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检查报告和诊断书并不能成为中医的工具

时间:2021/3/16 18:23:02 来源:儿科_儿科常识_儿科常识网站 作者:佚名

很多人先看西医,再转看中医,医院一大堆检查报告单与西医的诊断结论(某某病)。

很多病人有一种”想当然“,认为如果中医看不懂这些检查单就是水平不好,中医如果不认真看这些报告就是对病人的不负责任。

那么事实如何?

中医又是怎么看待这些的呢?

黄药师可以简单粗暴地用一句话告诉你:有这种看法的人肯定是不懂中医的人,因为真正的中医看病有自己的工具。

1、首先,中医与西医的使用工具不同,所以西医的工具拿来给中医用,中医可用可不用。

一个人去看西医,医生会开些出一些化验单检查单来,比如:

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胃镜,彩超、CT、核磁共振等等。

这些检查主要是靠机器加试剂实现的,直接结果是数据或者图像,通过专业检验人员对这些数字或图像进行比较解读,从而得出结论。

然后,接诊的医生根据上面的检查报告,结合具体的临床表现,最后给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意见。

对于西医而言,这些检查就是工具,是不可或缺的,是必须的。

中医治病,有四个工具,叫:望、闻、问、切。通过这些工具收集资料,然后再根据中医理论进行辨证,然后立法、组方、遣药。

倪海厦老师曾经总结说:“西医的先进得益于物理化学的进步”。

医院的各种设施设备,没有那些仪器,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所以,北京上海医院的医院到乡镇卫生院来学习进修西医的。

而中医比的是医生的个人修为!

“望闻问切”四个工具,每一个中医随身带着,不受时代、时间和环境等条件的限制,中医的医院等级或者所居住的是城市或是乡村无关,所以,对中医来说,民间有高手是完全可能的。

2、中医和西医各自认为的病因不同,所以,中医不会依据西医检查报告单和西医病名来辨证组方用药。

西医的病因是:细菌、超级细菌、病毒、······等等,还有一个叫“病因不明确”。

而在中医眼里,按照清朝御医黄元御的说法“内外感伤,百变不穷,溯委穷源,不过六气,六气了彻,百病莫逃”。

中医的病因是六气偏现:风、火、暑、湿、燥、寒。

所以,西医见细菌就灭菌见病毒就抗病毒见斑块就化见三高就降,而中医是让偏现的一气回复到正常轨道中来,补不足泻有余,保持平衡状态。

你看!中西医对于疾病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3、西医检查报告正常的,现代医学认为就不是病,但是在中医的角度就不一定了。

如我们经常说的“肝气郁结”的人尽管肝功能正常,在中医看来也是需要治疗的病。

医院体检什么指标都正常,但是每天晚上潮热,有的脚底板发烫,感觉很不舒服,但是量体温也正常,在中医看来也是病。

反过来也一样,西医检查报告不正常的,指标不正常的,不代表就一定是病。

比如我们经常遇到的高血压,有的是病需要治疗;有的就不是病,不需要治疗。

黄药师观点:一般情况,西医的检查报告和诊断书对于中医的辨证处方没有意义。

西医的检查报告和诊断书,最多可以拿来作为中医的参考,它的意义在哪里呢?

1、重病告知,对于病人的警示作用。

2、有的时候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了解一下病情进展程度,对比中医治疗前后的效果。

我们为什么要说“有的时候可以”?

因为有的时候,比如说我们常见的结石肿瘤的B超检查,检查结果貌似更加不好了,反倒是病情好转(具体内容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jxgc.org/cjjb/9673.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