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发性心肌炎通常是由于病毒感染导致的,一是病毒直接作用心肌,导致心肌炎;二是免疫反应,孩子感染病毒后在自身免疫的过程中,免疫系统对人体正常细胞进行攻击,造成对心肌的伤害,例如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病毒感染都有可能引发“暴心”。“暴心”的主要高发人群是5到7岁的学龄前儿童,尤其是平时体质较好的孩子,一旦感染病毒,更容易由于自身免疫系统的作用患上暴发性心肌炎。那么暴发性心肌炎前兆有哪些?
暴发性心肌炎前兆
1、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数小时或1-2天即出现急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或晕厥发作,可发生猝死。
1)阿斯综合征:面色苍白、突然意识丧失、抽搐
2)心源性休克:面色苍白、皮肤发花、肢端凉、脉搏细弱、血压降低
3)急性心力衰竭:呼吸、心率增快,烦躁不安,少尿,浮肿,肝脏迅速增大
2、多以心外症状为首发表现——国外报道,暴发性心肌炎首发症状多为发热、乏力、咳嗽、腹痛、腹胀、呕吐等,也有以头痛、晕厥、惊厥等为首发症状者。
暴发性心肌炎的危害是比较大的,而且发病较急,因此在平日,一定要做好暴发性心肌炎的预防措施。那么如何预防暴发性心肌炎呢?
预防暴发性心肌炎:感冒后警惕发烧、注意休息
近期备受的徐州8岁患儿住院期间死亡,终于有了最终处理结果。
3月17日,徐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其官方微博置顶发布了,关于此事处理情况通报,全文如下:
关于患儿柳某某医疗纠纷处理情况通报
近日,有医院发生的患儿柳某某医疗纠纷处理问题提出质疑,经调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患儿柳某某于年2月28日20:00时医院,入院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入院次日病情突变,经抢救无效于3月1日12:00时死亡。家长对诊疗行为提出异议,形成纠纷。医院学术委员会专家讨论,认为患儿死于暴发性心肌炎。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医疗纠纷解决可以选择下列途径:与医疗机构自行协商;申请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这起纠纷医患双方自愿选择采取申请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解决。
在徐州市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主持下,依据《江苏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徐州市医患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医院委派代表及法律顾问与患方亲属、代理人及律师全程参加调解,双方达成补偿患儿亲属99万元的协议,并签章确认。经调查,在调解过程中,医院领导班子对相关补偿事宜进行了集体研究,同意补偿数额。
徐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年3月17日
徐州市卫计委的这则通告,明确了患儿的死因和补偿金额。该患儿死于爆发性心肌炎,补偿家属99万。
从通告中我们得知,患儿柳某某是年2月28日20:00时医院,入院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入院次日病情突变,经抢救无效于3月1日12:00时死亡。也就是说从入院到死亡,还没到24小时,就死于“暴发性心肌炎”,而医院的入院诊断却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客观的说,这或许是引起死亡患儿家长对诊疗行为提出异议的原因。
那么,到底该不该补偿这99万呢?目前有三种声音。作为以烧伤超人阿宝为代表的医务工作者认为不该补偿,因为暴发性心肌炎本身就是一个死亡率极高的凶险疾病,防不胜防,应该允许一定的容错率;有些看客认为,家长一直是要说法,不要钱的,如今却是说法也要钱也要;而作为相对中立的医调委认为,凡是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就尽量不要用其他途径去解决!因为这对双方来说无疑都是痛苦的心灵长期徒刑。
坦率而言,对于医患来说,医疗纠纷是一把双刃剑,伤人伤己。为了此类悲剧尽量少一点发生,还是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暴发性心肌炎到底是一个什么鬼?
