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最新的卫生统计年鉴显示,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据我国恶性肿瘤之首。年4月21日,在南京召开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会对四种恶性肿瘤指南进行了更新,同时新发布了另外八项恶性肿瘤指南。
本次更新和新制定指南时,指南工作委员会要求各指南专家委员会,要更加重视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和CSCO专家的意见,增加CSCO专家委员会专家的不同推荐等级,更便于专业人士参考使用。年指南也基于此并结合全国余位肺癌专家的投票结果,对于既往已经写入指南的部分方案进行了推荐级别的重新修订;另外也重新梳理了未上市新药的相关内容。与国际肺癌指南相比,内容更加详尽、更符合中国国情,具有更好的临床实践操作性。
《CSCO肺癌诊疗指南》是CSCO原发性肺癌指南的第3次发布,更新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分子分型,根据ADJUANT、EVAN研究推荐早期术后患者行EGFR检测;
外科治疗部分增加机器人手术的推荐;
术后辅助治疗:增加EGFRTKIs的推荐;
晚期EGFR敏感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根据FLAURA研究推荐奥希替尼的一线治疗,根据BRAIN研究推荐EGFR突变伴有≥3个脑转移病灶的患者一线应用EGFRTKI;
基于CFDA批准克唑替尼治疗ROS1阳性的适应证,增加ROS1阳性NSCLC治疗的推荐内容;
驱动基因阴性NSCLC患者:增加恩度+NP方案治疗非鳞癌和奈达铂+多西他赛方案治疗肺鳞癌的推荐。
此外,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及部分药物大幅降价,一些新药和新适应证也得到CFDA的正式审批,显著提高了我国肺癌患者的新药和基因检测方法的临床实用性。以上《CSCO肺癌诊疗指南》重要的更新内容将对现有的临床实践产生重大影响。
我国依托CSCO发布的、内容详尽、切实可行的恶性肿瘤诊疗指南,能有效地规范我国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推动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与治疗向基因分子水平深化发展,逐步提高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治水平,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进一步促进中国肺癌的精准治疗进程。
本次肺癌指南更新的内容进一步明确了肺癌靶向药物和对应所需检测的基因以及适应癌症分期等多项内容,进一步提高了基因检测在精准肺癌诊疗中的地位,是传统医学走向精准医学的又一大进步。
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喜欢的亲,就点赞吧--------
如何每天都能收到我们的信息?
?回文章顶部,点“我的基因网”进行订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