“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TCD)可以精准检测患儿的脑血流情况,防止患儿因缺血缺氧导致的脑水肿而影响脑血流速度,方便指导进行脑保护治疗,从而为安全进入平稳期做好保障。”经过多学科团队对于呼吸科的精准调控,以及脑保护和多方面支持治疗,患儿的脑血流监测结果逐渐好转,脑电图监测结果也基本正常。

患儿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良好的救治,得益于扬大附院多学科团队的有效沟通和密切协作。从急诊团队到儿科团队,从重症医学科的心肺团队到神经团队,每位医生都在生命一线接力“奔跑”,跑出了“加速度”。

实习生张韦

通讯员傅轩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张晨

编辑:陈静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jxgc.org/etyy/13765.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