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精品】--小儿惊厥的规范处理
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急症,是指全身或局部肌群突然产生的不随便收缩和抽动,常伴或不伴随意识障碍,俗称抽风、惊风,以见<3岁的婴幼儿多。惊厥是由于各种刺激引发神经细胞异常放电而至,婴幼儿时期由于大脑皮质功能发育不完善更容易产生惊厥。
惊厥是癫痫患者的基本临床表现,但类似的临床发作一样可屡次地出现在许多非癫痫患儿,如高热惊厥、颅内感染、颅脑损伤、代谢异常或中毒等急性疾病进程中都可出现惊厥症状。在这种情况下,惊厥仅是急性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随急性病的好转而消失,由于不具有癫痫患者长时间慢性和反复发作的基本特征,因此不能诊断为癫痫。
临床医生接诊到惊厥患儿,首先要进行控制惊厥、抢救生命的急救处理,同时要寻觅病因、明确诊断,进而到达保持生命、治愈患儿的目的。
诊断
辨认惊厥症状
临床医生应首先根据临床表现作出惊厥的症状诊断,及时进行急救处理。再根据患儿的病史、体征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力求初期作出病因诊断,针对病因医治。终究的明确诊断是在综合鉴别患儿的病发年龄、季节和病因的基础上肯定的。
临床表现
小儿惊厥多起病急骤,典型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头向后仰,面色苍白或青紫,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视,呼吸急促或不规律,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面、四肢局部或全身肌群呈阵发性或强直性收缩与抽动。严重者呈角弓反张状,可伴呼吸暂停、大小便失禁等。惊厥发作延续数秒、数分或更长时间。惊厥后转入嗜睡或昏迷状态,少数患儿(如低钙血症)惊厥时和惊厥后意识清楚。
小婴儿惊厥常是脸部或肢体局部的抽搐,表现眼角、口角抽动,单个、一侧或两侧肢体单独或交替抽动;新生儿表现更不典型,常出现呼吸暂停或不规则、阵发性青紫或苍白、两眼凝视、四肢抖动等。
提示:如果惊厥延续30min,或惊厥连续屡次发作、发作间期意识不能恢复正常者称惊厥延续状态。由于惊厥延续时间长,机体代谢增加,氧及能量供给减少,可引发高热、缺氧性脑损伤,常常因脑水肿、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或遗留严重后遗症。因此,应予以高度重视。
结合病史及检查结果明确诊断
询问病史
询问惊厥产生的诱因、发作情势、伴随症状、有没有既往发作史等可协助病因诊断。惊厥前发热者多为颅内、外感染性疾病,无热惊厥多为代谢紊乱、癫痫、中毒、颅脑外伤等。急性颅内感染性疾病起病急,惊厥延续时间长、发作频繁;高热惊厥发作急,但持续时间短、发作次数少;低钙惊厥多无先兆,突然发作,间歇期患儿一般情况如常;低血糖性惊厥多有先兆,惊厥后衰弱。恒定的局限性发作常见于颅内的局限性病灶或占位性病变。
视察体征
惊厥发作时主要视察抽搐的具体表现及生命体征;惊厥发作后进行全面体格检查,重点查生命体征、神志、瞳孔、颅内压增高征、脑膜刺激征及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等,视察有没有特殊面容、异常毛发散布、皮肤异常色素斑、肢体关节畸形等。惊厥发作后延续昏迷或伴神经系统体征,提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特殊的点头弯腰样惊厥发作伴智力低下,是婴儿痉挛症的特点。
辅助检查
有针对性地选择血、尿、便一般检查,血液生化(钙、磷、镁、钾、钠、氯、糖)及必要的特殊检查。疑颅内感染、出血等疾病者,惊厥停止后进行脑脊液检查,脑电图检查有助于癫痫的诊断和分型,B超、CT及核磁共振可显示脑部有没有器质性病变。
病因判断
①感染性疾病:包括颅内感染(如各种脑炎、脑膜炎等)和颅外感染(如热性惊厥、中毒性脑病、新生儿破伤风等)。
