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为“哑科”医生陈强打call
古语有云:宁治十男子,莫治一妇人;宁治十妇人,莫治一小儿。此话主要用于表述诊治儿科病之难,只因小孩无法表述病情,使医者难以诊断,故儿科亦有“哑科”之称。人们都说,“哑科”医生难为,但有一个人,从事儿科34载,却做得非常出色。
陈强,医院副院长、儿科医学最高奖第七届宋庆龄儿科医学奖获得者,从事儿科行业34年,诊治过的儿童患者数十万,体会过小孩哭闹不配合、无法准确表述病情,遇到过家长的不理解、不信任。但数十年来,她从不抱怨、不怨天尤人,她所做的,是通过在临床上摸爬滚打,积累经验,治好每一位病患。这样的陈强医生,值得我们为她疯狂打call。
11月18日,陈强院长受中科体检之邀,亲临中科体检“健康百家谈”讲座现场,就“谈谈孩子呼吸道的一些问题”的主题展开公益讲座。
中科体检期“健康百家谈”公益讲座专家简介
陈强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医院副院长,江西省儿童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委员及呼吸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常委,医院学会儿科学专委会常委,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儿科学分会常委。获儿科医学最高奖第七届宋庆龄儿科医学奖及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擅长儿童感染性疾病、小儿哮喘及儿童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治疗。
“千万别干小儿科”她干了34年
医学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金眼科,银外科,马马虎虎妇产科,千万别干小儿科”。是调侃,同时也道出了儿科医生的辛苦与艰难。
34年前,刚从广州中山医学院毕业的陈强,进入医院从事儿科专业。当时的她,只道小孩可爱,治病将不再枯燥,却忘了,小孩在表述病情上存在的缺陷,增加了诊治的难度。也许正如她所说:“没经历过,哪里会知道?”既已选择,就不会再退缩。当小孩哭闹不配合、无法叙述病情时,她从最开始的手足无措,到后来的信手拈来、得心应手,并总结出自己的应对方法:“作为医生,应该去引导、逗他,对于大点的小孩,可与他讲道理,小点的就好好哄哄,并用心观察。”
此外,家长的不理解、不信任,也是儿科医生难为的一大因素。前段时间,张女士带孩子来到陈院长门诊看病,对陈院长给孩子诊断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结果十分不满,认为夸大了病情。“那孩子肺部不好,查血、尿异常,提前及时完成的脑干听力检查也是异常。”陈院长无奈地说道,“尽管经治疗孩子的肺部好了,但家长抱怨肝功能的一个指标高了。其实在医学上,这肝功能是在正常范围的。”
儿科医生难为,这是医学界所公认的,但陈院长,在这个“哑科”行业内,一干就是34年。这份毅力与执着,值得我们为她喝彩。
“忙得过来吗?”“拖班呗”
作为一家顶尖医院,医院的繁忙程度,远非你所能想象。而陈院长所在的呼吸科,正是儿童疾病高发的一大科室。
“忙得过来吗?”笔者忍不住问道。
“忙不过来是肯定的。但是也没办法,忙不完就挪用自己的时间,拖班呗。”说这话时,陈院长十分心平气和,似乎对此现象早已习以为常,坦然受之,可见于他们而言,加班已成常态。陈院长说,她每天工作10个小时都是家常便饭,比如,“早上7点半上班,下午2点下班吃午饭,接着2点半再上班,一直上到晚上7点。”笔者计算了一下,早上7点半上班到19点,除去中间吃饭的半小时,共工作11个小时。
在陈院长看来,医者的职责就是给每一位患儿治好病,目的达成,拖班与否,都不再重要。在她的心里,治病救人永远是第一位的,如此,方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者。同时,陈院长还是一位出色的管理者。身为医院副院长的她,带领团队开展的支气管哮喘防治、呼吸系统及感染性疾病的研究成果,先后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及国家“宋庆龄儿科医学奖”4项。而她本人,则是全国三八红旗手、江西省先进工作者,也是我国儿科医学最高奖项——宋庆龄儿科医学奖第七届的获得者。
她说,为患儿看好病,带领团队做好医学研究,是她应尽的职责。这便是她从医的初衷。
(文/杨敏)
专家推荐Experts舒琴芳现任中科·名中医堂主任中医师
江西省名中医、江西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医院院长、医院老年保健中心主任。擅长治疗中医内、妇、儿科、老年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等疾病。
#中科体检健康#高端体检套餐B1女性
中科体检天猫旗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