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一束光记疫情期间默默奉献的儿科人

时间:2020/11/7 18:49:28 来源:儿科_儿科常识_儿科常识网站 作者:佚名

点击左上方“医院”   时光走入年1月24日,这天是除夕,我们儿科全体人员照常上班,而且科里早就决定:今年春节期间不轮休,正常上班!因为冬季本来就是儿科最忙碌的时候,门诊、住院患儿都很多,一直是满负荷运转,而且肺炎为主,流感还在,况且又来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儿科主任薛春明、儿科一区主任马卫东、儿科二区主任宋文涛带领儿科所有医护人医积极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中。

  大家认真学习新冠肺炎诊治方案、预防措施及防护知识,让大家有备无患。而且根据疫情的需要,为保障患儿及陪护家长的生命安全,宋文涛和马卫东牵头,在医院患者流行病学调查表基础上,结合儿科实际情况制定了儿科患者流行病学调查表,制定了医院儿科发热患者就诊流程。一条条命令及时下达并严格执行:从今天开始,严格执行一医一患,防止交叉感染!门诊必须再次询问流行病学史!收病人住院,必须同时携带流行病学调查表……

  儿科门诊虽然属于普通发热门诊,但是婴幼儿发热不能扛,不能等,在其他门诊能停则停的情况下,我们儿科门诊继续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担负儿科普通门诊、急诊以及出诊任务。特殊期间,因为很多科室停诊,我们首诊的范围甚至扩大至普外科急腹症(腹外疝等)、口腔科(根尖脓肿等)、神经外科(脑出血、脑外伤等)、耳鼻喉科(异物等)。我们接诊后再次为患儿分诊,及时完善检查,及时联系相关科室,妥善处理每一个患儿,为患者的救治提供有力保障。虽然我们穿着隔离衣,戴着口罩、眼罩,一些熟悉的老病人也认不出曾经熟悉的医生,但是我们用温暖的话语、鼓励的眼神和认真负责的态度赢得了患儿和家长一声声的感谢。

  儿科病房里,近期除了流感肺炎外,肺炎支原体肺炎仍然高发,这些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和新冠肺炎一样都是发热、咳嗽,而且儿童新冠肺炎肺部影像学不一定很典型。在特殊时期,儿科病房严格执行收治标准,严格执行入院患儿上级医生会诊制度,并制定最佳患者收治方案,做到新入患者单间收治,确诊后依据病情及病种进一步合理安排房间。医护人员严格病房管理工作,加强健康宣教工作,指导患儿和陪护人员戴口罩、做好手卫生,加强通风换气,严格消毒,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到极致,让家长放心,让患儿安心。

  我科主任医师不仅担负着本科室救治工作,而且还担负着院内发热门诊、发热病房会诊专家组的任务,因为儿科值班人员紧缺,儿科一区主任马卫东、副主任郑丽丽和儿科二区主任宋文涛、副主任胡云芝等连续48小时甚至72小时在病房值班。医院,顾不上照顾感冒发烧的爱人,宋主任肩负责任重大,却依然苦中作乐,说:“本来就打算自我隔离一周后回家,结果昨天又会诊了疑似患者,还是先不回家吧。我不回家,她还得流感呢,我回家,她得新冠呢!”宋主任笑声的背后饱含的是儿科人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热泪……   儿科一区护士长牛莎,作为第一批抗疫医疗队队员进驻到隔离病房,为儿科人树立了榜样。作为叙事护理的一员,牛莎在工作中积极参与心理护理,用关爱为隔离治疗中的患者带来一束光,温暖了一颗颗焦虑的心。   疫情期间院领导多次亲自慰问儿科医护人员,我们还收到爱心人士捐赠的牛奶、苹果、胡辣汤等,门诊刘芳护士长还亲自为门诊夜班人员送来晚餐,我们甚感温暖。   回望之前的40多天,比起奔赴武汉支援的英雄们,我们儿科人的贡献微不足道;看未来,在举国响应的全民“战疫”努力下,国内已基本走出至暗时刻,每位白衣天使都是勇敢的战士!   儿科人心中都有一束光,哪怕它很微弱,也可以照亮孩子们的健康之路!

投稿人:儿科一区王盈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xgc.org/ethl/8939.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