经典的医学教科书上说,暴发性心肌炎是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一种,轻的病毒性心肌炎大都可以治愈,只要注意休息大都可以恢复,对身体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而暴发性心肌炎相当于急性重症心肌炎,会使患者突然之间出现恶性心律失常,诱发猝死。
暴发性心肌炎是一种防不胜防的疾病,这种病发病率不高,但病死率却相当高,高到什么程度?理论上可高达70%以上,患者以学龄前儿童与青壮年为主。
暴发性心肌炎之所以称为暴发性,就是说该病进展快、恶性程度高,并且很难预防,一旦起病,稍有耽误就凶多吉少。这种病发展之快到什么程度?经常听到患者家属说,早上出门时还好好的,昨晚还生龙活虎的,说没就没了。
相比成人,小孩子一旦患上暴发性心肌炎,症状往往更重,进展也更快,留给医生抢救的时间极其有限,所以,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病死率可以高达89%。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在发病半个月内都患过不同程度的感冒,以至于很多患者误以为是感冒诱发了病毒性心肌炎,这个判断是片面的。确切地说,应该是病毒引起了感冒,即病毒性感冒,人在感冒时,抵抗力相对较弱。此时,病毒就会大量复制、繁殖,从而破坏人体的正常组织,若那种病毒恰好是嗜心病毒,它就会不断地侵蚀人体的心肌细胞,使其功能受损,诱发胸痛、胸闷、心慌等心脏不适的症状。常见的病毒,比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都属于嗜心细胞,喜欢攻击心脏。
所以,当患者近期有感冒发烧、呼吸困难、心悸、腹泻、腹痛等病史,心脏各项指标异常。特别是心肌酶谱升高,肌钙蛋白指标异常,心电图显示异常(比如,心动过速、恶性心律失常、心脏传导阻滞异常等),B超显示心脏有扩大等。就亟需心肌病理活检,以便尽快确诊。否则,等到病毒大面积侵犯心肌,就来不及了。
近日医学猫小编在网上看了一则新闻:
爆发性心肌炎死亡率达70%初期症状与感冒相似
“孩子身体一直都好好的,怎么也没想到会这样……”汪女士说着眼泪在眼圈中打转。
欢欢今年五岁,刚上小学一年级,家在湖北孝感。国庆期间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到陕西游玩,10月3日上午,欢欢与小朋友在咸阳一家宾馆旋转门处玩耍,突然出现了抽搐、呕吐、晕厥,“突然孩子嘴巴紫了,拳头掰不开,呕吐,感觉把胆汁都吐出来了。”
爆发性心肌炎导致孩子心脏长出4厘米室间隔膨出瘤
因病情严重,欢欢立刻医院重症监护室,经检查,欢欢被诊断为爆发性心肌炎。
医院心脏外科主任郭建军说,“孩子心肌损伤非常严重,心脏上长出了一个直径4厘米,破损口径大概有5毫米左右的室间隔膨出瘤。
医院、医院的专家会诊后,大家给出的意见都是保守治疗,但是孩子病情发展的很快,根本不给我们保守治疗的时间,再加上家长的强烈要求,我们给孩子做了急诊手术。”
爆发性心肌炎属手术禁忌症为救孩子医生“不可为而为之”
手术都是有适应症的,像爆发性心肌炎,就属于手术的禁忌症。但是没办法,如果不救,孩子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只能冒险,应该说是不可为而为之。
郭建军说,这个手术有三大难点:首先孩子的心肌水肿非常严重,缝合难度非常大;其次,孩子的心间隔已经有四分之三坏死,它的传导系统受到严重影响;再次,孩子已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此时进行心脏停跳手术,风险非常大。“这个孩子是幸运的,经过室间隔穿孔修补术后,小孩心脏的分流、功能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而术后的正规治疗,小孩也跨过了心功能衰竭这一关,肾功能、神经系统的恢复也很好,目前孩子已经准备出院了。”
孩子曾出现乏力、疲倦症状但家长忽视了
“其实这个孩子在20多天前是有症状的。我问过孩子妈妈,她说孩子曾出现了乏力、无力、运动能力降低、疲倦等状态,家长以为孩子刚上小学,因为生活节奏改变、劳累导致的,所以没在意。”郭建军表示,心肌炎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其中爆发性心肌炎是重度中非常凶险的一种情况,它的死亡率在70%以上。
多次病毒性感冒会增加患心肌炎概率
那么,到底什么是心肌炎呢?
医院儿科三病区主任冯建英介绍,心肌炎是指由各种感染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心肌间质出现了炎性细胞侵入和邻近心肌细胞坏死而导致的心脏功能障碍。
病毒、细菌、真菌等都会诱发心肌炎,但主要以病毒感染为主。一旦感染后,会有两种情况:一是病毒直接侵袭心肌细胞而发生炎症,一是病毒侵入后机体发生免疫反应,引起心肌细胞的免疫性损伤。
心肌炎在临床上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一般心肌炎早期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像轻型一般表现为疲乏、无力、恶心等,但是这些症状都非常轻,很容易被忽视;中型还会出现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呕吐、心悸、头晕、腹痛等;爆发性心肌炎患者则会发生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功能衰竭、甚至猝死等。
孩子感冒后若不医院检查心肌酶谱
并非所有的感冒都会引起心肌炎,但是,如果孩子发生多次病毒性感冒,得心肌炎的概率就会增加。
正因为孩子感冒后不能完全排除患心肌炎的可能,所以,孩子感冒后除了要治疗呼吸道症状,还要孩子是否出现乏力、无力、高烧等症状。
郭建军提醒各位家长,临床上,心肌炎患病孩子中女孩多于男孩。孩子感冒后,最好抽血检查一下心肌酶谱是否升高,或者做心电图看看心率是否发生改变,或者做心脏超声查一下心功能的状态。
心肌细胞一旦受损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再生的,很多发生过中重度心肌损害的小孩,终生生长发育、体力,甚至生育能力都可能受到影响,到最后还可能需要做心脏移植。郭建军表示,早发现,及时治疗,心肌炎的预后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此事虽然尘埃落定,但是我们应该反思,对于失去孩子的家长,我们理应懂得理解;对于尽责的医护人员,我们也该学会原谅。此事结果虽然定论,但是紧随其后的讨论和议论才刚刚开始。作为一名医者,最后,我还是想用大泽在昌的那句名言作为结束语:我比谁都清楚,这个世界没那么宽容。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最佳治疗北京白癜风专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