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在线咨询专家 http://www.tlmymy.com/m/整理:肿瘤资讯来源:肿瘤资讯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打乱了生活,也扰乱了肺癌患者的诊疗安排。因此,特邀全国顶级肺癌专家,针对肺癌诊疗的常见问题进行了系列访谈。本系列访谈邀请的专家为:医院杨农教授、浙江医院陈恩国教授、广州医院杨海虹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黄岩教授、医院许飞教授,现将采访内容整理成集,供广大医生学习参考。
问题1:肺癌诊断的手段中,部分手段对患者可能造成创伤,例如:穿刺、气管镜等,对于无法耐受的患者,是否有其他替代手段?
黄岩教授:组织病理学是肺癌诊断的金标准,而病理学的组织标本,常常需要通过有创的穿刺、气管镜等方式获得。目前而言,尚无理想的替代方法。若患者呈现出急症状态,可能会按照特例,在专家意见达成一致后进行处理,在患者的急症得到缓解后,仍需要进行病理诊断。
杨农教授:目前,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技术发展迅速。然而,现在尚无证据支持ctDNA可以代替组织学的病理诊断。肺癌在进行首次治疗之前,无论如何都要取到活检,明确患者的病理性质后,才能进行治疗。
问题2:早期肺癌术后,一般要求每2~3个月复查一次,这样的复查要持续多久?在此期间需要进行额外的治疗吗?
杨海虹教授:早期肺癌术后,总的复查持续时间为5年。在术后2年的复查期间,一定要进行全面的增强CT的检查,包括头颅和胸腹腔,这样可以将病灶及解剖结构显示更清楚。术后2年之后,可以每半年复查一次,使用平扫CT即可,一直持续到第5年。复查期间的治疗因人而异,原则上一般不需要太多的治疗,也可以服用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机体状态的中药。
问题3:肺腺癌骨转移患者,使用奥希替尼+帕米膦酸钠治疗,双下肢出现轻度水肿,蛋白尿4+,如何处理?
陈恩国教授:患者应请肾内科协助会诊,排除肾的原发性疾病问题。若患者既往无肾脏原发疾病,则考虑蛋白尿可能和帕米膦酸钠相关,可停用帕米膦酸钠,同时结合肾内科意见,进行改善肾功能的治疗。
问题4:EGFR突变阳性肺腺癌脑转移患者,头颅放疗+口服吉非替尼,治疗1个月后复查头颅无明显变化。现出现睡眠质量差,头部不适等症状,如何处理?
杨海虹教授:患者病情稳定,可以继续服用吉非替尼,在3个月后复查。针对患者所出现的症状,考虑可能为头颅放疗后的延迟反应,可以给予助眠药物,例如:阿普唑仑治疗。
问题5:肺腺鳞癌晚期,口服阿法替尼1年余。现患者出现双下肢浮肿,口服利尿药后浮肿消褪,皮肤变黑,如何处理?
黄岩教授:若患者最后一次复查距今已3个月及以上,则建议患者首先进行复查,不仅对肿瘤治疗疗效进行评估,也对可引起水肿的原因进行鉴别。若患者评估后,肿瘤稳定,且没有可引起水肿的基础疾病,仅为单纯水肿,可继续服用靶向药,同时间断使用速尿控制症状。肿瘤患者在抗肿瘤治疗期间,或多或少都会出现皮肤变黑,不用特别处理。
杨农教授:同意黄岩教授意见,有诸多原因都可导致患者出现水肿,例如静脉栓塞或淋巴管栓塞等,因此,患者需要进行全面评估。
问题6:小细胞肺癌晚期,全身多发转移,三线使用安罗替尼治疗后出现炎症指标升高,痰液很难咳出,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左氧氟沙星效果差,肝功能差,如何处理?
许飞教授:患者肝功能差,考虑可能与肝转移相关,可给予化疗,然而,患者现在PS评分较差,酌情考虑给予小剂量EP化疗或VP16治疗,若患者肝转移数量较少,亦可以给予介入栓塞或射频消融治疗。患者的炎症指标升高,痰液较难咳出,考虑为阻塞性肺炎,单纯用抗感染药物效果差,也可在现有抗感染方案的基础上加大用药强度,例如:碳青霉烯类药物。
杨农教授:患者一般情况差,若条件许可,医院就诊。
问题7:肺腺癌ⅢA期,具备EGFR驱动基因突变,经过治疗后,现为Ⅰ期,下一步应该如何治疗?
杨农教授:根据患者现有情况,患者应该在术后进行2年的靶向治疗。根据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靶向治疗的药物可以为厄洛替尼或吉非替尼。
问题8:左上肺腺癌(pT1bN1M0,ⅡA期)术后化疗后,检测到驱动基因突变,目前病情稳定,后续如何治疗?
陈恩国教授:患者现阶段没必要进行靶向的辅助治疗,在后续的随访中,若患者出现了复发,再使用靶向治疗。
黄岩教授:术后的靶向治疗,现在学界观点不一。部分观点认为,术后进行靶向辅助治疗,可以推迟患者的复发时间,但是,就本例患者而言,患者分期较早,因此,同意陈恩国教授意见,患者病情复发后再使用靶向。
问题9:右肺鳞癌术后,发现左肺多发结节,肿瘤标志物持续性升高,应该如何处理?
许飞教授:鉴于肿瘤标志物持续升高,即左肺多发结节可能为转移灶或复发,因此,建议患者通过PET-CT手段进行全面评估,观察其他部位是否有出现复发转移病灶。若确定患者出现复发转移,则给予一线化疗联合抗血管治疗方案,亦可以化疗联合免疫治疗。
问题10:大细胞神经内分泌肺癌晚期,多发脑转移,基因检测仅有ERBB4突变,可以有哪些治疗方案?
杨海虹教授:大细胞神经内分泌肺癌的治疗类似于小细胞肺癌,以化疗为主,可以给予EP方案、紫杉醇或依托泊苷和洛铂联合PD-1治疗。一定疗程后病情稳定的患者,后续可考虑使用PD-L1单抗进行免疫治疗。若患者存在局部病灶,可给予放疗。
杨农教授:同意杨海虹教授意见,更换为PD-L1单抗具备循证医学证据,同时在后续治疗,可以根据肿瘤退缩情况,进行胸部和脑部的放疗。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MJ排版编辑:肿瘤资讯-Adam 版权声明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