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门诊常见问题解答
颉立文
在儿科门诊遇到了一些常见问题,普遍性较强,以下是我个人的一点肤浅观点,仅供读者参考,遇到实际问题,最好找儿科医生处理。
1.
问:孩子发热怎么办?
答:发热是小儿常见的症状,是机体对疾病做出的防御性反应的表现。许多家长一发现孩子发烧就恨不得马上让宝宝的体温降到正常。但是,降温过快有时并不是好事,除了可能的用药不当,过快降温可引起孩子虚脱外,降温太快也不利于孩子康复。
小儿由于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因而发烧时体温升高较快。此时家长切不可大意,要防止高热引起惊厥,并小心高热对孩子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高热时由于皮肤散热及代谢增加,孩子体内的水份消耗也会增多,因此,补充水分显得非常重要,要给孩子多饮水,必要时可通过静脉补液。物理降温也是退烧的一种方式,但以往用酒精擦浴、冷水擦浴等方式对孩子刺激较大,不利于孩子康复。而用温水为孩子擦浴则比较好。有些家长在孩子发热后,怕受风,给孩子包裹的严严实实,这样影响了散热,也就影响了降温。当没有冷风直吹的情况下,松开孩子衣服也是一种降温方法。
当体温在38℃以下时,一般就不会对孩子造成损害,此时就尽量不要用退热药物把体温降至正常,而是应针对引起发烧的病因进行治疗。中度以下的发热是机体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御反应。发热时机体代谢速度加快,免疫功能活跃,抗体生成增多,肝脏解毒功能增强,有利于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另外,体温高时病菌在体内易被灭活。当体温较高时,如何用退烧药最好听儿科医生的安排。不少家长总认为打针降温效果好,常要求医生给孩子打退烧针。如果体温不是很高,口服退烧药并不比打针效果差,而且还经济、方便、减少孩子疼痛。所谓的退烧药也就是解热镇痛药,多少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用哪种药,用多少剂量,最好听儿科医生的建议。
2.
问:孩子“不吃饭”?
答:孩子“不吃饭”是很多家长带孩子就诊时要提到问题之一。但大部分孩子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不吃饭,而是孩子吃的饭未达到家长的期望,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大部分孩子的体重是达到或超过正常标准的。现在的家长总担心把孩子饿了,所以,就想方设法让孩子多吃,拿着物品哄着吃,追着赶着吃,甚至采用恐吓威胁等手段强迫孩子进食。其实,这样做对孩子并不好,不仅有可能使孩子吃的多了,造成身体不适,就像我们大人吃的多了感到身体不舒服一样,而且还有可能造成孩子对食物产生精神负担,甚至害怕和厌烦,或天天做孩子喜欢吃的某一种饭菜,时间久了会引起厌食。
吃饭是人的本能,正常的人饿了就要吃,饱了就不吃了,也就吃不下去了,所以,劝家长们在孩子吃的差不多的时候就不要再想方设法的让孩子多吃了。当然,在疾病时孩子的食欲会降低,吃饭会减少,这也是疾病状态下常出现的现象,就像我们大人有病时不想吃饭一样。这时,只要能供给足够的水分就可以,吃多吃少根据孩子的情况来定,不要勉强进食,否则,有可能出现呕吐,即便无呕吐,吃的多了会加大消化系统的功能负担,同时也就相对降低了机体抗病的机能。
当然,是有一部分孩子确实是吃饭少,这就要寻找原因,。当找不到原因时,可适当吃些助消化药物。缺锌时可造成食欲减退,补锌可能会增加食欲,但不要盲目的补,更不要多补。这些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
问:孩子是不是越胖越好?
答:不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结构发生改变,儿童肥胖症越来越多。肥胖不仅影响小儿生理和心理健康,还将成为成年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的主要原因。人体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多主要在婴儿出生前3个月、生后第一年和11—13岁三个阶段,若在这三个时期内摄入营养过多,即可引起脂肪细胞数目增多并且体积增大,治疗较困难且易复发。造成单纯性肥胖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1.婴儿期过度喂养:当母亲认为孩子吃的多有益健康时,就会导致过度喂养,根据自己认为婴儿应该进食的数量,促使婴儿尽量多吃,有些把配方乳品配制的比应有的浓度高。2.不良膳食习惯:常食用一些高热量食物或加工精细的碳水化合物如精白面粉,含淀粉多的土豆,脂肪,油煎食品,糖,巧克力,奶油制品等。3.运动减少:如长时间看电视,玩游戏等。4.儿童期过量进食。
近期信息查看▼▲好消息!天水市藉河五里铺大桥互通立交桥5月1日正式开通了!
▲紧急提醒!风雨正在来天水的路上!天水今天起:下雨要降温嘞哦降温要添衣嘞哦~~~
▲继麦积山、伏羲庙两大核心景区开启网络购票后,即日起,玉泉观景区也正式步入网络购票时代!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