②非感染性疾病:包括颅内疾病(如原发性癫痫、颅脑损伤等)和颅外疾病(如低钙、低镁血症等代谢紊乱,维生素B1、B6缺少症或依赖症等)。
不同年龄期惊厥产生的缘由差异
新生儿多见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化脓性脑膜炎、低钙血症、低血糖、先天性脑发育畸形、破伤风和高胆红素脑病等;婴幼儿多见高热惊厥、化脓性脑膜炎、低钙血症、婴儿痉挛症等;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多见癫痫、颅内感染、中毒性脑病、接触有毒物资中毒等。
不同季节惊厥的缘由也不尽相同
产生于冬春季的伴发热的惊厥多见于呼吸道感染引发的高热惊厥、中毒性脑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不伴发热惊厥多见于低钙血症、一氧化碳中毒;夏秋季的伴发热惊厥多见于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不伴发热惊厥多见于低血糖等。
救治
一般医治与护理
置患儿于平卧位,头后仰偏向一侧,松解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咽、喉部分泌物,避免吸入、窒息。保持安静,避免呼唤、拍打、搬动等不必要的刺激,减轻发作。加强看护,避免坠床、碰击损伤,牙关紧闭者运用开口器,避免舌咬伤等。惊厥延续时间长、缺氧症状明显者,及时供氧。
及时控制惊厥,避免脑损伤
临床医生在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作出惊厥的症状诊断后,须立即进行急救处理以控制惊厥,避免脑损伤或遗留严重后遗症。
高热惊厥的临床表现及防治
高热惊厥的发作与发热性疾病中体温突然升高有关。由于有明显的引发缘由,国际抗癫痫同盟新近不主张把高热惊厥诊断为癫痫。高热惊厥在儿童期得病率为3—4,首次发作年龄在出身后0.5—3岁,平均18—22个月。男孩稍多于女孩。绝大多数5岁后不再发作。
临床特点
高热惊厥产生在热性疾病早期,体温突然升高(大多39℃)时,>70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其他伴发于出疹性疾病、中耳炎、下呼吸道感染或急性菌痢等疾病,但不包括颅内感染和各种颅脑病变引发的急性惊厥。
单纯性高热惊厥(又称典型高热惊厥)多数呈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少数也可有其他发作情势,如肌阵挛、失神等。延续数秒至数十分钟,可伴随发作后短暂嗜睡。发作后患儿除原发疾病表现外,一切恢复如常,不留任何神经系统体征。在一次发热疾病进程中,大多只有1次发作,个别有2次发作。约50的患儿会在今后患发热疾病时再次或屡次发作,大多数(3/4)的再次发作产生在首次发作后1年内。
少数高热惊厥呈不典型经过,称复杂性高热惊厥。其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一次惊厥发作持续时间>15min;②24h内反复发作≥2次;③局灶性发作;④反复频繁发作,累计发作总数>5次。
单纯性高热惊厥与复杂性高热惊厥的区分
由于单纯性高热惊厥与复杂性高热惊厥的防治措施有所不同,因此应掌握二者的主要区分。见表1。
高热惊厥的防治
对单纯性高热惊厥,仅针对原病发处理,包括退热药物和其他物理降温措施便可。但对有复发偏向者,可于发热病开始即便用地西泮1mg/(kg·d),每天分3次口服,连服2——3d,或直到本次原病发体温恢复正常为止。对复杂性高热惊厥或总发作次数已>5次者,若以安定临时口服未能阻挠新的发作,可长时间口服丙戊酸或苯巴比妥钠,其他传统抗癫痫药对单纯性高热惊厥发作的预防作用较差。
作者:中科白癜风医院青浦分院儿科 徐灵敏
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中国社区医师》杂志(号:zgsqys)
">治疗皮肤病医院哪家好">北京哪里看白癜风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