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儿童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护理

时间:2021/2/25 13:31:55 来源:儿科_儿科常识_儿科常识网站 作者:佚名

儿童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护理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

临床表现:轻症主要表现为咽部症状,如鼻塞流涕,喷嚏干咳,咽痒咽痛等重症表现为全身症状,尤其婴幼儿起病急,多有高热常伴有呕吐腹泻,烦躁不安等

护理要点:(1)注意休息,减少活动。(2)保持口腔清洁。(3)发热时应卧床休息。(4)保证充足的营养和水分。(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护理措施:

1.注意休息,减少活动。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但应避免空气对流。2.保持口腔清洁,婴幼儿饭后喂少量的温开水以清洗口腔,年长儿饭后漱口,口唇涂油类以免干燥。及时清除鼻腔及咽喉部分泌物和干痂,保持鼻孔周围的清洁,并用凡士林、液状石蜡等涂抹鼻翼部的黏膜及鼻下皮肤,以减轻分泌物的刺激。嘱患儿不要用力醒鼻,以免炎症经咽鼓管向中耳发展引起中耳炎。咽部不适时可给予润喉含片或雾化吸入。3.发热应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温度适中、通风良好。衣被不可过厚,以免影响机体收热。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被汗液浸湿的衣被。加强口腔护理。每4小时测最体温一次,并准确记录,如为超高热或有热性惊厥史者须1~2小时测量一次。退热处置1小时后测体温,并随时注意有无新的症状或体征出现,以防惊厥发生或体温骤降。如有虑脱表现,应予保暖,饮热水。体温超过38.5℃时给予药物降温。若婴幼儿虽有发热甚至高热,但精神较好,玩耍如常,在严密观察下可暂不处置。

4.保证充足的营养和水分给予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饮食。有呼吸困难者,应少食多餐。婴儿哺乳时取头高位或抱起喂,呛咳重者用滴管或小勺慢慢喂,以免进食用力或呛咳加重病情。因发热、呼吸增快而增加水分消耗,所以要注意常喂水。5.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咳嗽的性质、神经系统症状、口腔黏膜改变及皮肤有无皮疹等。注意观察咽部充血、水肿、化脓情况,同时要注意防止胀肿破溃后脓液流入气管引起窒息。

6.用药护理使用解热剂后应注意多饮水,以免大量出汗引起虚脱。

肺炎

护理要点:(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卧床休息,减少活动。(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3)补充营养和水分,及时补充维生素和蛋白质。(4)培养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

护理措施

1.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嘱患儿卧床休息,减少活动。注意被褥要轻暖,穿衣不要过多,以免引起不安和出汗;内衣应宽松,以免影响呼吸;勤换尿布,保持皮肤清洁,使患儿感觉舒适,以利于休息。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患儿口鼻分泌物;经常变换体位,以减少肺部淤血,促进炎症吸收。排痰前协助转换体位,帮助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可进行雾化吸入使痪液变稀薄利于咳出。

3.补充营养及水分给予足量的维生素和蛋白质,少量多餐。婴儿哺哏时应耐心,每次喂食须将头部抬高或抱起,以免呛入气管发生室息。彭励患儿多饮水使呼吸道黏膜湿润,以利于痰液的咳出,并助于黏膜病变的修复,同时防止发热导致的脱水。4.家长应加强患儿的营养,培养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从小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经常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改善呼吸功能。婴幼儿应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尽可能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支气管哮喘

护理措施1.环境与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避免有害气味及强光的刺激。给患儿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以利于休息。2.维持气道通畅,缓解呼吸困难(1)使患儿采取坐位或半卧位,以利于呼吸。(2)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时,观察其效果和副作用。(3)给予雾化吸入,以促进分泌物的排出;对痰液多而无力咳出者,及时吸痰。(4)保证患儿摄入足够的水分,以降低分泌物的黏稠度,防止痰栓形成。(5)教会并鼓励患儿作深而慢的呼吸运动。3.做好心理护理哮喘发作时,守护并安抚患儿,鼓励患儿将不适及时告诉家长,尽量满足患儿合理的要求。允许患儿及家长表达感情,采取措施缓解忠儿的恐惧心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xgc.org/cjjb/9471.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