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说话比同龄孩子差科学研究这样说

时间:2021/6/29 15:38:09 来源:儿科_儿科常识_儿科常识网站 作者:佚名

北京什么医院看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

我经常收到家长关于孩子语言发育的咨询,孩子早说话就很惊喜、孩子晚说话就想是不是“贵人语迟”、孩子讲话磕巴又会开始担心……

每个家长当然都希望孩子口齿伶俐,能言善道,但容易“关心则乱”,都是养孩子,养着养着发现跟同龄娃不一样,焦虑自然难免。

首先说话早肯定是好事,说明宝宝语言发育比较早,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较强。但在学龄前儿童中约有10%的宝宝因为说话晚,被诊断为“语言发育迟缓”。

很多时候,咱们家长容易“不该焦虑的过分焦虑”或者“该焦虑的不够重视”,这往往是因为缺少了必要的科学养育和早期教育知识。

我们常说:“人生好比马拉松,起跑早晚都可能赢。”

其实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父母科学的育儿意识,少走一些育儿弯路,这才是孩子未来与别人拉开差距的关键。

语言培养时机和方法同样重要

其实说话早晚,除了先天的生理条件和疾病因素以外,还跟宝宝自身生长发育规律、家庭环境、教养方式等有关。

以前很多人认为,6个月前的孩子根本听不懂大人说话,觉得是否和他们说话不重要,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其实,语言的学习是从出生就要开始的。

语言的发育与大脑、听觉的完善等都有关,3岁前,孩子大脑的85%已经发育成熟,而在这段时间段里,是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最佳时机。▼

早在年,堪萨斯大学的贝蒂·哈特和托德·R·里斯雷出版的《美国儿童日常体验中意义深远的差距》一书为我们揭开了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关键在于父母和孩子的交流互动,这就是著名的“万字差距”。

这项研究费时2年半,跟踪调查42个家庭,记录下父母和孩子间1小时的对话。其中包括了:父母有多少次表扬了子女,他们之间谈些什么,谈话的基调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研究显示,靠救济金度日的家庭,孩子每小时只能听到约个单词。工薪阶层家庭的孩子听到的单词量是其一倍多,而父母是专业人士的孩子,词汇量又比前者多近一倍。▼

*3岁之前,不同家庭背景儿童的词汇量差距(HartRaisly,)

到了三岁时,出身贫寒的孩子相比出身专业人士家庭的孩子,在家庭环境中要少听到万个单词。而这种差别至关重要,差别不是来自于出身家庭,而是:在三岁前,孩子从父母或抚养人那里获得的语言交流和亲子互动越多,其智商就越高,在学校的表现也越好。

如何在早期教育中给予孩子更多科学的亲子互动,这就是我们打开孩子语言能力,甚至是各方面潜能的金钥匙。

如何用亲子互动激发孩子的语言潜能

亲子互动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特别是在0-3岁孩子的早期教育中,至少有90%的家长都踩过说话的坑:

总是急切地教授孩子如何正确地说

急于纠正孩子的发音、磕巴等问题

还有的家长总是急吼吼地帮孩子把所有事情都做了

……

有些是孩子阶段性的正常表现,却被误读成语言能力有问题,导致家长焦虑,孩子苦恼,双方拉锯苦不堪言。其实这些都是变相地剥夺了孩子语言练习和提升的契机。那么家长要如何用亲子互动激发孩子的语言潜能呢?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门通过日常亲子互动帮助0-5岁孩子科学开发潜能的系统早教课程:萌小芽早教。

我也体验过萌小芽早教的课程内容,发现其中不仅有丰富的语言潜能提升锦囊,还非常的系统全面,帮助家长有意识地在日常陪伴中激发孩子语言、情绪、认知、身体和社会五大潜能。这也是儿童早期教育当中最重要也是最需要学习的基础。▼

*萌小芽早教3A核心力5大潜能培养体系

提前预防,全面打好能力基础,这也是我们避免亡羊补牢最好的办法。我建议适龄家长都可以来免费报名萌小芽早教的5天体验营,无论是对家长自我学习,还是了解孩子的能力培养方向,都是很有好处的。▼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jxgc.org/etyy/11158.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