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护理水平,市一院对口帮扶我院副主任护师杨竹自年6医院工作以来,挂职护理部副主任,医院护士行列中,医院护理工作水平为目标,针对待解决的重点问题,在护理部的通力配合下有计划、有步骤做了大量深入而细致的工作。
杨主任作为首批护理医院进行对口帮扶工作,医院概况、护理组织管理体系、各科室护理概况。深入临床一线,与各科护士长对接,了解科内护理质量、安全、教学及科研工作开展情况,走访全院临床科室,了解病人需求,制定帮扶计划,按计划稳步推进帮扶工作。
为保障护理质量与安全,构建完整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修订和完善了我院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实施方案;调整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及管理委员会,实施三级质控管理,修订委员会职责、各小组职责;完善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实施方案、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及评价细则;规范各级质控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本、质控方式、质控频次、记录格式。重视护理效果评价,每月组织召开质量安全分析会,运用PDCA管理工具进行专项改进,将检查结果、原因分析、整改措施、效果评价融为一体,直观体现护理持续改进,医院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记录本,并在全院推广使用。同时与她们分享了多年的护理质量管理经验,提高了全院护理人员对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的认识。
定期到科室指导质控组长、护士长、质控人员开展质控工作,对存在问题进行一对一的帮扶,有效提升了我院护理管理水平及能力,提升全院护理管理质量。协助护理部完成医院资料的整理准备,医院评审准备工作,医院评审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为充分调动科室护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在全院开展PBL教学查房,以问题为导向,指导科室护理人员如何查阅相关文献及书籍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她们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体会到理论联系实践、着力于实际的满足感和收获感。在全院开展30余次PBL教学查房,同时通过晨间提问及床边查房来提高科室护理人员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为实现科室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设性建议。对科室护理质量、文化服务、业务创新等实施闭环管理,获得了科室护理人员和患者的一致好评。为提升全院护理质量管理和急救技术水平,对全院的护理人员进行了6次理论培训及6次操作培训,按时完成考核工作,对专科进行了10余次专科理论培训,指导完成5次应急演练。为提高全院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的认识,参加了全院发生不良事件科室的讨论,并给予指导及帮助,有效地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为提高全院护士长对护理疑难危重患者的护理能力及护理水平,在全院开展护理疑难危重患者的会诊及讨论两次,规范了疑难危重患者的讨论目的及结论,规范记录。
为了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深入临床一线,初到儿科及新生儿病区,通过了解科室的基本情况、人才梯队建设以及患者总体情况,在与科室负责人商议后迅速采取相应的举措,以应对儿科工作量大、人力资源紧缺等问题,并指导制定科室紧急状态下人力源调配方案、科室培训路径表及专科应急演练方案。同时,从细处着手,规范科室晨交班、床头卡的规范使用;指导修订儿科前五种疾病的护理常规、制定护理质控工作计划及各质控组长每周质控计划等,同时督导质控工作的开展,定期召开护理质量安全分析讨论会,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讲座、指导专科应急演练,开展专科敏感指标的收集等工作,以达到提升专科护理能力及提升护理质量管理水平。
在帮扶期间,主动医院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抢救工作中,在去年12月6日参与习水马临的重大交通事故抢救工作,凭借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临危不乱的应急能力,有序开展抢救工作。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杨主任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春节休假,始终坚持在临床一线,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为辖区患儿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医院的人才、技术、科研、管理医院的发展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医院临床专科护理能力建设和人才队伍素质提升。
积极参与贵州省卫健委组织的健康扶贫“万医下基层”义诊活动,医院进行教学查房及讲座。为建设健康中国和健康习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作为一名党员,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参加党员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踏踏实实做好对口帮扶工作,在工医院组织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支部活动,到习水县土城镇四渡赤水纪念馆和青杠坡战斗遗址等红色基地接受党性教育。
在杨主任的指导下申报科研项目及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在全国医院擂台赛中,制作的“优化急诊急救服务案例”,获得了全国“最具人气案例”奖和“全国示范案例”奖。指导完成护理质量改善项目参加遵义市质量改善项目评比活动中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在5.12国际护士节技能比赛中指导的妇产科组参赛人员获得三等奖的好成绩,指导儿科护士长进行年终总结汇报,在全院医疗护理质量评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的好成绩。在全院护理质量改善项目中,我指导完成的护理质量改善项目获得了二等奖、三等奖的好成绩,很好的发挥了专家“传、帮、带”作用。经过一年帮扶,我的工作得到了习水县卫医院的认可,被评为“优秀帮扶干部”的光荣称号,圆满完成帮扶任务。
杨主任的到来,为各科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提出了更多科学化、精细化的实施意见。通过这种督导方式,将有效解决该院护理工作中的困惑,进一步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和专科护士能力,按照优质护理的标准逐项落实、逐步规范,达到全面提升优质护理服务能力的目标,以实际行动造福百姓。
责编:何璇
初审:何莉
审核:侯明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