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抗白北京中科技术精湛 https://js.qq.com/a/20180531/031092.htm
脾五行属土,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与升清,脾虚则表现出运化不利的症状:纳差、腹胀、腹泻或便秘;脾不升清则表现头晕、乏力、四肢无力。
从圆运动的角度看,脾为圆运动的枢纽,脾不升必然影响到肝的生发;脾不升也必然胃不和降,会导致心下痞证而影响心肾相交出现一系列症状,如情志与失眠等症状。
所以单纯理解脾为后天之本而不从圆运动的角度去理解脾是很局限和狭獈的,也容易走入误区而导致外求的思维,背离了中医的宗旨。
比如越来越盛行的补益方法,就是错误的认识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就盲目外求;没有深入理解心肾相交是人体能量的根本来源,而脾胃是心肾相交的枢纽,脾升胃降是圆运动的关键。
中医的观点是内求,一味讲求营养、讲求进补已偏离了中医思维。佛陀也说:人自性具足、无须外求。但脾的枢纽作用不可忽视,所以脾的强健至关重要。
中医健脾的方法01饮食戒贪我们现在的饮食大多数情况下不是为满足人体生理需求,而是贪求美味,暴饮暴食,不仅不会增加能量,反而化生痰湿,消耗能量。
贪、嗔、痴在人身的具体表现就是:饮食之贪、肝气之怒为嗔、心肾不交为痴。而前二项又是最后一项心肾不交的前提与基础。
学习中医你会认识到学佛修行是要在色身上做功夫的,最终目的是做一个高能量的生命体,而不戒贪与嗔(脾与肝)最后只能是痴人一个(心肾不交),哪里会提高能量。
所以中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