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小林在儿科工作,那天来了一个5个月的宝宝住院输液,5个月大有23斤,全身肉呼呼,四肢犹如莲藕分节,手背是胖嘟嘟的包子手,还有淤青的胎记,手背足背轮流扎上止血带,找不到血管,最后在头部找到一根极细的血管,进针没有回血,退针就肿了起来。小林一边道歉一边喊来资深同事帮忙,结果第五针才扎上,家人不愿意了,闹着要赔偿要说法,一针索赔元。
穿刺引发的纠纷,医院做了如下处理:一、鉴于家人不配合,为不影响病情,建议其转院治疗,截止此时所产生费用,由我院承担。
二、如患方不同意转院,就签署知情同意书,无条件配合治疗,否则将拒绝给其治疗。
三、由护理部进行一次特殊护患沟通,医院处理意见,如患方选择继续在我院治疗,由护理部安排全院静脉输液组技能高手给予专门治疗,如患方无理取闹,就报警处理或由保安强行驱除离院。
医院态度强硬,最后不投诉了,也不要说法了,就商量一个最低要求,让小林和她的同事给他们家人道歉。
结果医务科科长霸气回答:不可能。家属说:这一小小要求也不行么?他说:不行,我不知道我们护士错在哪里,凭什么给你们道歉?!
最后病人也就不了了之了,据小林说,整个住院期间,家人都很客气,这次纠纷终于尘埃落定。
小编觉得,从家属的角度来看,孩子那么小,你给我扎了那么多次,孩子太受罪了,不行,我忍不了!作为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毕竟心疼自己的孩子,但是一针块,这个实属过分!从医院来看,医院的做法保护自己的员工这点干得漂亮,而且回应的很霸气啊。所以说,医院如果都从保护自己员工的角度出发,医闹医暴的远离还远吗?
给医院点赞,原则性问题不能让步!护士因穿刺失败招致辱骂、殴打的事件屡见不鲜,被投诉要求赔偿者更是大有人在,其中儿科和急诊输液室是公认的重灾区。家属认为患儿的血不能白流,没有护士不想一针见血,在患者和家属的愤怒要求索赔的呼喊声中,护士常常感到委屈。先来给大家科普一下穿刺失败的原因:
科普:小儿穿刺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年龄:由于小儿头皮静脉丰富,较大的有正中静脉、额浅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等。头皮静脉是2岁以下小儿经常选择的穿刺注射部位,年龄稍大的患儿一般选用手背、足背和大隐静脉穿刺。患儿畏针不合作,患儿因环境陌生、害怕打针及疾病的影响,会产生紧张恐惧心理,表现为哭闹、躁动、不合作,给穿刺成功带来不利和难度。反复穿刺更易加重患儿的畏针心理。
2、输液部位:选择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由于有助手配合约束患儿,患儿会恐惧、大哭大闹、出汗多、挣扎动作大、不易固定,所以重新穿刺率高。
3、患儿病情的影响病情重危的患儿由于营养相对不足,静脉充盈不明显,加上输液时间长、穿刺次数多,造成大量的毛细血管破坏、出血及痉挛,给穿刺造成困难。
4、患儿体格的影响经过临床观察,过于肥胖的患儿,皮下脂肪厚、血管隐匿,影响穿刺成功。
5、患儿的心理因素:有的患儿生性胆小,看见针就恐惧,甚至出现头痛、晕厥,也影响护士操作水平的发挥。
6、自然环境的影响光线的强弱、照射角度等直接影响护士操作水平的发挥,如天气晴朗、光线充足的病房,静脉血管清晰,护士眼睛不需太大调节,易于穿刺成功。而在光线不好的病房,阴雨天及使用日光灯的夜晚,护士的眼肌调节进入眼睛的光线,易出现疲劳,影响穿刺成功率。
医院究竟该不该道歉?关于穿刺失败的护理纠纷,普遍的处理就是让护士低头认个错,医院以赔偿了事。之前医院在输液窗口白字黑字写着:穿刺失败赔偿XX钱。穿刺失败还明码标价,可笑!这不就直接承认我们护士做错了?这难道不是把我们护士当作纠纷的炮灰么?
并不是每一位病人和家属都可以说道歉,道歉了他们反而以为是技术的问题,有可能你道歉的次数越多,越是诚恳,病人及家属的态度就越嚣张。这次道歉了也赔偿了,下次再遇到这样的问题,就会有人效仿。连打个针都有的赔偿了,医院是只肥羊,闹闹就有钱赔,不闹白不闹,医疗环境只会越来越恶劣。
静脉穿刺失败,护士没有错,这是原则问题!该不该道歉要示情况而言,即使被逼道歉了,也不要觉得自己有错。毕竟我们都缺一位小林那样霸气的领导来挺我们护士。
ps:文字来源护士笔记!
如梦令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