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高宝宝
今天是5月4号,青年节。今天,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个在我的青年时期,给我带来深刻影响的人。年,在山东济南的一个经济条件较为优越的知识分子家庭里,出生了一名女婴。她的到来,给父母带来了欢乐和希望。如果不出意外,这个女婴也会像别的孩子那样,会说话、会走路、会识字,然后走进学校,成为一名小学生,长大成人……然而,5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厄运改写了她的命运——她被诊断患上了脊髓血管瘤。尽管爸爸妈妈带着她四处求医问药,但得到的回答都是“无能为力”。在此后的十几年里,她一共做了4次大手术,摘除了6条脊椎板,才保住了性命。但是,她身体的三分之二却从此失去了知觉。当别的小朋友可以自由自在地奔跑嬉戏时,她只能日复一日地躺在床上。她不敢动,因为一动脊背上长长的还没有愈合的刀口,就会隐隐作痛。当别的小朋友可以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走进教室时,她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因为身体高位截瘫,她被学校拒之门外。她时时刻刻需要别人的照顾,即便是想去倒杯水,自己也做不到。所有的这些打击,对于年幼的她来说,都是无比巨大的,并且一度让她难以承受。有段时间,为了帮她排遣寂寞,妈妈每天都教她吹口哨。这是那段日子里唯一一件让她高兴的事。但她是倔强的,顽强的。上天剥夺了她的健康,剥夺了她自由行走奔跑的权利,却没有剥夺她那颗积极向上的心。不能像其他小朋友那样去学校学习,她就让爸爸妈妈买来书本,自己在家里学。躺在床上不能动,她就利用镜子反射的原理去看书上的字,难度可想而知。遇到不懂的地方,她就反反复复地看,一遍一遍地思考,想方设法地向别人请教。就这样,她凭借着别人难以想象的毅力,靠自学完成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并且自学了英语、日语、德语等4门外语,翻译了16本外国著作。她的名字,叫张海迪。15岁那年,坐在轮椅上的张海迪,跟随着爸爸妈妈来到了山东农村生活。她发现学校里缺少音乐老师,就主动教孩子们唱歌,而且还在课余时间给他们理发、缝衣服。后来,她发现村子里因为卫生条件差,医疗资源匮乏,很多人患病以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于是,便买来医学书籍和听诊器等医疗器材,决定自学中国传统医学技术。在几年里,她读完了《针灸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实用儿科》等医学书籍。在学习针灸的时候,为了能更准确地找到穴位,她反复地在自己的身体上进行试验。就这样,凭借着超乎常人的决心和意志,几年后,张海迪成为了当地的一名“名医”。有些病人不方便来就诊,她就坐着轮椅上门去给他们看病、治病。她的妙手,不知道减轻了多少人的疾苦。曾经有一个患有脑血栓后遗症的老大爷,瘫痪在床多年,而且不能说话。在张海迪的精心医治之下,老大爷终于可以下地走路了。很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张海迪”这个名字。终于,这个只能坐在轮椅上的小姑娘,第一次“走”出了自己的家乡,成了轰动一时的名人。然而,获得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