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要吃到几岁儿科医生私藏的30条育

时间:2020/9/7 22:02:42 来源:儿科_儿科常识_儿科常识网站 作者:佚名

号外:防近视腾讯儿童智能台灯正在尖叫小铺热销,购买点击底部“阅读原文”

本文授权转载自丁香妈妈(ID:DingXiangMaMi),转载或合作请联系health

dxy.cn

养育孩子长大过程,就是不停踩坑、掉坑,拍拍灰再爬起来的过程。而有些知识,学得越晚,掉得坑越多,带娃也就越累。

如果有一个机会,能让专业的儿科、儿保科、牙科、皮肤科医生还有营养师,提前传授一些带娃路上的tips,是不是感觉很赚?

其实,咱们的医生们私藏的育儿知识有很多很多,今天就先来放送30个!

儿科医生想说

1.宝宝退烧不要捂汗退烧

孩子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成熟,产热大,出汗散热相对缓慢,容易出现产热和散热的不平衡。强行捂汗,容易引起捂热综合征,危及孩子性命。

物理降温最好的方法是少穿、少盖、开空调。对于宝宝来说,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是唯一推荐的两种退烧药。

2.宝宝鼻涕多试试生理海水

通过鼻涕,可以带出空气中的灰尘和微生物。给娃强擤,可能会导致鼻粘膜损伤。

使用生理海水滴鼻洗鼻,滴一滴,冲一冲,舒爽无副作用。

3.宝宝咳嗽不要吃止咳药

咳嗽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不必急于止咳。常见止咳药多是复方成分,含可待因、非那根、右美沙芬等,不推荐用于4岁以下儿童。

6月以下多喝奶,6个月以上多喝水,1岁以上口服蜂蜜2~5mL,可以缓解咳嗽症状。

4.抗生素能口服尽量不输液

输液、打针等方式起药效更快,也伴随更多不良反应的风险,最常见的就是过敏;另外,还可能引起溶血、局部刺激、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

如果宝宝确诊需要用抗生素,口服对孩子来说更安全。

5.孩子腹泻,预防脱水比止泻更重要

孩子轻度脱水时,会出现口唇粘膜稍干燥,眼泪较少,前囟微微凹陷,尿量偏少的情况;严重脱水则会面临休克、死亡的风险。

腹泻时,可以给宝宝服用补液盐III,快速补充流失电解质,预防脱水。

6.吃香蕉不能预防便秘

香蕉中的膳食纤维含量不高,预防便秘效果有限,吃到不成熟的香蕉还会加重便秘。

火龙果、梨、西梅等水果膳食纤维丰富,更有助于预防便秘。

7.没有可以提高免疫力的神药

孩子的免疫力由均衡的饮食、定期的运动、充足睡眠以及按时接种疫苗来共同建立。

目前,没有证据证实有药物或保健品。捂住钱包,别乱花钱!

8.二类疫苗有钱就给娃打

每一种疫苗都能预防对应的一类疾病,二类疫苗和一类疫苗一样重要。

只要经济宽裕,都推荐给孩子打二类疫苗。

儿保科医生想说

9.微量元素、骨密度检查不必做

微量元素检查结果不准确,年,国家卫计委已正式叫停。儿童骨密度检查缺乏参考标准,不能反映宝宝是否缺钙。

少花点钱,少扎点针,没用的检查都不必做。

10.1岁以内不必睡枕头

1岁以内的孩子颈曲尚未形成,不必要用枕头;3个月以下的宝宝用了还增加新生儿猝死的风险。

孩子不爱睡枕头就随他去吧,淡定。

11.学走路,不要用学步车

孩子没有能力控制学步车速度,可能会出现翻下楼梯、烫伤、溺水等意外,还会揠苗助长。

孩子走路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学步车、学步带都不需要,爬着爬着就会了。

12.2岁前,腿不直很正常

大部分孩子在婴幼儿时期,由于生长发育或走路习惯,都会经历O型腿、X型腿的来回切换。到7~8岁时,腿型也会慢慢变直,恢复正常。

想给孩子绑绑腿?绑成粽子都没有用!小心真的伤了娃!

