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医儿科病历的启发

时间:2021/4/10 17:52:11 来源:儿科_儿科常识_儿科常识网站 作者:佚名

一个月前,家里的孩子骤发严重的喉炎,现记录下来治疗过程,希望和大家共同分享学习。

病人为一岁半男孩,起初是十月初一个夜晚出现轻微的发热、痰鸣音、鼻塞、睡觉不踏实,无汗出咳嗽,饮食二便正常。第二天白天予以治疗外感的汤剂,具体药物已经忘记,发热及鼻塞症状缓解,唯有“痰鸣音”不祛,夜间更甚,听声音时候痰甚要把气道堵死。第三天白天醒来也是“痰鸣音”明显,似乎痰液粘稠异常,影响呼吸,极像哮喘,家人建议用西药,在药店买到一种含有氨溴索成分和舒张支气管成分的合剂,专治儿童喘证伴有粘稠痰,加上中药汤剂平喘化痰,并初步怀疑有咽喉部不适,加缓解咽痛的中药,服用后未见好转。

第四天:不发热或是时有轻微发热,喘,痰甚,呼吸困难。情急之下,予以布地奈德混悬液加特布他林加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并在晚上电话咨询儿科同事,在描述症状后同事说有可能是有三种情况,两种是肺炎,一种是喉炎,其中有一种肺炎就是发热不明显,建议用听诊器听一听才可诊断,奈何家里没有听诊器,肺部的听诊功夫也是一般,做不了那么精准,医院请儿科同事听一听再说。

孩子到了儿科医师身旁医师就说大概是急性喉炎,经肺部听诊后更是确定,儿科医师推荐了一种口服抗生素西药,继续雾化,但药物只用布地奈德就行。同时嘱咐喉炎在夜间一两点症状最重,医院治疗。确诊了喉炎,中药有十分有效的汤剂,部位不同用药不同,虽然之前中药方里加了治疗咽喉疼痛肿胀的药物,但重点不突出,夜间改中药方为治疗喉炎的特效方,第五天也就是确诊的第二天“痰鸣音”就明显减轻,喘的现象也逐渐缓解,第六天停药痊愈。

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是诊断重于治疗,以上案例就是明证,诊断不明等于瞎治,而且诊断不明患者对医师失去信任也不会找你治疗,即使会再多的治疗手段也是没奈何,疗效不好加没有病人。

中医先贤诊疗时讲“望闻问切”并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虽然在现代四诊任何一诊如果应用的出神入化都可以被认同被称为神。西医儿科医师在儿科一线接触患者,熟能生巧也达到了中医先贤所谓的神的境界,所以从这个病历看,我们中医在诊断上还是要学习现代医学的好方法,尤其是儿科又称为“哑科”,就像这个病历,孩子不会说话无法表达他的痛苦所在,问诊在很多时候是没有意义的。而过多的顾虑中西医结合会影响中医诊疗思路的就是故步自封,因为任何时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认为西餐的“餐具”完全不能用在中餐的烹饪食用过程中,就是过分绝对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xgc.org/etyy/10013.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