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名医帮”今天要推的名医是谁呢?
据说:他的在线问答记录和讲座文字被整编成育儿宝典,在妈妈群和妈妈论坛中广泛传阅,内容是转了又转。比如讲如何调理小孩子身体。
他的儿科门诊号,医院挂号榜上第一位,一号难求。甚至有人出动知乎问:怎样才能挂他的号……
这位名医是谁?想必大家也知道了。没错,今天带你走医院儿科学科带头人———许尤佳教授!
再来帅照一张↓↓↓“妈妈级”粉丝众多跟许尤佳教授聊天是件很愉快的事,他笑声爽朗,讲话轻柔,还带着点明显的“潮汕腔”。许教授被评为广大妈妈们评为最喜欢、最受欢迎的儿科医生(嗯,女粉丝太多……小编也是之一)
许教授最近有一次讲座,原计划40分钟,但在观众的热情拥戴下,延长到近两个半小时。现场有妈妈说:还没听够,许教授就是讲到晚上我们都愿意听。
师从名中医从事儿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20多年的许教授,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他的老师是我省著名的老中医罗笑容医生。罗笑容医生是一家三代行医,从年至年就读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年被广东省政府授予“广东省名中医”称号。
放一张许教授跟他的师父罗笑容医生的照片↓↓↓
许教授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急重证、常见病及疑难杂病,尤其擅长哮喘、肺炎、顽固性咳嗽、汗症、遗尿、肾炎以及儿童保健等。被许多不远百里、千里跑来的父母称为“神医”,看看患者爸妈们是如何评价的:
看,有患者还自发总结了许教授的特点:用药见效;态度认真细致。
有孩子就诊过去一年了,还不忘提醒孩子家长如何预防,许教授对患者的细心可见一斑:
自创理论为什么许教授诊断能如此准?其实这跟许教授提出的一个非常著名的理论有关——“儿为虚寒体”论。这是许教授在总结历代儿科医家经验,考虑现代育儿时弊以及岭南地域特点,结合多年临床体会提出的。
许教授说,小孩子为“纯阳之体”,生机蓬勃,发育迅速。但由于小儿的脏腑功能尚未健全,阳气处于不稳定状态。其阳更为幼稚,是少阳,不是壮阳;其阴,为有型之物,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又为“稚阴稚阳”之体。
“儿为虚寒”论强调了阳气对于小儿的重要性,在疾病的发展演变和治疗过程中,小儿阳气容易为疾病或药物所伤。因此,正确的做法不是要清热,而是要补气,但不能用阴的东西,要补充阳的东西。
什么是“阳”的东西呢?许教授曾经做客南方日报的名医大讲堂,里面就曾提过,帮帮还搜出了当时的PPT↓
育儿三弊许教授说,自己从二十多年的临床上得出了三个育儿体会,这其实也是世俗的“育儿三弊”:
1.过饱;2.过暖;3.过服凉茶。过饱许多城镇家长拼命让孩子吃这吃那,只要有营养,都塞给孩子吃,这就超过了孩子肠胃的负担。过暖孩子穿衣要讲究春捂秋冻。秋季即将到来,应该讲究一定的受凉,让孩子有一定耐寒的锻炼,不可过度穿着。上面两点,用元代著名儿科学家曾世荣的一句名言来说便是:“四时欲得小儿安,常须两分饥与寒。”
过服凉茶许教授建议,孩子在7岁前最好不要喝凉茶。为什么?回到“体质”来看。孩子是虚寒体质,七周岁之前还不成熟,应该多吃温补食物,到七周岁才能慢慢跟成人一样。所以七周岁之前老是让孩子喝凉茶,虚寒的体质就越来越虚寒,阳气就越来越不充盛,就整天病了。老广们懂了吗?
那么,宝宝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哪种食物上火,哪种食物吃后不易消化?许教授用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了一本跟小儿息息相关的书《儿童保健与食疗》,这被称为是“妈妈枕边书”。就在今年刚结束的南国书香节,这本书还上榜了《南国书香节最受读者欢迎图书名单》!
书长这样↓看看读者是怎么评价的吧,帮帮看到这好评率也是惊呆了……有读者说挂不到许教授号,只好买书……还有读者说,买了医院了!书中有对症二十多种儿童常见疾病的保健食疗方案,融合中医药食同源的精华,增强宝宝健康。帮帮截取了部分食疗谱,妈妈们拿去哈。针对孩子不同类型咳嗽的食疗:1.陈皮粥——风寒咳嗽大米50克,陈皮5克。共煮烂粥食用。2.腐竹粥——风热咳嗽腐竹克,大米50克。共煲成稀烂粥食用。3.陈皮白果薏米粥——痰湿型咳嗽陈皮5克,白果5个,炒薏仁15克,大米50克。共煲成粥食用。4.芫荽鱼片汤——干燥寒咳型芫荽25克,鱼片50克。共煮成汤食用。是不是还不过瘾?帮帮要上最后的大招了!许教授要用一分钟小视频告诉广大家长们——如何让你的宝宝少生病!许教授说:孩子消化好则百病不侵。怎么判断孩子消化不好?看下去就知道——
最后的最后,帮帮知道,众多爸妈都是许尤佳教授的粉丝,据说许教授曾作客“名医在线”活动,有多名网友同时向许教授提问。不用担心,欢迎读者们在后台给我们留言,精彩问题让帮帮代你传达到许教授那儿去!下期我们再见。
今天送出的是——许尤佳教授的5个免费专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