13.宝宝吃手,不用太担心

吃手是一种自我安抚的行为,能锻炼宝宝的运动感觉系统,还能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感觉刺激,促进大脑发育。

2岁之前,爱吃就吃,记得把手洗干净。

14.把屎把尿没有必要

过早地把屎把尿,会阻碍孩子自主排便意识的形成。孩子一般要在4岁的时候,才能熟练地控制自己的大小便。

何必为了屎尿屁和娃较劲?纸尿裤备好,放过自己和娃~

皮肤科医生想说

15.不能不防晒

暴露在紫外线辐射下,孩子稚嫩的皮肤会面临更高的灼伤风险,甚至增加日后患皮肤癌的概率。

6个月前,尽量给孩子穿长衣长裤,进行物理防晒;

6个月后,使用含有氧化锌或二氧化钛的物理防晒霜,涂抹时脖子、耳后都不要错过。

一白遮百丑,从小做起没毛病。

16.有湿疹更要保湿

湿疹不是因为太湿产生,皮肤太干反而会加剧湿疹。

可以选择凡士林作为日常的保湿封闭剂,安全又有效。一买一大碗,用完不心痛!

17.纸尿裤不会捂出红屁屁

纸尿裤不会捂红屁屁,只需做好清洁、保湿,封闭,涂抹含有氧化锌或凡士林的护臀膏,红屁屁就能有效改善。

多涂一点才管用,别舍不得!

18.不要用痱子粉

痱子粉遇汗结块,反而会堵住汗腺,用了就是坑娃。

长痱子,只要做到降温、清洁、干燥,就可以缓解一大半。同时,涂抹炉甘石洗剂可以有效缓解痱子引起的瘙痒。

19.驱蚊扣、驱蚊手环都没用

驱蚊手环、手表辐射范围小,覆盖到的地方作用非常有限,除非......

夹满全身!

买含有驱蚊酯、避蚊胺或埃卡瑞丁成分的驱蚊水,安全又方便。

牙科医生想说

20.宝宝出生后就要「刷牙」

出生后就开始培养起「刷」牙的好习惯,可以有效降低出乳牙后的龋齿率。

父母在宝宝吃完奶、睡觉前和起床后,用干净的纱布蘸水清洁宝宝的口腔。

21.刷牙必须用含氟牙膏

含氟牙膏可以有效地预防宝宝蛀牙。

对于3岁以下的宝宝,父母要将牙膏的用量控制在一粒米大小,对于3~6岁的孩子,应将牙膏控制在1粒豌豆大小。

这个剂量既可以防龋,也不会造成氟中毒。

22.要帮孩子刷牙到6岁

6岁之前的宝宝,还不能独立的完成刷牙过程中的全部动作。为了保证孩子的牙齿健康,家长需要帮助娃刷牙到6岁。

23.乳牙蛀了不能不管

一颗乳牙要用6~10年,乳牙蛀了还会影响恒牙的生长。

如果孩子的乳牙中出现龋齿,家长应尽快带孩子去专业的口腔科治疗,别再等换牙了!

营养师想说

24.宝宝6个月内不用喝水

6个月以内的宝宝,胃容量很小。过量喂水,会影响奶量摄入,不利于宝宝生长发育。

日常喂养中,保证充足的奶量,就能满足孩子所需的水分。

25.奶粉不必喝到3岁

1岁之后,「奶」不再作为宝宝的主要营养来源,更多营养来自于搭配合理的辅食,没必要一直喝配方奶。

这时候,纯牛奶可以作为配方奶的良好替代,补充蛋白质,方便又实惠~

26.高铁米粉是最佳的第一口辅食

4~6月龄之后,母乳开始无法满足宝宝身体发育所需的营养,而其中最重要的营养元素就是铁。

富含铁元素的泥糊状食物,如高铁米粉,是宝宝第一口辅食的最佳选择。

27.吃肉不要吃得太晚

过晚添加红肉,易造成宝宝铁元素摄入不足,严重者会导致缺铁性贫血,影响生长发育。

出生后4~6个月后,刚给孩子添加辅食就可以适当地吃肉了。猪肉、牛肉等红肉含有丰富的血红素铁,是宝宝铁元素的重要来源。

1岁内不要吃盐、糖、蜂蜜

过早摄入食盐、糖,孩子容易养成不良的口味偏好。蜂蜜中的肉毒杆菌芽孢,容易导致食物中毒。

未来的路还很长,柴米油盐慢慢尝。

29.奶量充足的孩子不会缺钙

半岁前,母乳或配方奶喂养的健康足月宝宝,奶量充足,不会缺钙;半岁后,保证奶量的基础上,均衡辅食,什么都吃,也不会缺钙。

奶量参考:

6~12个月,~mL;

1~3岁,~mL;

4~6岁,~mL。

30.维生素D要一直补到老!

维生素D是唯一需要从出生补到老的营养元素,食物中VD含量很少,必须通过额外服用补剂来满足。

健康足月的宝宝出生数日后(不超过2周),需要按照每天IU的单位来补充维生素D,一直要补到老哦~

-END-

作者简介:丁香妈妈是丁香医生旗下的母婴科普平台。

转载请注明:http://www.jxgc.org/ethl/8245.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