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病例分享这种皮疹可能提示缺锌

时间:2022/5/27 15:24:21 来源:儿科_儿科常识_儿科常识网站 作者:佚名

一名6个月龄早产儿女婴,早产27周出生。

从4月龄开始,口周开始出现逐渐加重的皮疹,皮疹界限分明,类似于湿疹性粉橙色,有角化过度表现的丘疹,以及呈U形分布的斑疹,从脸颊延伸至下巴,特别是嘴唇,逐渐进展蔓延尿布区域,肛周和手足部,出现对称的、淡红色的、浅腐蚀“烫伤样”外观皮疹。患儿眉毛稀疏,手指甲略呈脊状且柔软。嘴巴、舌头和肌肉张力正常。

皮损处的细菌或真菌培养为“阴性”。

经过保湿霜、外用皮质类固醇、口服抗生素和口服氟康唑等治疗,皮疹无反应。

5月龄体检时,妈妈表示孩子体重近一个月没有增加,这个时间与她的皮疹迅速加重恶化时间相一致。孩子为纯母乳喂养。

全血锌检测提示,锌水平显著降低(μg/dL;正常-μg/dL)。

开始给予口服葡萄糖酸锌和铜补充治疗6周。

治疗后24小时内皮疹有了显著改善

治疗1周后皮疹就几乎完全愈合,她的体重增长恢复正常,此后随访完全恢复。

锌是参与细胞生长、发育、分化和再生过程的重要微量元素。

妈妈母乳通常能够为足月新生儿提供足够锌的补充,母初乳的锌含量高,但随后逐步下降。4~6月龄后的婴儿,母乳锌已无法满足其需要,必须从辅食中获得足量的锌。如辅食以未强化锌的植物性食物为主,则容易造成4~6月龄后婴儿锌缺乏。这就是为什么提倡,婴儿辅食添加,肉类应该在米粉添加后尽快添加。

母亲妊娠期缺锌、早产/低出生体重、双胎/多胎致使胎儿期储存锌不足,从妊娠晚期开始代谢率相对增加且肝锌储存有限,而追赶性生长又使锌需要量增加,母乳可能不足以满足早产儿的需求,造成婴儿出生早期即出现锌缺乏。

缺锌的情况下,对于皮肤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患者会由于角质化细胞增殖、分化和存活减少而损害了皮肤的完整性。

锌缺乏的典型皮疹分布是,口周和肛周区域或四肢伸肌表面的红斑、鳞状、水疱性或脓疱性的银屑病样皮炎。

皮疹的典型解剖分布和外观,排除其他常见病因,以及对既往治疗反应不好,是诊断锌缺乏症的主要线索。直接检测血浆锌水平通常可以确诊。锌是碱性磷酸酶活性的辅因子,因此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的降低可能提供诊断证据。

肠病性肢端皮炎是一种遗传性锌转运蛋白缺陷,导致锌的肠道吸收减少,所以出现典型皮疹且有缺锌时,又没有营养方面的高危因素时,需要注意考虑。

治疗

患者一般对于口服补锌的反应迅速(对于获得性或饮食性锌缺乏,1-2mg/kg/天的元素锌;对于继发于遗传性转运蛋白缺陷的缺陷[肠病性肢端皮炎],治疗需要3mg/kg/天),一般在几天至几周内完全临床消退。有时需要同时补铜,以确保不会因为锌摄入量高而造成铜缺乏。

预防:在资源丰富国家和地区,健康婴儿和儿童缺锌的风险低,不需要也不推荐常规补锌。在这些地区,通常仅对证实有锌缺乏或肠病性肢端皮炎的患儿补锌。由基础疾病导致锌缺乏风险增加的患者(营养不良,早产儿,炎症性肠病,肝病,囊性纤维化,镰状细胞病),可能适合接受锌缺乏的针对性检测或经验性补锌。

儿童锌的来源:动物性食物的锌含量高,且具有高生物活性。牛肉、瘦猪肉、肝脏等是最容易获得的富锌食物,鱼类的锌含量不及瘦肉的1/2,牡蛎等贝类食物的锌含量高但不易获得。

植物性食物的锌含量低,且因植酸含量高而影响锌的生物活性。强化锌的食品也提供部分锌。

因此,一再强调,孩子添加辅食,添加米粉之后第二个应该添加的辅食是肉泥。因为这个阶段往往铁和锌都会相对缺乏了,都需要肉泥来补充。

目前对于儿童锌的需要量有很大争议。WHO及中国营养学会对儿童锌的膳食推荐摄入量见表:

参考文献:

Uptodate:儿童的锌缺乏及补充

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防治建议,中华儿科杂志年7月第48卷第7期

pediatricianDrLiu

点赞,在看,分享一键三连哈

转载请注明:http://www.jxgc.org/etyy/13381.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