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枣散为儿科常用药,具有清热化痰、安神消积的功效。传统经典的猴枣散成分有猴枣、羚羊角、麝香、月石(煅)、伽楠香、川贝母(去心)、青礞石、天竺黄等,最早收录于年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编撰的《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中。
猴枣散是我国百多年前的一个民间验方,后来经过各地医家的改良,出现了很多不同组方的猴枣散,但方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都是猴枣。传统上认为猴枣是猕猴胆囊内的结石,产于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等地,是一个药用历史并不算很长的进口药材。一直以来,国内中医药界对于猴枣的认识并不深入。根据近些年的研究资料显示,印度产猴枣系为印度山羊的盲肠结石,并非来源于猕猴。猴枣和牛黄、麝香一样,都是动物体内的天然结石,因此它们都颇为名贵。
猴枣散可用于小儿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痰鸣,不思饮食,烦躁易惊,舌质红,苔黄,脉浮数等症。不同组方的猴枣散各有侧重,珠珀猴枣散具有清热解毒化痰的作用,适用于小儿舌质红、苔黄、痰黄、鼻涕黄、发热等症;天黄猴枣散则偏重于除痰定惊,适用于小儿急惊风、四肢抽搐、痰多气急、发热烦躁等症。由于猴枣散在儿科方面的显著疗效,年国家中药管理局将其列入全国中医急诊科必备药。
猴枣散作为一个清热化痰的猛药,前面所述的珠珀猴枣散、天黄猴枣散都是处方药,其组方中有多味药均属性味寒凉之物,长期或大剂量服用易损伤脾胃,造成脾胃虚弱甚至腹泻,进而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在小儿高热时候使用猴枣散自然可以治疗疾病,但是病好了,就要停服。小儿虽为纯阳之体,如果随意乱用清热之药,同样会伤及正气。因此,猴枣散切不可用于小儿预防感冒、消食开胃等日常保健之用,使用时请遵医嘱!
曾有传闻说猴枣散含马兜铃科植物细辛,常用可能会对肾脏造成损伤。笔者查阅上述两种市售猴枣散的说明书,并未发现成分中有细辛这味药,而且临床上似乎也没有服用猴枣散导致患儿肾功能受损的报道,在常规剂量下短期服用是足够安全的。
另外,有报道显示,猴枣散不宜与四环素配伍,缺铁性贫血患者服用铁剂期间不宜与猴枣散配伍使用,患儿有上述情况者,使用猴枣散时应注意配伍禁忌!
本文参考资料来源有:《家庭用药杂志》、《养生保健指南杂志》、《临床医学实践杂志杂志》、《家庭医生杂志》、《中国药学杂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