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儿科疾病分析及儿推配穴治疗

时间:2018/10/4 23:17:51 来源:儿科_儿科常识_儿科常识网站 作者:佚名

1.感冒:

基本病机是外邪侵袭,正邪相争。感冒具有风、表、侵、争四大特点。

四大特点均要求发散。

故感冒的治疗,除了解表,还是解表。尤其是运用小儿推拿解表,没有副作用。无论寒热,只要表解了,邪去了,感冒就好了。用不着分寒热。

操作可参考推上三关,博阳池、一窝风、掐揉二扇门,头面四大手法,点揉风池风府等。

2.咳嗽:

咳嗽“不止于肺,亦不离乎肺”。咳嗽肯定是肺系出了问题。咳嗽表现形式上是肺气上逆,。

咳嗽时气体喷涌而出,呼吸道极度兴奋。膈肌、腹肌、呼吸肌,以及胸、腹、盆腔压力均同时增强。

咳嗽是人类特有的保护性反应。

咳嗽的基本病机应该是各种原因导致肺失清肃。

治则为清肃肺金。

操作:清肺平肝,肺腧,降肺,抱肚法、板门列缺化痰,催咳催吐,镇静安神等。

3.哮证:

古人谓“哮为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内有闭拒之气”。

但这是产生哮喘的基本条件,是病理基础。

但能不能发生哮证的关键并不是非时之感(单纯外感只会感冒、咳嗽)、胶固之痰(单纯的痰只会咳嗽、咯痰、胸痛)和闭拒之气(单一的气机阻塞表现为胸闷、胸痛、呕吐等)而是清代李用粹的最后一句话--“三者相合,阻塞气道”。即只有当外感、痰浊和气闭三者同时存在时才会发生哮喘。

故哮喘的基本病机是痰、气、外邪三者相合。也就是说三者相合了,痰随气乱,痰随气升。气因痰闭,闭则高气压。外邪即可引动内饮,又能阻滞气机。最终导致哮喘发作。

治疗关键应该分解痰、气与外邪。三者不相合,则外邪引起感冒,发烧,鼻塞。痰饮引起咳嗽、流涕、胸痛、喘症。气闭引起胸闷、胸痛、心悸。只有三者相合才引起哮喘。

应该用抱肚法、开璇玑、天突催吐法、拿列缺,掐左右端正、按缺盆等法。

哮喘的预防也在于增强体质、实肺卫、化痰涎和顺气理气。

4.喘证:

总为肺气膹郁。

膹者喷也,言其气逆于上。膹者膨也,言胸部膨胀。郁者闭也。死水则浊,气闭则失其出入。故喘以深呼出(实),或深吸入为快。

实则气喷涌上逆,虚气无根而浮越。总为气逆于上。

治则为降肺气;虚证为肾不纳气,治疗应温肾助阳纳气。

5.发热:

阳盛则热。

发热属阳,体温高属阳。阴阳者水火之征兆也。发热当属全身阳热充斥,或局部阳热闭郁的发散趋势(气虚或阳虚发热)

发热有三大特征:

1.阳盛。

2发散郁闭(《内经》“火郁发之”“体若燔碳,汗出而散”。

3.灼伤津液。

发热属火重。如何灭火?灭火者水也。只有水足了,火才能灭。比如火灾,消防员只有用水灭之。

作为消防员的小儿推拿,这时应该考虑运用清法,代表穴位为打马过天河,水底捞明月,天柱骨和六腑。

另外,《内经》有“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有“火郁发之”之说。故发汗类手法是必须的。正发烧,又发汗,如果不补足水就危险了。

6.滞颐(流口水):

此病传统认为脾胃虚寒与积热。但是大多数小孩,除了流口水并没有其他脾胃方面不适,故传统病机不恰当。

流口水一定是唾液腺和管束嘴角的肌肉出了问题。中医认为管理涎液是廉泉。我们只要将这二者的问题解决好了才行。目前治疗几例疗效都不好。

建议基本病机为廉泉失约。治法为约束廉泉。手法以局部处理为主。可以选颊车,廉泉,风池风府等穴位。

为了全面系统解答朋友们在推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小新向大家推荐新维教育的林老师。

扫描下方







































刘云涛做客CCTV品牌影响力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jxgc.org/ethl/6511.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