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鼻祖钱乙

时间:2024/3/1 13:26:25 来源:儿科_儿科常识_儿科常识网站 作者:佚名

做儿科的中医不能不知道一个人,那就是钱乙,为什么呢?因为钱乙开创了儿科的新时代,他著作的《小儿药证直诀》对其后的儿科学发现有着深刻的影响。清朝纪晓岚称他为“幼科之鼻祖,后人得其绪论,往往有回生之功”。足以证明钱乙在儿科方面的造诣之高。

钱乙是北宋郓州人,也就是今天的山东东平人。小时候比较悲惨,三岁丧母,紧接着喜欢喝酒的父亲抛弃他出游去了。钱乙从小是跟着姑母长大的,碰巧姑父吕氏是个乡村医生,钱乙就跟着姑父学习了医术,也许是因为自己身世有关,钱乙在对待儿科方面感觉特别灵通。

他的姑父曾经问他,将来从医要从事哪一块为主啊?钱乙说:我喜欢儿科,我就以儿科为主吧。那姑父就说:你别从事儿科,你看儿科多难啊,小孩也不能说话,生病了没法告诉你哪里不舒服,怎么不舒服。脉象也不想成年人一样平稳,形气未充,不好做啊。那钱乙就说:不能因为不好做就不做是吧,我喜欢儿科,我就选择它吧。那姑父看钱乙这么执着,就给了钱乙一本秘籍对钱乙说:好吧,那你既然执意选择儿科,这本秘籍你拿去看吧。钱乙接过来一看,秘籍上面写着三个大字:《颅囟经》。这本书现在已经失传了,但当时,儿科鼻祖钱乙就是从《颅囟经》开始走上了儿科的辉煌之路。

说辉煌真不是盖的,钱乙因为儿医院副院长,整天给皇亲国戚的宝宝们看病,也就是说全国在职的医生他职位排第二,这职位够高了吧。

那么,钱乙为什么会坐到这么高的位置呢?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就是历史原因,另一个是中医学术方面的原因。

其实两个原因也分不开,首先呢,钱乙之前呢,没有正儿八经的儿科医生,所以孩子的存活率很低,当时皇帝的儿子都死的七七八八了,太医院的御医们对儿科这块也不怎么灵通,这医院副院长的座位埋下了伏笔。学术方面呢,上面也说了一点,就是大家都对儿科这块不咋地,钱乙在自己的《小儿药证直诀》里也说了这样的话:“医之为艺诚难矣,而治小儿为尤难。自六岁以下,皇帝不载其说……余常致思于此,又目见庸医妄施方药而杀之者,十常四五……”这段话就是说,做医生很难,做儿科医生更难,六岁以下的《黄帝内经》也没论述过,没有参考资料,那些庸医呢,又乱用药物,治死人的通常都是十分之四五,你看,这经过治疗的都得死一半,那没经过治疗的死的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于是我们伟大的儿科鼻祖钱乙,就在此时出现了。他继承了《颅囟经》,然后又从各家学说里面把有关小儿的论述归纳出来,然后加上自己的临床经验和感悟,融汇贯通练成了绝世神功!当当当当,看着是不是热血沸腾。

大侠的横空出世,总得做些于这个时代不太符合的,拉动整个世代前进,教育世人醒悟的事情,咱们的钱乙当然也不例外,那么,他在当时做了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事情呢?我们慢慢道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jxgc.org/ethl/14374.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